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梳理(四)七~九年级35篇文言文梳理第19篇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①溪行,忘路之远近②。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③数百步,中无杂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课文注释】①缘:沿着,顺着。②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③夹岸:在两岸。芳草鲜美④,落英⑤缤纷⑥。渔人甚异⑦之,复前行,欲穷其林⑧。芳草遍地,新鲜美好,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林尽水源⑨,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⑩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课文注释】④鲜美:新鲜美好。⑤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⑥缤纷:繁多的样子。⑦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⑧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⑨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⑩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若有光。便舍⑪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⑫。似乎有点亮光。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⑬。土地平旷,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课文注释】⑪舍:离开。⑫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仅仅、只。⑬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屋舍俨然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⑮。阡陌⑯交通⑰,鸡犬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相闻⑱。其中往来种作⑲,男女衣着,悉⑳如外人。之声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源外面的人一样。21【课文注释】⑭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⑮属:类。⑯阡陌(qiānmò):田间小路。⑰交通:交错相通。⑱相闻:可以互相听到。⑲种作:此处指耕种劳作的人。⑳悉:全,都。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2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于是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222324252627【课文注释】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怡(yí)然:高兴的样子。乃:于是,就。所从来:即“从所来”,从何处来。具:详细。要(yāo):同“邀”,邀请。22232425262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桃花源中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28293031323334【课文注释】咸(xián):全,都。问讯:打听消息。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乡邻。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遂与外人间(jiàn)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遂,于是、就。间隔,隔绝、不通音讯。乃:竟然,居然。28293031323334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35363738【课文注释】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具言:详细地说出。叹惋:感叹。延:邀请。35363738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桃花源中人告辞。桃花源中人告诉(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3940414243【课文注释】语(yù)云:告诉(渔人)说。“语”后省略“之”,代渔人。不足:不值得,不必。为:介词,对,向。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志:做记号。394041424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遂迷,不复得路。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4445【课文注释】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郡,指武陵郡。诣(yì):拜访。444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没有实现,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求桃花源了。4647484950【课文注释】欣然:愉快的样子。规:打算,计划。未果:没有实现。寻:随即,不久。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4647484950【文学常识】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主旨归纳】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再寻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写作特点】(1)层层设疑,虚实结合。文章开头虽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实际上都无从查考。写桃花林奇景,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待渔人进入桃花源,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人间生活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花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最后虚写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但又“未果”。这种层层设疑、虚实结合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课文第二、三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画卷。第一、四、五段略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和出桃花源的事情。1.通假字便要还家2.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2)阡陌交通古义:今义:运输事业总称(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男子的配偶“要”同“邀”,邀请新鲜美好交错相通妻子儿女(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5)无论魏晋古义: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6)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今义:不充足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要说,更不必说不值得,不必3.一词多义(1)舍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2)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3)寻寻向所志寻病终动词,离开名词,房屋动词,做记号名词,标记,记号动词,寻找副词,随即,不久4.词类活用(1)未果,寻病终(2)复前行(3)渔人甚异之5.其他重点词(1)夹岸数百步(2)复前行,欲穷其林(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屋舍俨然在两岸再尽类整齐的样子名词用作动词,实现名词作状语,向前,往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5)阡陌交通(6)黄发垂髫(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8)便扶向路(9)皆叹惋(10)诣太守(11)欣然规往(12)后遂无问津者田间小路指老人和小孩邀请沿着、顺着感叹拜访打算,计划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6.重点虚词(1)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2)之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具答之动词,作为介词,对,向助词,的代词,指见到的景象代词,指问题(3)其复前行,欲穷其林其中往来种作既出,得其船(4)乃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代词,这,那代词,这,指桃花源代词,他的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居然7.内容理解(1)桃花源奇异在何处?①景奇。桃花林美景奇,桃花源内环境奇,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②人奇。桃花源人长期与世隔绝,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花源,都一无所获,不见其踪影。(2)结合课文,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俗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本文标题:(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一篇 教材精华 梳理04 第19篇 桃花源记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63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