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短路教学设计第一篇范文:断路和短路教学设计断路和短路教学设计微课内容:新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电教学目标:掌握断路和短路的原因和工作原理。教学重点:了解断路和短路原因,能看懂简单的电路图教学难点:掌握电路图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区分断路和短路。在学习之前呢,我们必须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二、新授1.首先,什么是通路呢?顾名思义,即正常接通,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叫通路。(点通路动态图)就像这样电池里的电流由正极流出来,从小灯泡的一个金属触点流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金属触点流出,经过电线流到电池的负极,再由电池的负极流向电池的正极形成一条回路,这就叫通路。2.断路呢,就是电没有形成回路,断开了,这种现象叫断路。比如下边这种情况:(点断路动态图)中间的导线断开了,这时电流从正极流出来,流到导线断开的地方流不动了,这样就形成了断路(点)。3.(点)短路是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比如下面这种情况,导线直接连接了电池的正负两极,这时候,(点)电流从正极直接流向负极,(点)这种现象叫短路。短路的时候,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这个时候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被破坏。三、运用明白电流的三种状态以后,我们来猜猜看,下面哪些灯泡会发光呢?对,第1第2幅图是正常的通路,所以小灯泡亮了。第三幅图很明显是短路图,所以小灯泡不会亮。第四幅图是断路图,小灯泡也不会亮哦!同学们,你们猜对了吗?四、总结同学们,下面我们来把今天学习的内容整理一下,断路没有形成完整回路,电流不能通过。短路是当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而通路则是电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发光了。你明白了吗?第二篇范文:结构性短路结构性短路—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和选择阳荣威“普教热,职教冷”是对我国教育结构失衡的概括,为改变这种局面,许多学者从观念形态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然而,解铃还须系铃人,结构上的问题就应从结构上着手,我们认为,提升职教结构,是改变我国目前教育结构失衡最有效的途径。一、中国教育结构性短路问题的演变所谓教育结构性短路是指教育系统中的普教与职教组成的结构失衡,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状态。教育结构性短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时期,就以不同的程度和形式存在,而往往在经济恢复或发展较快阶段,当对人才的需求被提上议事日程时,这种结构性短路问题就会马上凸现出来。建国题以来,大体上有三次较为突出的教育结构性短路的问题。第一次是在城市初步工业化阶段。建国初期,百业待兴。城市的初步工业化和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建设人才,尤其是对应用性较强的技术人才需求最为迫切,其主要特征是普教和职教都很缺乏,而职教尤为突出。解放后与解放前最高年相比,职教学校和学生数减少较为剧烈。从中等专业学校(包括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的数量来看,解放前最高年为1626所,49年为1171所,50年为1086所,51年为1417所,其中又以师范学校、工业学校和农业学校、财经学校减少最为剧烈,减少数都在170所以上;从人数来看,解放前最高年达382649人,49年为228845人,50年为25718人,51年为382727人。[1]解放后的前几年,职教急剧萎缩,使教育结构失衡,从而带来人才供求的矛盾加剧。在寻求矛盾解决过程中,便导致了51年的院系调整,新成立一些多学科和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单学科院校,来缓和对应用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从专业设置来看,这些院校是带有浓厚的应用性和职业性的色彩的,我们称之为“类职业学校”。虽然有人为51年院系调整是照搬苏联模式的产物,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教育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这一铁一般的事实。这次院系调整是付出代价的,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院系调整便是对前一轮调整所带来的创伤的一种弥补。但不管怎样去评价,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人才需求的巨大压力。此后,教育部对这种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如1958年3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四次教育行政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中学、工业中学和手工业中学。职教得到较大地发展。尤其是1964年刘少奇提出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之后,职教得到迅速发展。1965年中专、技校、农职业高中在校生达到143.5万,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130.8万人,各占52.3%和47.7%[2]至此普教和职教都得到一定程度地发展,基本上能满足当时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性短路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可惜,这种教育结构在十年“文革”中遭到彻底破坏,使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1976年各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种职业学校在校生只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1.16%[3],当然,在那种环境下,一切都被不同程度的破坏,教育当然毫不例外。那么教育系统本身已被破坏,便无从谈起结构性短路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教育结构全面恢复,全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教育结构由全面恢复到发展和调整,总体上呈现出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文革结束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针的推动下,教育结构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普教很快就迈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职教方面,在全面恢复和发展中专、技校的同时,城乡各种职业高中得到迅速地发展,尤其是面向第一、二、三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也对职教人才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旧有的教育结构难以满足这一新的需求,教育结构再次出现短路的症状。这次结构性短路是通过创办一些职业大学而得到解决。1980年,经济发展迅速的无锡市及其他一些中心城市提出了要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高级应用人才。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了我国首批13所职业大学。这类大学后来发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展到128所,经过许多曲折,坚持下来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现有87所[4]。事物总是在不停的演进的,这一次结构性短路得到解决,新一轮结构性短路又呈现出来。这也说明了,社会发展越快,教育结构性短路的周期就越短。第三,产业化和工作形态急剧变化阶段。进入90年代以来,知识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信息和网络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的渗透范围越来越广,甚至连传统的工业中也逐渐渗透了高新技术。这一切使得产业结构和工作形态都发生急剧地变化,也势必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以前那种从做中学,熟能生巧的培养方式已不再适应某些领域的工作。随着社会发展,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扩大,势必要求职工不仅要有的熟练程度,而且还要有对机器等工具的理解程度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从而对职工的受教育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现有的教育结构中,普教从小学到博士后,已经有了合理的构建。但对于职教,最高层次才到专科水平。这种结构,在我国这个存在多层次经济的社会里,越来越显示出简单性。结构性短路问题再次出现,成为新时期抑制教育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和经济发展的“瓶颈”二、当前教育结构性短路的负面影响从三次教育结构性短路的演变不难看出,教育结构性短路已由层面上(数量上)的结构性短路,发展到现在的层次上的结构性短路。正因为是层次上的结构性短路,它的负面影响具有隐蔽性,但影响范围却更广泛、更复杂。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教育结构性短路会抑制职教发展,教育结构变化受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影响很大。需求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在结构转换过程中,对应有性人才的需求反应最为灵敏。因此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教冲击最直接、也最强烈。(这也是我在第一部分侧重于分析职教的原因)如果不相应地做出调整,教育结构性短路就不可避免,职教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将是首当其冲。我国目前出现的结构性对职教的抑制,主要表现为职业学校教师质量下降,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能保证。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专任教师达29.2万人,与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职高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全国平均仅为29%,这与《纲要实施意见》中规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定的本世纪末的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要到60%以上目标相差很远;现有的专任教师中,也存在着专业基础课教师和旧学科的教师过多,而骨干专业教师和新型专业教师缺乏的现象,这造成了教基础课的改教专业课,教旧学科专业的改教新学科专业的不正常现象。在这种条件下,职教的质量是难以保证的,而学生质量又是社会对教育好坏评价的尺度。如果职校学生的质量不能保证,这将进一步强化人们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而这些倾向性的观念又反过来影响职业教育发展,从而形成了抑制职教发展的恶性循环。第二个方面,教育结构性短路会导致普教、职教功能串位。不管职教发展受到怎样的抑制,社会对应用性的人才的需求是不会因此而改变的。既然职教不能提供,这种需求必然转向普教,从而导致职教和普教功能串位。本来应由职教完成的任务便强加给普教。如果说第一次结构性短路导致的功能串位表现是:院系调整后一批“类职业”的单科和多科性学院的出现;那么当前的功能串位表现是:普通高校中的红红火火的考证热。现在有许多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放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在考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律师证以及一些职业资格认证等。而对于专业学习则冷落一边,这种现象尤其在那些专业中最为突出。从而出现了一些普通学校办得象职业学校,而这种模式又反过来影响职业学校,又造成职业学校办得象普通学校,两者都放弃本身应有的功能,形成了一种混乱局面。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与当今出现的普教与职教相互渗透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职教与普教的渗透主要是在教学内容上渗透,普教与职教的功能仍然维持自己的特色;而功能串位则是放弃自己的功能,以对方的功能为自己的功能。第三个方面,层次上的结构性短路的教育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难以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过去职教主要侧重于操作性培训,学历层次较低,因而缺乏对机器工具的理解,一旦出现了新的工艺程序,便难以适应,下岗便在所难免。而大批工人下岗又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虽然目前有许多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由于这些工人学历层次原本就低,且又工作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对新知识和技术接受能力更为有限,再就业培训成效不会很大,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我们何不未雨绸缪,在他们就业之前就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使他们能够迅速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即使下岗,也能够很快学会新的技术知识,迅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三、出路:实现职业教育层次升级由于目前教育结构的限制,职业学校的学生很难获得继续深造和发展的机会;同时由于社会对职教的偏见,学生缺乏必要的荣誉感,同普教相比,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这就严重的挫伤了学生接受职教的积极性,也就抑制了职教的发展,从而导致教育结构失衡。要改变这种结构性短路问题,必须要实现职业教育层次升级,来改变“普教热、职教冷”的局面,使两者都热起来。从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来看,他们以前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对职业教育存在先天性的漠视观念。他们就是通过职业教育结构性升级,来改变固有的观念和职业教育发展受抑制的状况,促进职教的大发展,为经济起飞提供了大量急需的应有性人才。中国台湾就是通过扩大学位授予权来提升教育结构。台湾学士授予单位从公私立大学和独立学院,扩大到军事院校、技术职业教育学院以及成人进修教育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大学;授予范围从日间正规教育,扩大到夜间部(夜大学)空中大学(电视广播、函授、面授四环式教学)。学位授予单位和授予范围的扩大,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势对教育需求扩大和层次提升的直接结果,也适应了台湾教育结构的变革。韩国和日本则采取另外的方式来提升职业教育层次。即沟通职教和普教的渠道,允许职校生升入大学深造。如韩国的职业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四年制工学院,也可以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再报考;二年制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可以直接也可以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进入工学院接受二年的的提高教育。而据有关数据表明,日本职业高中毕业生有60%升入大学、短期大学、各种专门学院深造。提升职教层次,既可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提升职校生的社会地位,改变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促进职
本文标题:短路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517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