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柳州专版第五部分第七单元全球规模的战争和震撼世界的革命第25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梳理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1.根本原因: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列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很大变化。原来落后的国家迅速赶上并超过老牌强国,强烈要求根据实力。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原因:在争夺世界的过程中,列强都力图寻找盟友,壮大自己的力量以压倒竞争对手。(2)形成:1882年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最终结成集团。1907年英国、法国、俄国最终结成协约国集团。(3)争夺的焦点:巴尔干半岛。(4)后果:两大军事集团不断扩军备战,争夺越来越激烈,一场世界性的战争一触即发。3.导火线:1914年6月发生的事件。重新分割世界同盟国萨拉热窝考点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时间: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2.开始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等国相继参战。3.主要战场:战场。4.重大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5.美国参战:使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战争的局势发生重大转变。6.结束标志:德国投降。欧洲凡尔登战役协约国考点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目的: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2.性质:是一场战争。3.影响(1)人员伤亡众多,财产损失巨大,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留下了惨痛的教训。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西欧明显衰落。(2)战争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非正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拓展延伸】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萨拉热窝事件?(1)目的:挽救民族危机。(2)性质:恐怖主义行为。(3)后果: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4)启示:恐怖主义行为不是挽救民族危机的正义行为和正确方式,任何时候都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倡导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26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知识梳理考点一20世纪初的俄国1.特点:外强中干的“泥足巨人”(1)俄国领土辽阔,拥有庞大军队,后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2)在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受到农奴制残余的束缚,还严重依赖于西欧,没有自己发达的机器制造业。(3)为了取得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机器设备,沙皇提出“吃不饱,也得出口”的口号,实行“饥饿输出”政策,大量输出粮食,人民生活极其困苦。2.列宁的革命实践(1)组织马克思主义小组,钻研和宣传马克思主义。(2)创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领导工人运动。(3)1898年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的诞生。(4)列宁主义形成的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农奴制改革俄国社会民主工党3.二月革命(1)背景:沙俄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战场上屡遭败绩,国内经济面临崩溃,民众不满情绪激化,发出要求“和平、土地、面包”的强烈呼声。(2)结果:1917年3月,推翻了;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工人、士兵成立的苏维埃,另一个是。4.列宁提出:指出俄国革命当前的任务是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沙皇专制王朝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四月提纲》考点二俄国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2.地点:彼得格勒等中心城市。3.领导人:。4.爆发标志:武装起义。5.结果:11月7日取得决定性胜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6.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1)内容: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决定成立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2)意义:宣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列宁彼得格勒7.性质: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8.历史意义(1)国内:改变了俄国的历史进程,使俄国走上了道路。(2)国际: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改变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了的传播,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拓展延伸】1.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因此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2.易错易混点(1)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性质: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一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十月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十月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危机和矛盾而爆发,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7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知识梳理考点一巴黎和会1.时间:1919年1月—6月。2.地点: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3.内容:集团讨论对战败国的处置问题,安排战后世界秩序。4.操纵国:英、法、美。5.结果:签署《凡尔赛和约》,构建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6.性质:是战胜国列强的战后。7.影响:它虽暂时调整了西方大国间的关系,但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矛盾,播下了新的战争种子。协约国凡尔赛体系分赃会议考点二华盛顿会议1.背景:巴黎和会后,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英、美、日三国争夺中国和太平洋海上霸权的新局面,其中矛盾尤为突出。2.时间: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3.参会国: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等九国,起主导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4.核心问题之一:。5.结果:签署《九国公约》(1)主要内容:名义上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实际上罔顾中国权益,强调建立并维护各国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利用中国的状况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2)影响: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建立了一战后列强在亚太地区新的国际秩序——。美、日中国问题华盛顿体系考点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含义:由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构成的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2.实质:是列强、维护战胜国利益、维护战后和平的工具。重新分割世界【拓展延伸】1.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侵占的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列强拒绝。《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中国对各国要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的统治范围巴黎和会召开后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召开后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统治的新秩序。单元核心总结
本文标题:(柳州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复习 九下 第五部分 世界现代史 第07单元 全球规模的战争和震撼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1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