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3课时透镜及其应用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考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的分类类型凸透镜凹透镜特点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的作用作用(不一定相交,但比原方向靠近主光轴)作用(不一定不相交,但比原方向远离主光轴)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老花镜等近视镜会聚发散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2.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完成光路图)平行,过焦点过焦点,平行过光心,不变平行,反向延长线过另侧虚焦点过另侧虚焦点,平行过光心,不变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考点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物距u像距v像的特点应用u2f(vu)u=2fv=2f(v=u)测焦距fu2f(vu)投影仪、幻灯机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倒立、等大的实像v2f倒立、放大的实像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物距u像距v像的特点应用u=f平行光、不成像获得平行光、测凸透镜焦距、探照灯uf物、像同侧(vu)动态规律①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像;物距减小,像距,像(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②凸透镜无论成实像还是虚像,都是物体越靠近焦点,所成的像越大(续表)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减小变小增大变大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点拨]①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放大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②调节照相机、投影仪成像时,先弄清像如何变化,再确定像距,最后确定物距。根据它们的结构特点进行调节。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考点三眼睛和眼镜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相当于光屏),形成物体的像。项目近视眼远视眼成像位置成像于视网膜成像于视网膜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凸透镜前后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续表)项目近视眼远视眼矫正方法配戴透镜做成的眼镜配戴透镜做成的眼镜口诀近前远后,近凹远凸凹凸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探究一两种透镜及其对光线的作用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上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过焦点B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2.如图3-1所示的四幅光经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图3-1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答案]A[解析]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判断。A、B选项图中的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应该过焦点,故A正确,B错误;C选项图中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入射光线一侧虚焦点,故C错误;D选项图中的光线是从虚焦点发出的发散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变得更加发散,故D错误。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探究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多选)[2019·承德隆化县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3-2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B.透镜不动,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小C.透镜左移10cm后,眼睛在光屏和透镜间,通过透镜能看到正立的像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远视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图3-2CD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4.[2019·唐山古冶区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3-3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图3-3B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5.(多选)[2018·唐山丰南区一模]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1、f2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3-4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B.图中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C.f1f2D.f1f2图3-4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答案]BD[解析]由题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正确;由“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可知,像距减小,像变小,相当于物距变大,但物距没变,是焦距变小了,则f1f2,故C错误,D正确。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6.(多选)[2019·石家庄藁城区模拟]小明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焦距f1f2),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先用焦距为f1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3-5所示;更换焦距为f2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当凸透镜焦距为f1时,图中光屏上得到的是缩小的实像B.焦距为f2的凸透镜比焦距为f1的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强C.更换凸透镜后,若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才能得到清晰的像D.更换凸透镜后,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需向左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能得到清晰的像图3-5AC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7.(多选)[2019·张家口一模]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3-6所示,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向水透镜里再次注些水后,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成清晰的像B.利用此时的成像特点可制成照相机C.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出现正立、放大的虚像D.若遮住透镜上半部分,还可以在光屏上成完整的像图3-6ABD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探究三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8.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3-7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此时像成在光屏的(选填“前面”或“后面”),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将物体(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图3-7后面远离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9.[2019·自贡]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3-8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同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图3-8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答案]C[解析]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老花镜也是凸透镜,属于同一类透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在物距不变的条件下,乙照片中的花菜大些,则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的焦距需调得大些,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10.[2019·德州]图3-9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图3-9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答案]C[解析]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C错误,符合题意;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了漫反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11.[2019·广州]图3-10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mm。(1)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1)如图所示图3-10考点梳理夯实基础考向探究逐个击破11.[2019·广州]图3-10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mm。(2)目镜是(选填“凹”或“凸”)透镜。(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答案](2)凹(3)倒立缩小[解析](2)由图可知目镜使光线发散,所以目镜为凹透镜。(3)月球在该望远镜的物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突破素养提升真题回顾把握考向突破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设计和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火柴。2.实验前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要在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像。4.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变短,屏上的像向上移动,将凸透镜向下调或将光屏向上调,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5.用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只会暗些,但还是一个完整的像。6.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对调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光屏上还能成像,说明光路可逆。实验突破素养提升真题回顾把握考向【数据处理和分析】7.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透镜焦距次数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虚实大小正倒123…实验突破素养提升真题回顾把握考向【实验结论】8.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见考点二)。9.凸透镜成像动态规律:①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②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实验突破素养提升真题回顾把握考向【交流、反思与改进】10.实验时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是:①蜡烛在焦点或在一倍焦距内;②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③光具座不够长。11.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加远(或近)视眼镜(凸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①加远视眼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成像靠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②加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成像靠后,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实验突破素养提升真题回顾把握考向12.换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保持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不变,若凸透镜焦距变大,成像靠后,则应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13.实验改进:用发光二极管代替蜡烛的好处:可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所成的像不会晃动;发光二极管安全、环保;高度不会变化,光屏高度不用调节等。实验突破素养提升真题回顾把握考向例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如图3-11甲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焦距范围是。为准确测得该凸透镜焦距,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图3-116.5cmf13cm10.0实验突破素养提升真题回顾把握考向例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如图3-11甲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图甲所示位置的成像原理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原理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些。图3-11照
本文标题:(河北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 第二单元 光现象、透镜 第03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25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