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考帮安徽中考历史2019第二部分安徽中考专题过关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制度创新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制度创新本专题是安徽中考常考的专题,内容涉及广泛,综合性强。从改革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结合近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及对创新发展理念的坚持,学生需对这一专题进行系统掌握。CONTENTS目录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线索1线索2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考点帮1.封建性质的改革中国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开始。主要内容①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②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③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作用确立了封建制度,使秦国军事和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为之后兼并六国奠定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5世纪末。内容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及民族融合。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90年代。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代表人物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内容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评价①结果: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②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③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④积极作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线索1线索2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考点帮1.封建性质的改革世界大化改新时间646年开始。内容日本仿效隋唐制度进行改革。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作用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线索1线索2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考点帮2.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中国戊戌变法背景①国内: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②国际: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启蒙运动的影响。目的在维护清政府统治的前提下,使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主要活动①序幕: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②发展: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组织强学会。③高潮:1898年6月到9月的百日维新。④结束:1898年9月的“戊戌政变”,标志着变法失败。百日维新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④军事:训练新式军队等。评价①性质: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②意义: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②清政府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③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线索1线索2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考点帮2.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①政治: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经济: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实质俄国沙皇政府与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双重压榨与掠夺。意义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局限性①沙皇专制统治没有改变,保留大量封建残余。②使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线索1线索2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考点帮2.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时间、领导人1868年开始;明治天皇。学习对象西方欧美列强。内容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影响①积极: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消极: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亚洲国家人民带来灾难。线索1线索2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考点帮2.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背景①美国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出现了政治统治危机。②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目的渡过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特点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调整。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影响①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提高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程度。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线索1线索2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考点帮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中国三大改造时间1953—1956年。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影响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背景:人民公社体制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②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开始。③特点: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④意义: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城市改革(国有企业)①时间: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②改革措施: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③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④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线索1线索2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考点帮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世界苏俄(联)新经济政策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时间、领导人1921年开始实施,列宁。内容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除大型企业仍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③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概况1953年至1964年期间,赫鲁晓夫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在经济、政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来矛盾日益突出。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未取得成果;后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再次失败。结果导致苏联解体。东欧改革背景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代表匈牙利改革。结果东欧各国的改革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引起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东欧剧变。线索1线索2中外制度创新考点帮1.中国古代的制度创新制度概况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世袭制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世袭制度一直延续至清朝结束。分封制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线索1线索2中外制度创新考点帮1.中国古代的制度创新制度概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①专制制度(中央的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大权,都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②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演变萌芽(战国)①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商鞅变法——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建立(秦朝)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①最高统治者——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③地方——推行郡县制。巩固(西汉)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加强中央集权。①“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③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设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加强(北宋)①解除禁军统领的兵权。②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③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行三年一换制度;在各州设置通判;在地方设置转运使等。发展(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顶峰(明清)①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设内阁;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建立厂卫制度,监察官民言行;实行“八股取士”。②清朝: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线索1线索2中外制度创新考点帮1.中国古代的制度创新制度概况科举制演变创立(隋朝)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确立科举制,强调以才能为选官标准。完善(唐朝)①唐太宗: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③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发展(宋朝)施行“重文轻武”国策,增加科举录取人数。衰落(明清)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线索1线索2中外制度创新考点帮2.中国近现代的制度创新时期制度概况近代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虽然变法失败,但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线索1线索2中外制度创新考点帮2.中国近现代的制度创新时期制度概况现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概况: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区和自治机关。②意义:对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一国两制”①即“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②成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赎买政策是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党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的国有化政策,不仅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改造的阻力,而且有利于逐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大包干,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后逐渐推广到全国。②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本文标题:(安徽专用)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中考专题过关 专题五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制度创新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87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