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欧洲那样的金融业
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欧洲那样的金融业?摘要: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居于世界前列,而中国也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出了许多经济史上的第一,包括早在明朝就已经诞生的钱庄。中国古代的钱庄与近现代西方的银行有着极其相像的地方,甚至我们可以看到在近现代意义上的银行身上有着中国古代钱庄清晰的影子。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欧洲那样的金融业呢?纵观近代中国银行与钱庄关系的演迁过程,两者之间既相互合作、支持,又相互竞争、排斥。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中国古代发展千百年之久的钱庄没有进一步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呢?我根据所学知识及相关资料查询,认为主要是由于中西方环境的差异导致的这一不同。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代表的封建经济体制成为的发展瓶颈。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再加上封建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这些特点直接导致了经济发展与产品流通的脱节,进而致使经济长期以来的高速发展并未给产品流通背后的资金流通带来过大的刺激。而西方近代以来重商主义的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不断发展等都极大地促进社会资本的大规模流通,在这一背景下银行作为资本流通的中转机构便得到了极其快速的发展。2.政治制度的影响。中国古代长达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对钱庄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封建的专制集权统治在经济上严格控制国家货币铸造发行与流通、商品流通等,此外封建统治者认为农本商末,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而钱庄的放账功能和印制发行与货币具有等同价值的兑换银票无疑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增加了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控因素,对统治者的集权统治造成威胁,因而会遭到统治者的敌视和阻碍。而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大中资本家的掌权使国家政策偏向于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面,进而国家政策对资本流通的促进与中转机构银行的发展大力鼓励支持。3.中国货币制度与特点的制约。中国的货币形态多样,货币职能不集中于一体。铸造和流通具有显著地域性,造成了区域间经济联系的松散和封闭,从而影响了信用关系的发展,阻碍了全国统一的金融市场的出现。货币制度与政治、财政状况密切相关,无论是制造、发行、投放等流通过程,还是币制、币值、币种、发行量都不是按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货币的客观要求调控,而是依财政、政治需要转移,不具备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在欧洲等地区,自从金银币出现以后,便逐渐以金银之类的贵金属为主了,且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不具备束缚。4.钱庄本身所具有的缺陷性。中国古代的钱庄多为家族性质的产业,一般采用无限责任制。实行无限责任制,就意味着钱庄所拥有者以其全部的家产作为钱庄债务的担保。一旦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所有者就要通过变卖其它财产来抵还债务,因而极可能一贫如洗,永世不得翻身,这使得其抗风险能力十分薄弱。而且,中国古代钱庄实行联号制,与其它的产业有密切联系,更增加了导致其经营风险外部因素的多样化与复杂化。钱庄一旦破产,涉及面极广,会影响许多其它股东和工商业实体,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其他钱庄也会受其波及。而西方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则是实行有限责任制,银行的运行状况并不会对银行家的其它产业造成过大的影响,因而能够保证银行尽可能的平稳运行。
本文标题: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欧洲那样的金融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62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