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项四常规型实验【题型解读】陕西中考第21题主要考查初中化学的基本操作和基础实验,是在教材实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整合或创新设计,旨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分析能力。试题难度不大,但设问比较灵活,要求考生明确原理,审题清楚,表达规范。试题主要有两种考查类型:一是以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为中心的组合实验(模块五中已有讲解);二是教材中重要实验的组合题型或改进装置的综合题型。【解题方法】解答组合型实验题时,先看清每类装置,明确其实验目的和基本原理,审题时注意每一问的题干是针对哪个实验,再分析相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切勿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解答创新型设计实验题时,结合实验目的和给出的已知内容,先在头脑中与基础操作和装置进行对照,找到相同点,按实验基础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对于装置的不同点或实验设计的差异,根据问题进行实验评价或分析。典例示范1.气体发生装置(1)选择依据解题技巧(2)常见的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解题技巧2.气体收集装置和验满方法(1)收集装置解题技巧收集方法收集装置适用范围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如O2、H2、CH4等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O2、CO2等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CH4等(2)气体的验满和检验解题技巧气体验满方法检验方法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氢气——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给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3)常用的装置(4)常见的气体干燥剂解题技巧例1(2018·海南)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使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明显现象,用烧瓶收集二氧化碳后,按D装置进行实验,挤压胶头滴管(胶头滴管中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打开止水夹,形成红色喷泉。典例示范长颈漏斗CaCO3+2HClCaCl2+H2O+CO2↑B(5)多功能瓶的使用解题技巧有同学提出疑问,该实验中二氧化碳减少是否能证明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①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则需要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有_________________生成。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简要说明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根据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应如何证明其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示范证明反应物的消失或有新物质生成碳酸钠(或Na2CO3)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Na2CO3生成(或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证明有Na2CO3生成)【解析】(1)考查仪器的识别,如果图中标出多处仪器,请看清问的是什么。(2)考查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类型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属于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所以选择装置B来制取。(3)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若要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就是需要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碳酸钠生成,选择能与碳酸钠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物质即可,如加入氯化钡(或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或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产生气泡,则证明有碳酸钠生成。特别注意:盐酸或硫酸加过量的目的是防止氢氧化钠有剩余,先消耗酸,而无法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语言表述方法是先取样后操作,由现象得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碳酸钠生成(或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也可);②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就是生成新物质,所以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典例示范反应,要证明其发生了反应,有两个基本思路:一从反应物的减少或消耗去说明,二是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来分析判断反应的发生。【试题点评】本题涉及气体的制备和物质性质的验证,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始终围绕二氧化碳考查仪器名称、装置的选择、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物质的检验,解题时结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及性质特点,及碳酸盐的检验方法,就能较好地解决相应问题。典例示范例2(2018·河北)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该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对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2)乙是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因素的实验,为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试管①中的物质X和试管②中的物质Y分别是、。(3)丙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过滤时,最好先将上层液体倒入过滤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体,以免,使过滤速度过慢。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若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得到的精盐质量会(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典例示范锥形瓶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氯化钠溶液氧气沉淀先进入漏斗后堵塞滤纸纤维间的间隙偏大【解析】(1)考查仪器名称,专有名词要书写正确,错别字不得分。甲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不需要加热。(2)对比性实验必须注意控制变量,本题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对比①②试管可知,X应该是氧气,Y是氯化钠溶液。(3)过滤原理是利用滤纸的孔隙,液体可以通过而固体颗粒不能通过,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如果直接将浊液倒入漏斗,会因为沉淀颗粒堵塞滤纸纤维间的间隙,使过滤速度过慢,所以要先倒上层液体。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当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泥沙等不溶物会从滤纸与漏斗的缝隙中进入滤液,实际获得的氯化钠中则会含有不溶性杂质,使所得的精盐不纯,质量会偏大。典例示范【试题点评】本题的三个实验没有相关性,问题分别设置,所以答题时要看清问题是针对哪一个实验而问。对比型实验要注意明确实验目的,控制实验条件。误差分析的实验,要了解错误实验导致的后果,再结合实验特点判断结果的差异。例3(2018·贵州贵阳)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并按要求填写表格内容。典例示范【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2H2O22H2O+O2↑氧气具有助燃性无明显变化典例示范【试题点评】本题将气体制备与气体的性质实验巧妙组合,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考查了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检验等知识,难度适中。要求考生能看懂装置,学会根据现象推断物质性质,从而确定制取的气体是什么。典例示范
本文标题:(陕西专用)2019版中考化学一练通 第二部分 中考专项突破 专项四 常规型实验教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7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