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
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学前儿童家长教育,是指社会或学校针对学前儿童的家长所实施的一种教育,其目的是让家长了解自己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学习和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一般来说,学前儿童家长是否具有很高的教育程度,其掌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文化的素养与其掌握的育儿知识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有很多家长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并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掌握与孩子良好沟通的方法。一、家长由于育儿知识不足带来的误区(一)教育观念错误由于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教育科学知识不足,因此他们认为孩子是附属品,将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而出现拔苗助长现象。教育学上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教育必须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水平。这同样是家庭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年龄,长相,生活习惯等是比较了解的;但对孩子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心理年龄特点却知之甚少。家长往往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考虑孩子的心理特点,甚至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就急着让她们学识字、学英语、学数学等,社会上各种幼儿培训机构、特别是学英语的培训班多如牛毛,很多小孩还不到3岁,就认识1000多汉字,认识1000多个英语单词。其实,数学、符号和文字﹑阅读等敏感期在4.5-5.5岁,对文字符号突然非常感兴趣最早在4岁半,一般是在5岁才会出现[1]。所以说,孩子在4岁半以前学认字、学数学都是超越阶段,拔苗助长,强迫孩子学习不仅没意义,还有害于身心健康。因此了解孩子的心理年龄特点有助于家长科学地确定教育内容,即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二)教育方法不得当有些家长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生怕孩子累着﹑伤着,什么好的都给孩子,样样都顺着孩子,致使孩子缺乏独立性,没有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差。比如大多数家长只知道教婴幼儿背唐诗、学英语,而忽视生活基本技能的培养。在某幼儿园调查中发现,六成左右的3岁幼儿不会自己系鞋带,不知道手帕怎样清洗,而念起唐诗来却一首接一首。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缺点看得很重而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很少表扬,不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甚至经常打骂孩子使孩子做事缺乏自信心。还有家长随自己的心情采用不同的教育标准,前后不一致,说一套做一套。比如家长要求孩子讲礼貌,而自己的言行举止一点都不礼貌,满口脏话,这样家长在孩子面前就失去了威信;家长经常教育孩子要认真学习,而自己却从不学习,经常看电视﹑约朋友出去玩,久而久之,家长在孩子面前就失去了威信。家长由于缺乏育儿知识带来了很多误区那么家长应该掌握那些育儿方面的知识呢二、家长应掌握的科学育儿知识(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1.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或基本规律是通过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例如,两三岁的儿童情感是易变的,自我控制力是较差的,因而很容易破涕为笑,转怒为喜。幼儿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调控能力会逐渐增强。比如5—6岁的幼儿较3—5岁的幼儿能更好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能更好地控制和调节白己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所以能接受成人的教育,改正一些不正确的语言和行为。这个阶段孩子的活动范围已很广阔,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是增长知识的好时机。抽象逻辑思维和数的概念都开始有一定的发展,想象力也进一步发展[2],要想有效地把儿童塑造成为优秀的新一代,只有一种良好的教育愿望是不够的,家长必须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依据这些特点和规律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了解幼儿发展的敏感期0-6岁儿童就是依靠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来发展自己的。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被重复实践的过程[3]。其中,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期;4-5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质变期,也是学习书面言语的敏感期;2-3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转折点;5-6岁是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3-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敏感期;3-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敏感期;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敏感期;3岁是培养人具备独立性的一个敏感期。家长重视敏感期,就是为了抓住对孩子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时期,进行相应的教育。如果错过这些敏感期,不是说不能取得教育效果,而是会增加教育的难度,因此,家长要了解孩子各个年龄段的敏感期,在孩子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不厌其烦地重复的时候让他们轻松地学会某种技能。(二)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家长要注重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其社会适应力。当前一些家长的超前教育虽然能使孩子学会不少知识和技能,但有的却忽视了孩子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的发展,得不偿失。比如有些幼儿在入小学前就掌握了小学的知识,所以他们对小学老师讲的课根本听不进去,上课时对重复学习不感兴趣,常常开小差、做小动作。这些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三)了解学前卫生学的主要内容家长除了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的方式方法还很重视孩子的饮食大多家长认为孩子要尽量吃饱,吃的肚子鼓鼓地;菜比饭有营养,还有些家长认为牛奶鸡蛋海鲜等有营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于是有的家长让孩子把牛奶当饮料喝,喝的孩子流的汗都是牛奶味;有的家长强迫孩子每天必须吃一个鸡蛋,甚至有些天天吃鱼虾。更甚者给身体正常的孩子吃牛初乳、合生元、冬虫夏草等等营养品。殊不知这些都是误区,有害于孩子的健康!会使得孩子的体质变差,容易肥胖,容易生病。家长对“营养”这个基本的概念没弄清楚。常说某某东西有营养,可是,什么是营养?营养是人体从食物中汲取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长发育与生命活动的过程。因此身体需要的才是好的,家长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需要知道不同的食物该吃多少,怎样吃?需要知道哪些食物是有益于健康的,那些食物是有害于健康的;家长还需要知道自己孩子的体质特征,孩子的体质差异很大,不同的体质对食物的需要不同,从而给孩子提供健康的饮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丰富家长育儿知识的途径(一)幼儿园要发挥对家长的指导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十八条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4]。因此,幼儿园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首先可以利用家长学校:由老师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或由园长、专家给家长授课,可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家长的实际情况举办不同层次的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家家乐亲子游戏活动”、“水果品尝会”、“庆六一游园活动”等。其次幼儿园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家长园地、家教杂志、广播等进行宣传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教育孩子等等。幼儿教师可以在开学初有目的的对家长进行育儿知识调查,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培训并和家长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形成共识,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二)家长要多途径进行学习1.转变观念“望子成龙”是家长们的普遍心态,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倾注了全部心血,因而许多家长不顾幼儿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一味追求智力开发,过早地进行各种知识技能训练,幼儿每天都要学习知识,没有游戏的时间,导致很多幼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小小年纪就背上沉重的学习包袱,但是家长却不知道这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知道幼儿期孩子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学习压力,而儿童的独立意识、良好情绪情感、良好品德素质和生活习惯的才是家长要培养的,作为家长有义务、有责任更多的学习科学合理的育儿知识转变以前的观念。2.多途径学习我们经常听家长说:“这孩子可精了,啥都明白,净说大人话,我都说不过他”也有的说:“这孩子可聪明了,别看他小,啥都会,认识好多字,会数数,快给老师背首唐诗”。听了这样的话我们不得不提醒这些家长,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家长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一些科学合理的育儿知识来教育孩子,家长要多参加幼儿园的家长讲座,通过阅读科学育儿方面的书籍,还可以上网看一些育儿专家的讲座等等,丰富自己的育儿知识3.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家长要积极主地配合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家长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了解幼儿教育任务、目标、要求和方法,掌握孩子在园情况,实现家园教育一致的原则。家长通过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可以更多的掌握科学合理的育儿知识全方位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三)社会要对家长育儿知识的获取进行关注社会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信息等传媒介绍科学合理的育儿知识,及时掌握现代育儿的新理念、新方法,从而为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掌握等多的育儿知识另外育儿杂志﹑各种育儿机构也要从各个层面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通过了解学前儿童家长因育儿知识不足带来的一些误区,为家长提供一些科学合理的育儿知识,从而帮助家长合理的构建家长育儿知识体系。综上所述家长只有具备良好的育儿知识,才能使家长在遇到有关于孩子的问题时,运用这些知识对情况进行正确无误的分析判断,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华星幼儿园
本文标题: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4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