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考生物 模块4 生物圈中的人 第6课时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复习课件
生物圈中的人中考总复习模块四中考总复习第六课时感受器和感觉器官2341初试真题………………精击重点………………母题点拨………………中考特训………………5综合提升………………初试真题1.(2015·广东)右图是耳的结构,其中能够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A.①B.②C.③D.④B初试真题2.(2016·广东)关于“红灯停,绿灯行”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近视眼看清红绿灯要戴凸透镜D.该反射活动需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3.(2018·广东)通过屏蔽蓝光可降低电子屏幕辐射对眼球成像部位的影响,该部位是()A.视网膜B.角膜C.视神经D.晶状体CA精击重点知识结构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1.眼的结构精击重点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2.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1.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的曲度变大。2.虹膜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从而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的多少。当人从明处进入暗处,瞳孔变大,反之变小。3.物像成像在视网膜,视觉形成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精击重点人体通过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1.耳的结构精击重点人体通过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1.耳的结构2.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耳蜗内感受器受到振动的刺激,产生冲动)→位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精击重点调查班级学生近视率,分析其原因近视和远视项原因成像位置矫正近视眼球前后径长(真性近视)或品状体曲度过大(假性近视)视网膜前方凹透镜远视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视网膜后方凸透镜母题点拨考查要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精例1如右图为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①病变,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B.刚从电影院出来时,②由小变大C.若③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D.视觉在④处形成A母题点拨【精析】图示中各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是:①是角膜,②是瞳孔,③是晶状体,④是视网膜,⑤是玻璃体。A.一些引起患者严重视力受损甚至是失明的角膜疾病,通过进行角膜移植的方法,完全可以予以治疗,帮助这些不幸的患者远离痛苦。因为角膜本身不含血管,处于“免疫赦免”地位,使角膜移植的成功率位于其他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之首,故A正确;B.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母题点拨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由明处到暗处,瞳孔要扩大才能看清物体,因此由明处到暗处,②瞳孔由小变大,故B错误;C.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象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若③晶状体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的物体,故C错误;D.外界物母题点拨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所以视觉是在视觉中枢形成的,故D错误。【答案】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和视觉特点。母题点拨考查要点:听觉的形成过程精例2小梅听到打雷,迅速的将手机关掉,从雷声进入外耳道到形成听觉的正确顺序是()A.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神经中枢B.外耳道→鼓室→鼓膜→耳蜗C.外耳道→中耳→内耳D.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A母题点拨【精析】耳的结构如右图: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由此可见A正确。【答案】A【点评】听觉的形成结合示意图记忆效果好。中考特训考点一: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1.(2017·聊城)当你注视同学时,看到同学眼球的白色部分是()A.角膜B.巩膜C.虹膜D.晶状体B中考特训2.(2018·郴州)回顾眼球结构,找出在功能上类似于显微镜光圈的那一项()A.角膜B.晶状体C.瞳孔D.视网膜C中考特训3.(2018·滨州)2018年5月,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用动物角膜代替人角膜让万名患者复明,获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如下图中角膜是()A.①B.②C.③D.⑤C中考特训4.(2018·济源)如上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对眼球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从漆黑的电影院出来时,人的③瞳孔由小变大,以增大眼睛进光量B.中国人的黑眼珠主要是由①虹膜决定的C.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②晶状体的曲度过大造成近视D.眼球内成像的部位是⑥视网膜A中考特训5.(2018·海南)我国第23届爱眼日的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下列行为容易导致近视的是()A.认真做眼保健操B.看书1小时后,远眺几分钟C.长时间看手机或电脑D.读书时眼与书的距离约33厘米C中考特训考点二:耳的结构及听觉的形成★★★6.(2018·淮安)乘车的旅客,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汽车的颠簸,感受这种刺激的结构是()A.耳蜗和前庭B.耳蜗和半规管C.前庭和半规管C.内耳和耳蜗C中考特训7.(2018·广东模拟)李爷爷小时候得病后,由于用药不当导致耳聋,但经检查发现耳的结构都正常。其耳聋的原因可能是()A.外界声音过小B.鼓膜受损C.咽鼓管堵塞D.听觉神经或大脑的听觉中枢受损D中考特训8.(2018·德州模拟)如下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听小骨上有听觉感受器,可以传递声波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③是听神经,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D.④鼓膜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B中考特训9.(2018·滁州)下列有利于保护耳的做法是()A.遇到巨响时赶紧捂住嘴巴B.用微型耳机听大声的音乐C.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D.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D中考特训10.下列有关感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盲人“阅读”盲文靠的是触觉B.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C.麻、辣、涩等味觉是人对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D.各种感觉分别在相应的感觉器官里形成D综合提升11.(2018·德州模拟)如下图是人眼瞳孔不同状态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黑色部分表示瞳孔,是位于虹膜中央的小孔B.光线从瞳孔进入,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产生视觉C.瞳孔状态由图2变化到图1,说明光线在增强D.光线从瞳孔进入,透过晶状体,晶状体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B综合提升12.某视力正常的同学站在某公交站牌处先是看到一辆公交车停在远处,而后启动向他迎面驶来。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同学在注视汽车过程中眼球晶状体曲度变化情况的是()ABCDA综合提升13.如右图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A.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则结构①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B.在眼球的成像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主要结构是②C.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相当于胶卷的结构是③D.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过短,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前方D综合提升14.城市中铺设盲道、新闻播报中加配手语翻译等措施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盲道地砖表面的突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B.手语翻译者做出的手势可在听力障碍者的眼球中形成视觉C.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作出反应,这是条件反射D.盲道可为盲人提供安全的行走线路,因此要注意保护盲道B综合提升15.(2018•聊城)如图所示是眼球基本结构与功能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综合提升(1)中国人一般为黑眼睛,“黑眼睛”是指[]的结构,其内含有平滑肌,能够调节[]的大小。(2)当光线进入眼球时,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的结构有[]和[]。虹膜2瞳孔14晶状体8玻璃体综合提升(3)正常情况下,物像在[]上形成,形成的物像信息由[]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4)中学生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使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这需要配戴透镜加以矫正。6视网膜7视神经4晶状体凹综合提升16.(2018•东营)“用书香熏染生命,读经典塑造灵魂。”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阅读过程是这样完成的(如下图):综合提升(1)文字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内,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依次经过眼球的结构是。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就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凹透镜加以纠正。(2)在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后,经由大脑的理解,当我们(填“吸气”或“呼气”)时,气流引起声带的振动而有感情地读出文字。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呼气综合提升(3)声波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相关神经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大脑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中枢,也是进行思维的器官。请列举2种科学用脑的方法。耳蜗注重学习时的空气质量听舒缓的音乐综合提升(5)盲人通过触觉来“阅读”盲文,其感受器为位于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末梢。(6)作品中的情节让我们感同身受,情绪跌宕起伏,属于反射,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大脑皮层中的参与。正是这些馨香的文字滋养着我们的心灵,陪伴着我们成长。真皮条件语言中枢感谢聆听
本文标题:中考生物 模块4 生物圈中的人 第6课时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9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