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世界近代史时空观世界近代史时空观世界近代史时空观第19课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时空坐标】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考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九下P18—27)【课标内容】通过对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主题具体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的大量积累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特点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且迅速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工业的蓬勃发展;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续表)主题具体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应用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显著的成就发明人们发明了早期电动机和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等电器意义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续表)主题具体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发明(1)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2)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3)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续表)主题具体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意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带动了其他相应新兴工业的发展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发明(1)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19世纪后半期人们生产出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2)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3)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续表)主题具体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推动社会进步对人类文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口增长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城市化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的规划和管理逐步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劳动力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续表)主题具体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推动社会进步大众教育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建立国家教育体系世界经济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国家间经济联系加强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续表)主题具体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产生问题社会矛盾激化社会财富分布不均,贫富分化加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环境污染大气和河流被严重污染,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领域代表人物卓越成就意义(评价)科学家牛顿(英国)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其三大成就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考点二近代科学与文化(九下P28—32)【课标内容】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续表)领域代表人物卓越成就意义(评价)科学家达尔文(英国)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提出进化论观点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法国)小说集“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续表)领域代表人物卓越成就意义(评价)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复活》等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反映了俄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音乐贝多芬(德国)完成于1804年的《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美术梵高(荷兰)《向日葵》等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易混易错】1.第二次工业革命能够在多个国家同时进行的政治前提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而非“电器时代”。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4.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5.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里都出现了同一个人物拿破仑。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论从史出】材料1913年,亨利·福特进一步发展了制造技术……福特的设计是,一个载着零部件的传送带在一个适当的高度以一定的速度经过工人。每个工人在传送带旁边的固定位置上从事特定的工作,这样,每93分钟即可装配出一个汽车底盘,而从前需要728分钟……在20世纪早期,世界上一半的汽车是由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汽车价格急转直下,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也能够买得起汽车了。——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设问]材料中出现的新的生产方式是什么?它给当时的企业带来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答]新的生产方式:流动组装生产线。带来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影响: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使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促使汽车这一新的交通工具进入千家万户,便利人们的出行。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设问分析】1.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关系?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为了争夺更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等,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同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级过渡,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2.牛顿能够在17世纪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的原因有哪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牛顿在力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创造了条件;牛顿丰富的知识储备;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科学知识的需求;牛顿在科学领域的探索精神和不畏艰辛、勇于牺牲的优良品质。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训练3.从多元史观的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整体史观: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文明史观:使人类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近代化史观: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和社会生活的文明化等。社会史观:人类的生活水平整体提高;人口数量迅速增长;无产阶级相对贫苦,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史观:环境逐渐恶化,资源被过度消耗。
本文标题:(河北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三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19课时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2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