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中国古代史主题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6年1考远古人类距今年代生活地点生产生活状况元谋人约①一百七十万年云南省元谋县会制造工具(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知道用火北京人2012.34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北京周口店的山洞掌握了打制技术,主要使用石器和木棒;会使用②天然_火,会保存火种;过③群居生活提示►我国境内三大远古居民的特点:元谋人——已知最早;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血缘氏族。考点2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居民时间地点农作物生产生活状况住房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浙江①余姚(长江流域)②水稻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陶器;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能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③半地穴式房屋考点3华夏之祖6年2考炎黄战蚩尤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和炎帝联合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部落,后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黄帝(尊称:①人文初祖)2013.1贡献:大禹治水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洪水引入大海2016.1禅让制相传,在尧、舜、禹时期,使用推举德才兼备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②禅让”考点4夏、商、西周的兴亡6年1考2014.1朝代起止时间开国之君都城亡国之君夏约公元前①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禹阳城(相传)桀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亳、殷纣西周公元前②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武王镐京周幽王重要史实夏(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建立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和③奴隶社会开始(2)启继承父位,标志着④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⑤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商(1)汤任用⑥伊尹等贤臣,使国家很快强大起来(2)⑦盘庚迁都到殷后,政局稳定,商朝走向强盛西周(1)周文王任用姜尚等贤臣,使国力逐步强大(2)周文王之子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商建周(3)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4)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⑧国人暴动考点5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分封制目的为了①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内容②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③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考点6春秋战国的纷争6年1考关联拓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影响?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一方面,战争极其残酷,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另一方面,战争后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推动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考点7大变革的时代6年2考六年真题全练本主题在临沂市历年中考试题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一般都以选择题为主,题目相对比较简单。西周分封制和商鞅变法的内容与作用需要重点识记,这两个知识点可能联系封建君主专制或历史上重要的改革综合命题。命题的角度多以文字史料或者图片为切入点,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需要注重文字史料和图片资料的搜集与整理。1.[2013·临沂,1题]下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A2.[2016·临沂,1题]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A.黄帝B.舜C.禹D.启C3.[2014·临沂,1题]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A.黄帝B.禹C.汤D.纣4.[2016·临沂,2题]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A.国人暴动B.周平王东迁洛C.齐桓公成为霸主D.韩赵魏三家分晋DB5.[2014·临沂,26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毛泽东(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生产;③奖励军功。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维基百科(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法、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3)结合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法家。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但是单纯的威胁、恐吓,决不是一种好办法。猜押预测►1.《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①会制造石器②会种植粟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黄帝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AC3.“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指南车,辨兆万民之易方向。”这是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A.炎帝陵B.黄帝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4.一同学学习《潍坊历史与文化》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桀失其国,无人复国。顺口溜指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BA5.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图一图二图三(1)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图中的诸侯需要向天子履行什么义务?该制度的实施对西周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图一反映了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2)图二中在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过程中诞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此后,在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哪两位霸主?你对这一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何看法?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两位霸主是晋文公和楚庄王;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统一。(3)图三中的七雄是指哪七个政权?当时各国之间的战争更为频繁,你知道发生在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哪些?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政权;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等。(4)在图二时期,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二、图三的分裂割据局面与图一制度的实施有何内在联系?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图二、图三的分裂割据局面是由图一中西周实行分封制时出现的诸侯国导致的,在西周灭亡后,出现了图二、图三的诸侯纷争的局面。
本文标题:(临沂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主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1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