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考帮安徽中考历史2019第一部分安徽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近代史主题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一条主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两大任务反帝反封建。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大事件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CONTENTS目录PART02拓展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考点1考点2新文化运动(10年4考)考点帮考点3新文化运动背景①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②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2014安徽15(3);2012安徽15(1)]《青年杂志》及《新青年》月刊封面口号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2017安徽15(2)]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主要内容[2012安徽15(2)]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代表作: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提出打倒“吃人的礼教”,把反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革命内容与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是白话小说的典范。提倡民主与科学①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并形象地称它们为“德先生”和“赛先生”。②提倡民主,就是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反对封建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就是要树立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方法,反对封建迷信与愚昧。文学革命概况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等;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作用以白话文运动为发端的文学革命,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民教育,起了重要作用。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①它给专制主义以空前的打击,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2018安徽6]②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与进步,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③它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局限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2012安徽15(2)]考点1考点2新文化运动(10年4考)考点帮考点31.中国近代化历程:经济近代化——洋务运动(P59)、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P103);政治近代化——戊戌变法(P63)、辛亥革命(P70);思想文化近代化——新文化运动(P74)、严复(P63);社会生活近代化(P103)。2.陈独秀的主要事迹: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P74)、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P75)、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P77)。3.世界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P152)、启蒙运动(P160)、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P164)。中国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P9)、新文化运动(P74)、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P116)。【×】1.李大钊最早提出“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2.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延续。解析:1.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2.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新文化反对封建思想和道德,主张学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考点1考点2五四运动(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五四运动背景国内①社会形势: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得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②阶级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快速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③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国际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②一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激化。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②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2012安徽4]③消息传到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导火线(直接原因)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爆发概况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绘画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2011安徽2]主力(前期)学生。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考点1考点2五四运动(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五四运动扩大背景①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②面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③这种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概况①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②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③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结果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意义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2015安徽15(1)]④青年学生在民族危难之时,展现的爱国热情、民主勇气、科学意志和自由精神感动了那个时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进步、科学、民主)启示①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关心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富强繁荣努力奋斗。②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考点1考点2五四运动(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关键信息:劳动、学、商;曹(曹汝霖)、陆(陆宗舆)、章(章宗祥)。图片解读:漫画反映了五四运动时期,劳动人民、学生、商人等齐心协力,“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1.中国近代成为重要开端的历史事件:中国近代史(或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鸦片战争。(P5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P5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P75)2.陈独秀的主要事迹: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P74)、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P75)、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P77)。3.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五四运动(P75)、中共一大(P77)、南昌起义(P82)、秋收起义(P82)、井冈山会师(P83)、红军长征(P85)、西安事变(P89)、百团大战(P93)、中共七大(P94)、重庆谈判(P98)、中共中央转战陕北(P99)、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P100)、三大战役(P100)、渡江战役(P100)、开国大典(P108)。考点1考点2五四运动(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1.五四运动的中心一直在北京。【×】2.五四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解析:1.五四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中心在北京,后期转移到上海。2.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840—1949年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考点1考点2中国共产党诞生(10年1考)考点帮考点3中国共产党诞生[2010安徽17(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背景①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②五四运动之后,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方式①报刊: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②团体: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原因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方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1921年7月。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内容党纲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领导机构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意义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意义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中共二大的召开时间1922年7月。地点上海。内容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考点1考点2中国共产党诞生(10年1考)考点帮考点3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表现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时间1923年2月。概况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结果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考点1考点2考点帮考点3中国共产党诞生(10年1考)1.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
本文标题:(安徽专用)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主题四 新民主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87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