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将“581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是()A.隋朝的建立B.杨坚掌握北周大权C.陈朝的灭亡D.隋朝的统一2.大运河的开通,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隋朝修建大运河最深远的影响是()A.满足隋炀帝南巡愿望B.加强了北部边防C.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D.巩固了隋朝统治3.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它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它”指的是()A.分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行省制4.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5.“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材料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A.经济发展B.吏治清明C.人才济济D.文教昌盛6.关于下表,填写正确的是()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安史之乱D.安史之乱黄巢起义7.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如图两幅图片,图中工具最早发明和推广的朝代为()A.汉朝B.隋朝C.唐朝D.元朝8.下列关于唐朝前期社会经济繁荣的描述,正确的包括()①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②纺织业品种繁多③越窑的白瓷如冰如玉④造船业和造纸业有一定的规模⑤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9.唐中宗时,他上书唐朝皇帝说,说唐和□“和同为一家”。唐穆宗时,唐□订立盟约,并专门刻“唐□会盟碑”,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是指()A.回纥B.南诏C.吐蕃D.靺鞨10.“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是()①日本②新罗③天竺④罗马A.①①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11.“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赢政B.刘邦C.李世民D.赵匡胤12.“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A.统一文字B.独尊儒术C.创立科举D.崇文抑武13.如图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请写出材料三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A.①辽②金B.①辽②西夏C.①金②蒙古D.①金②辽14.“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与此无关的是()A.北宋应允给辽岁币B.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C.宋辽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D.宋真宗御驾亲征,打退辽军15.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16.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产品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兴起于()A.元代B.唐代C.宋代D.清代17.下表是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研究性学习而搜集的材料。你认为最符合研究主题的应是()时间地区北方南方宋初人口100多万户人口230多万户北宋贡献财政收入20%贡献财政收入80%南宋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A.人口大量南迁B.经济重心南移C.宋朝社会生活D.宋朝科技发达18.下列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B.阿保机统一契丹建政权C.阿骨打统一女真建立金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元19.通过观察地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如图表明当时中央政府对今山东地区管辖的措施是()A.设立郡守B.设立行省C.分封王国D.中央直辖20.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A.行政军事监察B.行政外交军事C.财政监察外交D.财政军事监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2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了浪漫情怀,他因此被誉为“______”;______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22.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加以管理;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发展,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______”。23.南宋初年,抗金名将______统率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南宋灭亡后,大臣______继续展开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24.制度的创新对中国统一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一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四:(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一一《元史•地理志》材料五: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一一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请回答: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秦朝开创的哪一政治体制?材料二图示反映了唐朝的哪一制度?结合材料三指出这一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据材料四指出元朝疆域有何特点?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举出元朝加强边疆管理的两个例子。据材料五指出“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有什么作用?25.民族团结和对外开放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一一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材料三: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一一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请回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的具体表现?并据材料分析归纳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材料二中的“这条路”指的是哪条商路?请写出唐朝“这样一群人”对外交往的事例。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重要启示。26.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七年级(二)班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政治篇】(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性,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一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赵普认为自唐末以来“战斗不息,生民涂地”的原因是什么?为控制地方财赋,北宋在地方设置了哪一官职?【经济篇】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一一(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作者为什么说宋朝发生了“商业革命”?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娱乐篇】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入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北宋汴京,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遣场所茶坊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在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早茶肆、夜茶肆亦遍布各个街巷。瓦舍(民间艺术演出场所)相当普遮、繁盛,成为市民流连之处。一一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材料中宋代城市娱乐生活有何特点?据材料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故选:A。本题考查隋朝建立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581年”和“杨坚”。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者。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2.【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隋场帝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灾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故选:C。本题以“大运河的开通,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3.【答案】B【解析】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其选官的标准是才能,应试者不管出身地位如何,只要考试合格,就能做官。故“它”指的是科举制。故选:B。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4.【答案】A【解析】由材料:“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可知,意思是要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才能知道自己的过错与不足。所以唐太宗时期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故选:A。本题考查唐太宗的广开言路,选用良吏的措施。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的“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这项广开言路,选用良吏的措施的理解,难度较小。5.【答案】A【解析】“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经济发展。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使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故选:A。本题以材料“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齐纨鲁缟车班班”为切入点,考查唐玄宗时期的情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6.【答案】B【解析】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不理政事,任用奸臣,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由盛转衰,直至灭亡。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叫天宝,安史之乱又称“天宝之乱”。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发展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贞观之治和安史之乱。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的发展的相关史实。7.【答案】C【解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朝农民发明的曲辕犁和筒车。故选:C。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8.【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可知,越窑青瓷如冰如玉,所以③选项是对唐
本文标题: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33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