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论文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课程论文当代中国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导向性研究姓名:学号:任课教师:上课地点:主M101完成时间:2015年5月5日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课程论文1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既受社会政治的深刻影响,也能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的发展。寻找到科学技术和政治文化的良性互动点,对于社会总体进步是至关重要的。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进入深水期的时刻,我们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如何去引导,国家应如何营造适合技术创新的环境土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乎全局发展的关键问题。关键词科技发展;政治文化;当代中国;科技体制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课程论文2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活动的职业化以及社会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传播与应用已经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社会秩序。科学技术的体制化结果,就是成为相对稳定的社会模式的一部分,与社会其他模式相整合,行使其特定功能,并因此得到社会的承认与支持。在人类社会中,技术的创新与社会中的政治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为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还必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改变,是科技与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这诸多的因素中,我们必须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社会政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创新既可以用来为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目的实现服务,同时,技术创新也必然会受到社会政治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对科学技术及科技发展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视的,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当着眼于社会政治和科技发展的相互关系时,尤其是当前中国环境走在政治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该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透过科技发展与政治文化的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的持续进步与中国公民的生存发展,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况,而且给社会文化特别是政治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与政治文化的交互作用,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也关系到中国公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基于和谐社会价值观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新要求,对当前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个总体布局意味着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从局部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不大协调的现代化到全面协调的现代化。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纳入,科技创新主体有必要调整价值导向,不断地将新的价值观嵌入科技创新的价值体系之中,使得科技创新本身适应这种发展的脚步。本文试图探讨对科学技术和政治文化间的关系,总结出当代中国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导向性因素,为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新的视角。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课程论文3一、科技发展和社会政治的关联科技发展同社会政治之间有着交互关系。科技发展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作用,政治文化对科技的发展又具有双重的影响,保障科学技术和政治文化等呃协调发展,就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政治文化从历史考察来看,科学中心的转移是先于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并且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也就是说科学中心有先验性,但是实现中心的转移也需要一定的条件。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于发展总是正作用的,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可以物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着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其次,科学技术影响着生产要素的组合,构成生产过程的整合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着生产要素组合的不断创新,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最后,科学技术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的状况,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着经济环境的改善,导致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改变。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很早就参与了政治文化的形成。人类社会早起的生产技术革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进而促进了阶级的形成和国家的兴起。有了阶级和国家,就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国家机器及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都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政治文化。例如,二战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形势的需要,对政治文化作了局部的调整。主要表现是政治文化日益强化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职能。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贝尔纳说:“任何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限制了社会组织的可能形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导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2、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政治的倒逼作用除了科技发展对政治文化的塑造作用,科技发展还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变革。这里说的变革,更多的是指社会政治制度的改进。政治文化是具有缓变性的,它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现实基础的变更和政治社会化的变迁而改变。首先,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自身管理方式的改进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发展推动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社会管理方式的改进。18世纪60年代开始对呃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一场防治机械的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电力的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课程论文4广泛应用为主导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改造了有的工业部门,促进了电力工业、通讯工业、石油工业、高层建筑和军火、铁路等工业部门的建立。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发生了以计算机为应用为核心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涉及到电子、宇航、合成材料、原子核能、生物技术等许多新的科学技术及产业部门,这就促使政府必须对社会政治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革新,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其次,科学技术发展促使政府对科技政策进行调整。比如,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科技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它也极大地激化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矛盾,甚至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如战争。人类社会只有对技术的可能性和限度作一番清醒的调查之后,才会作出公正的评价。不论是为了促进科技发展或是遏制科技“过度”的危害,科技政策都需随之发展而不断调整。(二)政治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制约和推动作用政治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制约和推动作用,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政治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相悖时,会限制其发展进程;良好的科技政策会有利于科技良性发展。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政治文化是一种影响历史进程的上层建筑,它对社会政治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必然会深刻影响政治领袖们的政治信仰、政治态度和领导方式等,这些都将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包括科技发展。比如在中国古代,为了彰显身份,大兴土木,修建宫廷楼阁,劳民伤财,为了讲究排场,就织绫罗彩缎,铸金尊器皿,这种社会政治主体的需求就使得冶金技术、建筑技术、纺织技术、陶瓷技术得到开发和利用,是政治制度对技术发展的一种推动,但是这是以破坏农业生产,是农业技术得不到发展为前提的,所以当时与农业相关的技术发展较为缓慢。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和政治的结合达到了巅峰,代表统治阶级的行为主体将基督教的《圣经》看做真理,并且以政府的名义成立了宗教裁判所,用宗教的教义作为束缚人们政治思想的手段,并对那些技术开发者进行迫害。所以当布鲁诺、哥白尼的新学说出现后,统治阶级及其愤慨,对这种新的理念进行了封杀。这就造成这一时期欧洲技术发展的停滞和空白。到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抬头,各国的政治制度开始为同志阶段的扩张欲服务,在德国以希特勒为主的纳粹分子,开始把技术开发的方向转向军事领域,首先是大规模地发展军事武器,特别是在坦克和飞机上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力量资源,其次是开始研究重铀,研究新式武器,这就抑制了德意志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使技术发展在社会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课程论文5政治制度的影响下开始出现畸形。社会自身的管理方式会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规模、速度。此处的管理方式指的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所采取的的政治管理模式、经济管理模式和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它是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不同的管理手段。资本注意的到来建立了心得社会管理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科技发展的全面展开。马克思向我们揭示了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机制:新产生的资本家和大企业主为了能够在经营中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必须依靠新的科技成果来推动生产力,因此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又使得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这样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管理方式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着手科技体制建设,在当时,由于制度的支持,中国在尖端技术方面(如两弹一星)取得了伟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科技体制上进行了很大的改造,以使社会管理方式与科技发展相协调。如回复和整顿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机构,在科技人才的使用上,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建立培养、考核、晋升和奖励制度,尽最大可能地使社会的管理更适合科技的发展。4、政府的科技政策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总的来看,政治介入或者影响科技发展的方式是通过科技政策来调控社会资源分配和科技计划指导科技发展的方向。科技政策是国家权力机构为发展本国科学技术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包括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政策性指导、经济发展计划中科技所占的比重、科技发展的倾向性法令等等,它反映着一个国家统治阶级对科技发展的具体要求,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在一定历史时期维护本阶级利益和完成科技发展的任务而制定的指导性方针和准则。当科技政策制定合理、科学时,就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如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大胆采用了技术引进政策,欢迎外国学者、工匠、航海家到英国工作、生活,允许并鼓励外国人向他们申请专利,这就使外国的科技人才和科技发明源源不断地涌入英国,最终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科技发展的中心。当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方向背道而驰时,则会延缓科技发展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过科技政策失误的事例,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文革”期间,人们不但排斥科技发展而且歧视迫害知识分子,这就使当时国内的科技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整个社会各方面的事业也受到了极大损失。所以,一个政府的科学政策的制定必须客观、公正、科学,才能有利于科技的良性发展,反之则会严重制约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条件。(三)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从之前的分析来看,科学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较为复杂的,如何找到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课程论文6一种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状态,对社会进步,科技发展都能起到正的作用使我们要解决的问题。1、科学与政治结合的复杂性科学与政治结合的复杂性具体可以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政治因素介入,可能危及科学发展的相对自主性。之前提到的中世纪欧洲的政教合一对科学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就说明了这一点。其次,政治与科学的结合,有使得科学官僚科层化的危险。前苏联列宁农业科学院的李森科,为了取悦迎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不惜制作伪造假的科学证据,否定基因学说,凭借政治投机利用政治手腕和行政力量活跃在科学界,打击与自己科学观点相左的科学家,导致了前苏联遗传学在这一时期的衰落。再次,科学与政治的结合,有可能使科学家成为权力的呃附属品。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来看,去行政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前进的共识。高校的去行政化就意味着教授治校、学术之上,承认教学、科研第一线的老师、教授代表着学校学术发展方向。在高校形成崇拜知识和作为,而不是崇尚权力和地位。去行政化就是要避免科学家成为政治权利的附属品。2、科学与政治良性互动状态科学与政治结合确实具有复杂性,而且很可能催生出一些学术自由问题,学术不端的问题,但科学和政治在一起并非洪水猛兽,也有可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从历史上来看,政治文化与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推进民主建设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治和科学的发展,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促使公民全面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提高了公民对社会监督的能力,增强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比如,媒体时代,网络时代,公众对于信息的获取和掌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电子政务的应用和普及,促进了政府政务的透明度,使得打造“阳光政府”有了现实基础,提高了政府形式行政管理职能的效率。政治文化与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实
本文标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2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