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河北专版)九年级化学 重点题目精讲 学习效果检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学习效果检测19.★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防止实验误差D.防止液体溅出(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B__;(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A__;(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__D__;(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__C__。解析:(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使试管预热,可有效防止试管炸裂,后集中加热,可加快反应速率;(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可防止污染药品且便于取用;(3)过滤时,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可以防止液体溅出;(4)由于水能附着在玻璃上(即水为玻璃的浸润液体),所以与玻璃接触的部位水面升高,凹液面的最低处与液体的实际体积最为接近。20.★某实验测出的人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气体吸入气体呼出气体氮气78%75%X21%15%二氧化碳0.03%3.68%水蒸气0.06%5.44%其他0.91%0.88%(1)请你判断X是__氧气__。(2)请你回答:因参加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__氧气__。(3)请你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你的实验做法是__对着玻璃(镜子)呼气__。(4)请你分析:氮气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原因是__氮气体积分数减小,并不是氮气的总体积减小了,而是由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含量增加引起的__。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X的体积分数明显减少,说明人在呼吸中主要消耗了这种气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可知这种气体是氧气,即人体新陈代谢中消耗的气体是氧气。水蒸气遇冷容易凝结,可以向冷的物体上呼气,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可选择光滑的冷体,如玻璃、镜子等。氮气没有参与化学反应,所以氮气的体积并没有减少,可从二氧化碳、水蒸气的体积增加来解释氮气体积分数的减少。第二单元学习效果检测(3)用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②①③__(填编号)。①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③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b__(填“a”或“b”)端通入。解析:(1)仪器Ⅰ是试管,仪器Ⅱ是锥形瓶。(2)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并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可选用发生装置A,关闭A中的止水夹,则产生的气体将液体压到多孔塑料片以下,反应即停止,从而控制反应速率;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首先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因此正确顺序是②①③;E装置是多功能瓶,收集氧气时应“长进短出”,因此气体从b端通入。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第三单元学习效果检测(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B和C__;(3)A和B两种粒子的__最外层电子数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离子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1,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B和C;(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A、B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第五单元学习效果检测解析:由图可知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的BC与生成的B的质量之比为5∶4,则2gA2与80gBC恰好完全反应,生成B的质量为6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生成A2C的质量为18g。解析:(1)锥形瓶底部预先铺一层细沙的原因是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炸裂;(2)托盘天平读数为砝码质量加游码示数,所以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27.6g-(20g+5g)=2.6g;(3)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气球由于受热膨胀而变大,冷却后会缩小;(4)装置漏气或锥形瓶未冷却至室温就称量都会造成右边偏重;(5)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0g,使其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4.47g。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解:(1)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2KClO3=====MnO2△2KCl+3O2↑149964.47gx14996=4.47gxx=2.88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4.47g+2.88g10g×100%=73.5%答:(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88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3.5%。解析:充分反应后,根据生成氯化钾的质量可以求出生成氧气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氯化钾与氧气的质量和,进而计算出氯酸钾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本题也可以根据生成氯化钾的质量,设氯酸钾的质量为y,列比例式计算出氯酸钾的质量。第六单元学习效果检测(2)若B装置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装置中出现浑浊,则X气体是__H2__(填化学式),A处黑色粉末是__碳粉和氧化铜__,化学方程式是H2+CuO=====△Cu+H2OC+2CuO=====高温2Cu+CO2↑解析:如果X气体为CO2,并且D口逸出的气体是可燃性气体,可以判断是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若B装置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可知有水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知有二氧化碳生成,氢气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另外黑色粉末中也应该含有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装置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__可以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__。(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a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b__(填“a”或“b”)端通入。(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F__(填字母序号)。解析:(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且需要加热,因此用A装置;氧气验满从氧气的助燃性考虑;(2)根据注射器的作用来考虑优点,可以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度,即控制反应速度;(3)使用安全瓶时,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要从长的一端进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短的一端进入,用排水法要从短的一端进入;(4)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第七单元学习效果检测15.★[2016·秦皇岛一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猜想与假设】甲:CO2、H2O;乙:CO、H2O;丙:NH3、CO2、H2O;丁:CO2、CO、H2O。你认为__丙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__。【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于甲烷中不含有氮元素,故与氧气反应不可能生成NH3,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从B出来的气体会带出少量的水蒸气,干扰对是否有水生成的判断,所以A、B顺序不能颠倒。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与水蒸气,验证的产物也有二氧化碳与水蒸气,所以实验中用纯净氧气而不用空气。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说明有水生成;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且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一氧化碳生成,因此丁同学的猜想成立。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时,若氧气不充足容易产生一氧化碳,污染空气,故应该保证氧气充足。第八单元学习效果检测8.★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解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充分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此现象可说明铜和硝酸银没有发生反应,因为镁的活动性大于铜,可知硝酸银只与镁发生反应,镁可能刚好完全反应,也可能过量,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银、铜,可能含有镁,而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硝酸银。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铜,可能含镁,A、B均错误;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C错误、D正确。13.★[2015·湖北中考]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3Ag+X(NO3)3,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B)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X可能是铁C.金属活动性X>AgD.X表面有固体析出解析: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A正确;由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X(NO3)3,X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故该金属不可能是铁,B错误;由金属X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X的活动性比银强,C正确;由金属X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则X表面有固体银析出,D正确。解析:Fe、FeO、CuO都能与稀硫酸反应,其中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和FeSO4,Fe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O和FeSO4,Cu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uSO4继续和Fe反应生成红色的Cu和FeSO4。FeSO4溶液呈浅绿色,由于FeO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FeSO4,故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不一定有Fe,故①错误;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甲中无硫酸和CuSO4,固体乙中最多可含有Fe、FeO、CuO、Cu、C五种物质,故②错误;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硫酸,固体乙也可能是Cu,故③错误;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只说明溶液甲中含有CuSO4,原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uO,但CuO可能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故④错误;固体乙呈红色,说明有Cu生成,原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Fe和CuO,故⑤正确。第九单元学习效果检测10.★下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C)温度/℃1020304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碳酸钠12.221.839.749.6A.20℃时,将30g碳酸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B.20℃时,将30g氯化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解析: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将30g碳酸钠加入100g水中会有部分碳酸钠不能溶解,得到的是饱和溶液,A错误;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将30g氯化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B错误;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20~30℃之间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应出现交点,C正确;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而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D错误。30g100g+30g×100%≈23.1%
本文标题:(河北专版)九年级化学 重点题目精讲 学习效果检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1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