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必修1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单元概览二战后,世界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整个世界呈现出从两极对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动,新中国适时调整外交政策,取得辉煌成就。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后初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分天下,“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及“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线索1线索2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迅速崛起,第三世界登上政治舞台,冲击了两极格局,形成了多极化趋势;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缓和了与美国、日本等国的关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苏联解体后,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国力迅速增强,俄罗斯国力得到恢复,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线索3第15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考纲清单内容索引主干梳理基础夯实概念理解重点深化史料考法定向突破高考感悟押题演练课时作业主干梳理基础夯实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背景(1)实力变化:西欧和日本衰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增强。(2)基础框架:二战后初期,以美、苏为主导的确立。(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美国雅尔塔体系社会制度2.过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1946年3月,发表“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美国实施对欧洲经济援助的_______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军事1949年,成立以美国为首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955年,成立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丘吉尔马歇尔北约【图示构史】两极格局的形成1.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1)欧洲: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亚洲:二战后朝鲜分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爆发、越南战争。(3)拉美:1962年,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发现后,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2.美苏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朝鲜战争苏联二、美苏“冷战”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家国情怀——珍惜和平,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和制度美苏冷战对峙,威胁着人类和平。美苏争霸,加紧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争夺。它们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对相关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控制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强烈呼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和制度!素养感悟概念理解重点深化考点一冷战的起源和发展概念解读冷战与“热战”(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美苏“冷战”的重点是争夺欧洲控制权。(2)“热战”是指在“冷战”的大环境中采取的军事行动,不是“冷战”的结束,而是“冷战”的扩大。例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热战”,但又均属于“冷战”的范畴。这是因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都有美苏的身影,是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领域争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美苏没有直接交战,对于美苏而言是“冷战”。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美国与中国、朝鲜、越南均直接交战,对于中美、美朝、美越是“热战”。“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相同点①背景:都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②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2)不同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提出针对“希腊、土耳其危机”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面临威胁内容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经济援助计划表现形式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采取隐蔽的经济手段达到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的目的影响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针对练1(2018·常州二模)这场全面的东方与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双方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和共产专制,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这场“战争”A.双方是北约国家和华约国家B.双方斗争的实质和方式基本不变C.双方都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D.根本原因都是西方推行霸权主义√考点二两极格局概念解读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精神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起止时间是1945~1991年,这一体系的核心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它以苏联的解体为结束的标志。1.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2.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冷战的关系(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美苏争霸是两极格局的核心内容。(3)雅尔塔体制下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4)两极格局的瓦解,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和雅尔塔体制的瓦解。针对练2(2018·南通一模)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外援助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援助资金由只能用于私人企业扩展到政府控制的企业;援助重心由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转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盟国。这一调整A.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峙B.加速了美国经济的衰退C.扩大马歇尔计划的范围D.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分化解析由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间信息可知美苏“冷战”,结合材料中美国援助资金扩展到政府控制的企业,援助重心转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可知美国意在扩大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从而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峙,故A项正确。√史料考法定向突破材料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领导的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它们常常是比较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获取材料信息要求:分析材料,概括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凸显的主要特点。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被分成三大部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第三世界;美苏大国主导;两极全面对抗;第三世界局部冲突不断。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的崩溃和欧洲的衰落并没有带来世界的高度一体化,反而使人类进入了以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极对抗的时代。关于冷战的起源,美国学者认为,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做出反应,冷战因此而生。对此,苏联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战。针对争论,著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美)认为冷战既非美国也非苏联的过失,它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是苏联的独裁共产主义提炼材料观点思考方向历史结论角度1美国与冷战爆发的关系美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角度2苏联与冷战爆发的关系角度3全面认识冷战的爆发观点苏联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冷战的爆发有历史必然性,美苏都有责任。与美国的民主理想之间的冲突。可以说,关于冷战谁该负主要责任的问题,中外学者的争论一直未停息。——摘编自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材料冷战指的是从1945年至1991年间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所进行的激烈对抗。这两大洲的巨人间没有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因而“冷战”这一描述是很准确的。现在,一切都已过去,其结果已众所周知,如果把这一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英]约翰·W.梅森《冷战》从材料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其表述侧重于冷战的积极后果。思考: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出发点是什么?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战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高考感悟押题演练命题时空坐标1.(2013·江苏高考,20)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面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真题感悟√2.(2011·江苏高考,17)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1973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在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3.(2015·课标全国Ⅱ,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解析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两国的根本利益也不相同,A项表述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故B项错误。美苏双方的敌对意识没有淡化,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长期对苏联的“和平演变”,故D项错误。1.(2019·南通调研)美国1948年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经济合作署署长利用援助款项在美国采购的方式应尽可能不消耗美国资源,不因采购而冲击国内经济;不损害美国人民对生活必需品的满足。”该规定A.是马歇尔计划中的核心内容B.说明美国对外援助是双赢的C.保证了对外援助的顺利实施D.反映马歇尔计划具有侵略性模拟通关√解析材料中的规定确保了对外援助与本国民众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了国内关于对外援助的反对声音,保证了对外援助的顺利实施,故C项正确。2.(2018·苏州模考)“苏联在德国的政策最初集中于获得商品和工厂作为补偿。西方盟国很快就阻止了苏联对它们的占领区的插手,并转向一些重建的努力,以便打一张有分寸的‘德国牌’来对抗苏联在东方逐渐增强的力量。”这段话反映出二战结束初期A.苏联坚决抵制马歇尔计划B.德国是冷战的焦点所在C.盟国采用对抗和缓和的政策D.北约与华约的严重对峙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苏联在德国的政策最初集中于获得商品和工厂作为补偿。西方盟国很快就阻止了苏联对它们的占领区的插手,并转向一些重建的努力,以便打一张有分寸的‘德国牌’来对抗苏联”可知,冷战早期的焦点是德国问题,故选B项。√3.(2019·徐州质检)1962年,美国针对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的行为,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这反映了A.美苏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B.战争和冲突成为美苏争霸的主要手段C.冷战格局下美苏双方构成了战略制约D.美苏从局部
本文标题:(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 第15讲 两极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7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