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十三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第25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指导意见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时空定位线索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包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最终探索出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0世纪30年代逐步形成斯大林模式。线索2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斯大林模式在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初期进一步固定化;随着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相继对其进行改革,这三次改革都对苏联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不同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则因方向性错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线索归纳考点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25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考点呈现考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措施a.农业:实行①余粮收集制。b.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②国有化。考点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必备知识c.商业:取消自由贸易。d.分配制度:实行普遍③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5)评价a.对于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b.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微点拓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战争特殊环境下,用军事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构图解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内容a.农业:以④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c.商业:恢复⑤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d.分配制度:废除实物分配制。(3)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误区警示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发展生产力,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回到资本主义时代。3.“斯大林模式”(1)背景:1922年底,苏联成立;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2)表现a.工业政策:优先发展⑥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其发展提供资金。b.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⑦计划经济。c.农业政策:推行⑧农业集体化运动,组织集体农庄。教材补遗苏联集体农庄又称农业劳动组合,苏联劳动农民自愿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农庄的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庄员所有。土地归国家所有,由农庄永久使用。集体农庄实行按劳分配,并允许庄员经营规定的宅旁园地和家庭副业。(3)特点: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4)评价a.功绩: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⑨工业化,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b.弊端:片面发展⑩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构图解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归纳总结苏联取得工业化建设成就的原因(1)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2)国家实行高积累政策。(3)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粮食、资金等便利条件。(4)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探究点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史料实证】史料一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合作探究史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全球通史》读史提示(1)解读史料一时要紧扣情境叙述及列宁的言论,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该史料反映列宁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是行不通的。(2)史料二注意从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等角度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特点。该史料说明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表明新经济政策只是暂时的退步,最终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思考据所学知识,概括导致史料一中“我们错了”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提示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变化: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史论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含义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生产资料所有制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多种所有制并存分配原则平均主义分配多种分配形式经济运行机制绝对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作用和实践效果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探究点二“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评价【史料实证】史料一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比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形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摘编自《斯大林选集》史料二有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道:“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当作‘殖民地’了。”——摘编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读史提示(1)史料一阐述的是苏联工业化的特点,说明了其与西方工业化的不同。史料表明苏联要走一条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恰恰相反的工业化道路。(2)史料二为历史评论性史料,注意作者的观点,理解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中对待农业和工业的关系问题,说明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中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做法。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概括指出斯大林为苏联所设计的工业化途径及目的。提示苏联应首先发展重工业,以保卫苏维埃政权。(2)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斯大林为实现工业化而在农业上采取的措施。并简要评价这一措施。提示农业集体化。积极:为苏联发展重工业提供了资金和廉价的农副产品,促进工业发展,加快苏联工业化进程。消极:从农民身上收取的东西太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史论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评价(1)特点①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②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与法制建设,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2)评价①积极作用: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消极影响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1.(2015山东文综)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 考点集训A答案1929—1938年,美国受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影响,工业总产值呈先下滑后上升的状态,苏联受五年计划影响,工业生产能力增强,B、D两项错误;苏联工业生产虽有发展,但仍落后于美国,C项错误。故答案为A项。2.(2016江苏单科)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C答案材料表明,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并未带来农业的明显增产,说明生产工具的进步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表明生产者即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抵消了生产工具进步带来的优势,故C项符合题意。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会造成机械闲置,不会带来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相对于个体经营能有效促进农业发展,不是导致农业增产不明显的因素,B项错误;集体农庄拥有土地所有权,D项错误。3.(2015海南单科)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B答案题干材料中“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说明当时许多领导人对新经济政策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只能是在特殊时期实行的特殊政策,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恢复经济任务的完成,A项错误;据材料不可能认为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代替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项错误。1.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①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2)措施a.农业: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②收购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考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必备知识b.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3)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③“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教材补遗苏联“秘密报告”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但是赫鲁晓夫借批判个人崇拜问题而全面否认斯大林的历史功绩,特别是在毫无准备下,采取突然袭击方式,必然造成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思想混乱,同时也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不良后果。 赫鲁晓夫改革提倡垦荒,盲目开展种植玉米运动,体现了改革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图证历史种植玉米运动2.勃列
本文标题:(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三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5讲 苏联社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85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