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课时复习七 积极适应社会大发展课件
课时七积极适应社会大发展考点一亲社会行为好奇心与从众心理命题角度❶亲社会行为例1(2015·云南)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做一个积极的社会成员,树立回报社会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表现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①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知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不属于亲社会的行为,排除④;①②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A1.(2016·云南曲靖)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创建了“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1200多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他们的善举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这启示我们()①应多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使命感②应努力成为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③创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成员的努力④只要抓住商机,就能成功创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命题角度❷好奇心与从众心理例2(2017·云南)面对社会流行,我们应该()A.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意地进行选择B.来者不拒,全盘接受C.独立思考,理性选择,避免盲目追随D.特立独行,标新立异【解析】本题考查好奇心与从众心理的相关知识。面对社会流行的东西,我们切不可盲目从众,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理性的选择,C正确;A错误,随意选择的说法错误;B错误,不可全盘接受,有的未必适合自己的需要;D也不可取,排除。【答案】C2.(2015·云南昆明)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过,“正是自己的母校,让我懂得永远用乐观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这句话说明他()①是一个自负的人②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③能在别人身上发现美好④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考点二合理利用网络命题角度合理利用网络例3(2016·云南)网络是把双刃剑。下列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A.上网看新闻,查资料B.在网络上从来不说真话C.利用网络抄袭答案,完成作业D.利用网络滥交朋友【解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的相关知识。A利用网络看新闻,查资料的做法正确;B、C、D均是错误使用网络的做法,排除。【答案】A3.(2014·云南)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青少年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①为避免不良诱惑,拒绝上网②不浏览内容不健康的网站③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见面要求④遵守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5·云南)云南鲁甸“8·03”地震发生后,个别网民在网上散布谣言,谎报灾情,造成极坏影响,被当地公安机关查处。这警示我们()A.网络世界没有言论自由B.网络信息真假难辨,要远离网络C.网络交往不能隐瞒真实信息D.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法律5.(2016·云南曲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人都成为“低头一族”,玩手机、看平板,沉浸在电子海洋的世界里。结合漫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沉迷于电子产品不会危害身心健康B.手机、平板是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生活的唯一工具C.网络交往可以取代现实生活的交往D.虽然科技发展了,但我们有时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6.(2016·云南曲靖)作为中国最大互联网企业发起的基金会——腾讯公益,截至2015年12月,捐款已超过4825万人次,累计捐赠善款超过7.6亿元,共资助了2562家公益组织的8235个公益项目。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互联网+”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B.青少年也可以通过网络关注社会、奉献爱心C.网络捐赠未必可信,我们应避而远之D.网络公益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7.(2017·云南)八年级学生李某经常在网吧通宵上网、玩游戏,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还出现头晕、脖子酸痛的症状。去医院检查,拍片显示他的颈椎出现异常。但他依然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请为李某摆脱网瘾提一些合理化建议。【答案】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成功,培养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与父母和老师谈心,在生活和学习上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指点,必要时要接受心理治疗;以健康的心态对待网络。考点三承担责任命题角度❶角色不同责任不同例4(2018·云南昆明)农民辛勤劳作,医生救死扶伤,警察维护治安……正因为大家都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才能够享受到幸福安宁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①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②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③社会角色不同,责任完全相同④承担责任就必须获得个人回报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责任与角色的关系。题干说明我们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要承担起不同的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故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社会角色不同,责任不同;④说法过于绝对。【答案】A8.(2016·云南昆明)小明在家里主动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参加环保小志愿者活动。这表明()①一个人往往同时具有多重社会身份②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③承担责任就意味着付出代价并获得回报④好好学习是青少年的唯一责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命题角度❷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例5(2016·云南)在药店工作的小张因一时疏忽给一位患者拿错了药,在不知患者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的情况下,如果通过公开渠道寻找患者,可能会受到领导批评和扣工资等影响,而不找到患者调换药物,就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为此她陷入了两难的选择。请你结合责任的有关知识帮助小张作出正确选择,并说明理由。【解析】本题考查责任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珍爱生命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答案】小张应积极想办法寻找患者。勇担过错,是负责任的表现。承担责任既有付出,也有回报。负责任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肯定,赢得自尊自信。不负责任不仅会使他人和社会遭受损失,而且会使个人利益、名誉遭受损失。9.(2016·云南曲靖)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90后小伙官东,他在“东方之星”号客轮救援中冒着生命危险两度下水,成功将生还者救出。面对大家的赞许,他没有多言,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军人应有的担当。从责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官东在承担责任时可能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②承担责任只有付出,没有回报③大家对官东的赞许,是对他承担责任的一种回报④每种社会角色都有其相应的责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命题角度❸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例6(2017·云南)我们要培养责任意识,锻炼自己的责任能力,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具有责任感的最起码的表现是()A.对自己负责B.热心公益C.勇担过错D.对他人负责【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做一个负责任的人,首先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这是最起码的表现,A正确;B、C、D的说法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10.(2015·云南)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或不应该做某些事情,对责任的承担叫做负责。我们应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下列做法属于做负责任公民的表现是()①小俊担心上课迟到,骑车闯红灯②小文向全市出租车司机发出“文明在的士,美化新城市”的建议③小华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公益宣传活动④小路以学习任务重为由,多次逃避班级值日工作A.①②B.③C.②③D.①④11.(2014·云南)情景一:小云没交作业本,老师批评她,她怪妈妈没有提醒自己带作业本。情景二:小南和同学利用周末时间,清理街道上一些人胡乱粘贴的小广告。请从承担责任的角度,对上述情景中的行为作简要评价。【答案】小云的行为是错误的。告别依赖,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小南和同学的行为是正确的。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或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这是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方式)12.(2014·云南)(节选)阅读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有关知识,回答问题。材料: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荒凉的试验基地默默奉献,隐姓埋名30年,战胜各种艰难困苦,攻克无数科研难关,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勤劳智慧等都奉献给祖国,成为当今时代我们学习的楷模。材料中科学家黄旭华的事迹,对我们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立志成才有哪些启示?【答案】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正确面对挫折和逆境;培养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自觉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培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正确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树立报效祖国之志,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13.(2018·云南)“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36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对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的颁奖词,她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担当”。请简要谈谈我们应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答案】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热心公益活动,服务社会;信守承诺,勇担过错,自觉承担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考点四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公正命题角度❶遵守社会规则例7(2015·云南昆明)(节选)最近,一段男司机当街殴打女司机的视频在网上疯传。整个事件的起因是女司机随意变更车道,导致后车男司机采取紧急刹车。随后,双方在行车过程中多次相互挑衅,矛盾由此升级。视频公布之后,引发了社会很大反响。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李老师就这个案例组织同学们展开讨论:观点1:女司机违规在前,随意变道太任性!观点2:男司机违法在后,动手打人更暴力!运用“制度规则和正义”的知识,综合评价案例中两个司机的行为,并简要说明理由。【解析】此题是一道行为评析题。首先要对两位司机的行为进行是非的评判,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说出你判断的依据即可。【答案】两个司机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漠视制度规则对自己的约束,其违规违法行为已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都是不正义的。在社会生活中,正义的制度规则保障每个人的合法利益,也约束每个人的行为。公民只有自觉地遵守正义的制度规则(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与和谐的社会生活。14.(2018·云南曲靖)(节选)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8年1月5日,G1747次列车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关闭,以阻止发车。列车员、乘客和乘警多次劝解无果,耽误了高铁正常调度和行驶。材料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都应该懂规矩、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有哪些?不守规则的后果是什么?【答案】道德、纪律、法律等。不遵守规则会损害他人的利益;扰乱社会秩序,引起社会混乱;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影响社会稳定;不遵守规则轻则受到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要受到处罚,甚至是法律的制裁等。命题角度❷维护社会公正例8(2018·云南)古今中外,公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维护公平我们要()①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对不公平的事情说“不”②理智地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③反对对自己的不公平对待,同时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④用合法手段谋求绝对公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排除。【答案】A15.(2014·云南)近年来,公平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期盼和呼声,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列举措体现公平要求的有()①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②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③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④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均等分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2015·云南)个人和社会都需要
本文标题: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课时复习七 积极适应社会大发展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500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