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589年,中国重新统一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B.唐太宗C.隋炀帝D.唐玄宗2.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确立是在()A.隋文帝时B.隋炀帝时C.武则天时D.唐玄宗时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被誉为()A.开元盛世B.贞观之治C.贞观遗风D.康乾盛世4..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是下列哪一皇帝的年号?()A.唐高宗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5.“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6.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A.B.C.D.7.学习隋唐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8.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步辇图》就是其中的一幅,它的作者是()A.唐代的阎立本B.宋代的张择端C.东晋的顾恺之D.唐代的吴道子9.苏轼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称赞的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欧阳询C.柳公权D.颜真卿10.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建立政权的是()A.完颜阿骨打B.耶律阿保机C.元昊D.赵匡胤11下侧诗句反映的史实是()A.秦朝暴政B.赤壁之战C.贞观之治D.安史之乱12.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代政权在北方,而十国则都在南方B.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C.这一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D.这一时期,统一始终是客现存在的必然趋势13.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对如图所示宋太祖评价正确的有()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④采取“崇文抑武”策略,提高了文人地位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4.公元964年,赵匡胤下令,将各地每年所收的民租和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为了把地方税收权力转移到中央,宋代统治者在地方设立的管理机构是()A.禁军B.节度使C.转运使D.通判15.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A.绍兴和议B.澶渊之盟C.宋辽协议D.雁门关协议16.下列匹配正确的是()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阿骨打—党项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17.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A.女真统治者B.突厥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18.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9.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A.海河流域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钱塘江流域20.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A.宋朝、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B.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宋朝C.魏晋时期、宋朝、唐朝中后期D.宋朝、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21.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元朝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建立元朝的民族和形成的新民族分别是()A.蒙古族回族B.朝鲜族回族C.土家族藏族D.蒙古族满族2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A.建立元朝B.设置行省C.开凿运河D.统一蒙古2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A.秦朝B.隋朝C.唐朝D.元朝24.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经济重心南移⑤建立行省制度A.①②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25.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元朝,今天的北京应该受到哪一行政机构的管辖()A.宣政院B.行中书省C.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二、非选择题(50分)26.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⑴材料一中的这项水利工程的开凿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它以什么为中心?它的开通有何重大作用?(4分)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⑵材料二中的诗人被后人称誉为什么?这首诗描绘出唐朝开元时期的繁荣富庶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他在位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3分)材料三⑶唐朝在农业方面,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请写出材料三中的生产工具名称。(2分)材料四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⑷根据材料四指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中国古代经济发生了怎样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何时开始,何时完成?(5分)27.(10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文化博大精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毕昇图二:罗盘针材料二: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图一人物的主要成就是________;图二成就发明于________朝。(2分)(2)从材料二中找出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作用。这些发明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3分)(3)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1分)(4)作为一名中国人,面对祖先伟大的发明创造,你有什么感想?(4分)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材料二:“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中国史学家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1)图一和图二人物分别是谁?(2分)(2)图二人物生活于哪一位帝王在位期间?他要到哪里求取佛经?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3分)(3)作为青年学生,你从两人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3分)(4)结合材料二说一说中国的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2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1)材料一中南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什么?(4分)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宋史》(2)材料二中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何处?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现象?(2分)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它们都是我国宋朝时期的新生事物。⑶材料三中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在哪些领域的发展情况?其中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一地区?(4分)⑷你认为古代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至少两点(4分)参考答案一、ABBDCCCADCDADCBBAACBADDBC二、26、⑴隋朝洛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⑵诗圣唐玄宗开元盛世⑶曲辕犁筒车⑷交子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后期,完成于南宋27、(1)发明活字印刷术;宋朝(2)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阿拉伯人。(3)火药。(4)①祖先的伟大发明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②古代人民非常聪明。③我们要努力学习,让祖国更加繁荣发达。28、(1)鉴真;玄奘。(2)唐太宗;天竺;《大唐西域记》。(3)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等。(4)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29、(1)南方人口逐渐增加,并超过北方;南方战乱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2)东南;经济重心南移(3)农业、手工业、商业;四川地区(4)要采取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要保持安定的局面;重视科技进步等(任选两点即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A.创设科举制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D.开创殿试和武举考试2.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都二世而亡,某校七年级(1)班的四位同学归纳分析了四种主要原因,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同学:周边少数民族骚扰B.乙同学:横征暴敛苛政黩武C.丙同学:宦官擅权外戚临朝D.丁同学:统治集团内讧变乱3.“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A.戒奢从简,虚心纳谏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D.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4.“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①与吐蕃和亲②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③玄奘西行天竺④鉴真东渡日本。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5.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他选取的下列事件中与该主题无关的是()A.鉴真东渡B.玄奘西游C.遣唐使来中国学习D.文成公主入藏6.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下列帝王中,“以人为镜”多次采纳魏征忠言的是()A.汉武帝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7.“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与哪一次农民起义有关()A.大泽乡起义B.楚汉之争C.黄巢起义D.黄巾起义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9.既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当时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A.长安B.洛阳C.上海D.建康10.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汉朝11.960年北宋政权建立,这一政权建立的途径是()A.父死子继B.农民起义,改朝换代C.发动兵变D.发动宫廷政变12.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将“赵”姓排在第一,由此可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A.西周B.唐朝C.宋朝D.明朝13.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A.金灭北宋B.澶渊之盟C.西夏的建立D.元朝建立15.宋金议和后双方的分界线是()A.淮水至大散关一线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C.汉水至大散关一线D.黄河至大散关一线16.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的是()A.完颜阿骨打B.皇太极C.耶律阿保机D.
本文标题: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7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