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总纲目录高频命题点一新航路的开辟高频命题点二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高频命题点三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1840年前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个实质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①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②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助推器③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流动、资本流通等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二重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三个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要点提炼形成原因主要途径(2019江苏南京学情调研)“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 (D)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B.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C.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D.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答案D材料“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项正确。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是通过工业革命实现的,A项错误;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是为了适应对外殖民扩张的要,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内容,C项错误。1.(2019江苏苏州1月)明清时期,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及一些农作物等,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运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高频命题点一新航路的开辟B.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答案C材料“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运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表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物种交流频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物种交流丰富人们的生活,而不是物种的自由流动,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殖民活动,B、D两项错误。2.(2019江苏徐州期中)新航路的开辟,使一些“新发现地区”成为人们注目的对象。这不仅是由于好奇,更重要的是大量的西、葡殖民者涌入这些地区,将大量的财富运回本国。这些黄金白银的迅速获得,是纯粹的人为之举,很难再用传统的上帝意志来解释。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A.刺激了殖民掠夺的欲望B.违背了上帝的旨意C.增强了征服自然的信心D.传播了基督的福音答案A材料“大量的西、葡殖民者涌入这些地区,将大量的财富运回本国。这些黄金白银的迅速获得,是纯粹的人为之举”表明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殖民掠夺的欲望,A项正确;“很难再用传统的上帝意志”并不能说明新航路的开辟违背上帝的旨意,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与题干中“很难再用传统的上帝意志”不符,排除。1.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2.多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打开了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自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商业革命使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打开了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3)打开了殖民掠夺之路:新航路开辟后,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与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对外进行殖民扩张,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4)打开了人类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的威信。(2019江苏单科,23,14分)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材料二(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5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3分)答案(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出现。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2)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与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考查学生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体现的核心素养为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本题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开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1)第一小问,提取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加以概括即可,注意要点一定要全面。第二小问,主要从经济动力这一角度分析,如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2)可从“哥伦布大交换”的主导者、内容、范围、影响、持续时间等角度总结特点,语言一定要高度概括。(3)作答时注意设问要求“积极影响”,主要从全球的角度进行分析,如促进物种多样化、密切世界经济联系、促进文明交流等。1.(2019江苏仪征中学2月)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C)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B.“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C.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D.“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高频命题点二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答案C材料“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表明欧洲的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推动了工业革命,C项正确。“工业化革命”开始于欧洲,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工业革命的扩展,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2019江苏海门期初)对于18世纪英国的商业,一些历史学家使用了诸如“商业革命”“一场真正的商业爆炸”等字眼来形容。当时国内商业以较大的幅度增长,而海外商业活动增幅更大,国际贸易在英国当时的商业发展领域里遥遥领先。导致英国商业爆炸的主要因素是 (B)A.工业革命完成的推动B.殖民扩张和殖民霸主地位确立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D.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答案B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是在19世纪中期,A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使得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因此国际贸易在英国当时的商业发展领域里遥遥领先,B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保障,C项错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是在19世纪中后期,D项错误。1.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从目的看,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从方式看,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从国家看,侵略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从作用看,它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2)原因:当时资本主义刚刚在欧洲兴起,属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2.早期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进步。(4)对国际关系: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引起殖民争霸战争。1.(2019课标Ⅰ,33,4分)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D)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答案D本题考查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以历史研究成果作为背景材料设置情境,体现出对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这两大核心素养的考查。近代北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移植到北美,促使美国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拉丁美洲沦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均为封建君主制国家,其将封建的生产方式移植到拉美,从而导致拉美不如美国先进,故D项正确。当时英国、西班牙等宗主国都奴役掠夺土著居民,故A项不是主要原因。拉美并不是最早被殖民的地区,故B项错误。当时宗主国都进行了大量移民,故C项不是主要原因。2.(2018课标Ⅱ,33,4分)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答案A图中信息表明,奴隶贸易中贩运的奴隶数量在16—18世纪不断增加。据此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早期资本主义扩张阶段,而奴隶贸易正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之一,故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项错误。“日不落帝国”的产生主要是靠抢占殖民地而非奴隶贸易,故C项错误。奴隶贸易达到极盛的原因是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非白银开采的需要,故D项错误。高频命题点三两次工业革命1.(2019江苏七市5月)1760年,英国蒸汽机、水车和风车的装机容量分别为5千马力、7万马力和1万马力。它们都可以为矿井抽水、为磨坊和工厂提供动力。至1830年,这三种固定式动力源的装机容量分别升至16万马力、16万马力和2万马力。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B)A.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蒸汽机成为重要动力源C.工业生产部门逐渐增多D.自然动力不占主导地位高频命题点三两次工业革命答案B
本文标题:(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六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81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