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7课时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时空坐标】考点一民族大团结核心考点梳理【考查内容】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领导下,在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特别提示】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统一少数民族聚居核心考点梳理(2)确立: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实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4)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基本政治内蒙古自治区核心考点梳理【误区警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是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知识拓展】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什么?(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2)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合作互助,而不适宜分离的民族关系。(3)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建立起了休戚与共的关系。核心考点梳理2.共同繁荣发展(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2)国家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5)国家实施了,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考点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核心考点梳理【考查内容】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1.“一国两制”的构想(1)时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2)提出:从维护祖国和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含义:在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保持不变。(4)影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邓小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祖国统一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核心考点梳理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前提:“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2)表现:①香港回归: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②澳门回归: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3)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识图学史】中英香港交接仪式19971999祖国统一大业考点三海峡两岸的交往核心考点梳理【考查内容】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时间内容新中国成立以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核心考点梳理(2)两岸关系的发展时间内容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原则”的共识,这就是“”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15年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三不一个中国九二共识核心考点梳理2.日益密切的交往(1)原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2)表现: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家国情怀】港澳回归标志着列强结束了在中国领土上的殖民统治;综合国力的强大是国家外交占据主动权的重要保证;“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三通核心考点梳理【知识拓展】为什么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在中国人民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这个原则是我国政府开展外交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误区警示】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不同。港、澳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问题,而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港、澳问题涉及国家的主权问题,而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问题。核心考点梳理1.陆、海、空军的建设(1)陆军: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考点四钢铁长城【考查内容】了解建国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核心考点梳理(2)海军:①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海军建立。②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③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④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⑤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华东军区辽宁舰【识图学史】“辽宁舰”核心考点梳理【特别提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强大的国防又是保护经济建设的钢铁长城。(3)空军①建立: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②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③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核心考点梳理2.导弹部队的发展(1)建立时间:年。(2)名称: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3)地位:中国的核心力量。(4)任务: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5)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1966火箭军战略威慑核反击核心考点梳理3.新时代强军之路(1)政治强军:2014年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2)五大战区: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3)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4)新格局: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古田战略支援部队【时空观念】历史上的古田会议时间内容1929年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2014年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核心考点梳理1.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之间关系的基本。考点五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考查内容】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认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53国与国准则核心考点梳理3.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1)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2)万隆会议①召开: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中国派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②特点:第一次没有参加的亚非会议。(3)转折: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1955殖民主义国家求同存异核心考点梳理【知识拓展】“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的含义。所谓“同”指的是,遭遇相同:都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的问题相同: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所谓“异”就是各国的处境不同,各国的发展道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不同。核心考点梳理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恢复:年10月,第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2)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考点六外交事业的发展【考查内容】知道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特别提示】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里的两个“恢复”不要认为是加入。197126核心考点梳理2.中美建交(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历程:①接触: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②访华:1972年,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建交: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意义: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3.中日建交: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尼克松联合公报19791972核心考点梳理4.全方位外交(1)背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政策,坚持在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2)表现①拓展,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而努力。②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国家的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多边外交世界新秩序睦邻友好政治经济欧盟核心考点梳理③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3)影响:中国的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知识拓展】多边外交是指三个以上的国家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亚太经合组织国际地位国际事务核心考点梳理【特别提示】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为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本文标题:(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7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6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