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生物 主题复习十七 生物与环境课件 济南版
主题十七生物与环境知识点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三个方面: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土壤、水等。(2)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及其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①种内关系:种内斗争、种内互助a.种内斗争:羚羊在争夺配偶时发生争斗。b.种内互助:蚂蚁在捕食、御敌方面相互协作。②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共生a.捕食:捕食的一方为捕食者,另一方为被捕食者。b.竞争:羊与兔对青草的争夺。c.寄生:寄生的一方为寄生者,被寄生的一方为寄主。例如菟丝子汲取其他植物的养分,蚊子吸食动物的血液,蛔虫生活在人的消化道中。d.共生:豆科植物和根瘤菌。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很多,其中包括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3.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1)蚯蚓能改良土壤,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而其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的湿度。(3)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植物的枯枝落叶和动物的尸体,促进物质循环。巧辨析捕食曲线竞争曲线知识点二生态系统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2.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按营养和能量的获得方式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具体见下表。组成成分及作用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了有机物中,为生态系统输入了能量和营养物质,所以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关键、最基本的成分消费者:既可以促进物质循环,也可以为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物质循环精拓展菟丝子、肺炎双球菌、流感病毒均是消费者(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属于消费者);光合细菌是生产者;蚯蚓、蜣螂、蘑菇是分解者。知识点三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1)概念: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2)生物富集: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2.食物网(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2)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网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沿着这个渠道进行。巧辨析1.并不是所有的绿色植物都是生产者。2.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3.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例如,菟丝子、光合细菌、秃鹫就是特例。精拓展书写一条食物链应注意的问题(1)开头必须是生产者,终点必须是最高级的消费者。(2)食物链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3)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4)箭头由低营养级指向高营养级。知识点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4)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5)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的几个去处: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通过残枝败叶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摄入。(6)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7)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①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②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2)碳循环的示意图(如右图)C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D、E表示消费者,其中D表示初级消费者,E表示次级消费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③表示摄食,④表示残枝败叶,⑤表示遗体残骸,⑥表示分解作用。(3)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碳在生物群落内循环的形式是有机物。(4)碳循环的特点:全球性、循环性。精拓展1.温室效应及其预防二氧化碳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散失,从而使地球的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作温室效应。预防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保护植被、节约用电、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2.每一个营养级能量的去路包括生物自身的呼吸作用,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和尸体等被分解者分解,流入下一个营养级。3.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大多数食物链只有3~4个营养级。4.一般情况下,营养级级别越高,生物的数量越少,生物体内的能量越少,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越多。知识点五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1.生态系统能维持平衡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生态平衡在遭受较大干扰时也会遭到破坏的原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3.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更稳定的原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知识点六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的多样性(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生态系统。包括遗传的多样性(又叫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潜在使用价值。(3)面临威胁的最主要的原因: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此外还有人类的采伐和捕杀、外来物种入侵等。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1)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其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2)迁地保护主要指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精拓展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实验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实验过程】1.提出问题: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3.制订计划(1)参照下图中所示实验装置,设计具有明显区别的_____和_____两种实验环境。阴暗明亮(2)在两种实验环境的_____分别放置10条等大的黄粉虫幼虫。(3)静置5~6分钟后,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黄粉虫幼虫在两种环境中的个体数量。4.实施计划:按照小组的设计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结果为_______的黄粉虫数量多。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表达交流。中央阴暗处光照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要点提醒】1.本实验用的生物研究方法为实验法。2.实验的变量为光照,实验组为明亮环境(有光),对照组为阴暗环境(无光)。3.黄粉虫数量不能太少,原因是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增强实验的准确性。4.实验记录表的设计时间(分钟)实验环境统计数据(条)12345……10阴暗明亮5.实验结果的处理:取平均值。6.黄粉虫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选择黄粉虫的原因是黄粉虫对光照反应较为迅速,容易观察。7.实验开始前应将黄粉虫幼虫放置在较暗的环境中,避免其因提前适应光亮的环境而降低对光照的敏感程度。8.黄粉虫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同时避免实验桌的晃动。【实验探究】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是否还受其他非生物因素(如水分、温度等)的影响?请设计实验。纸盒的一半为湿润环境,一半为干燥环境,将10只等大的黄粉虫幼虫置于纸盒中央,将纸盒置于阴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统计黄粉虫幼虫在两种环境中的个体数量。【跟踪训练】1.(经典题)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2.(改编题)根据“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过程,回答:(1)该探究过程所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调查法(2)所提出的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图是放置黄粉虫幼虫纸盒的纵切面示意图,在探究过程中需将黄粉虫幼虫平均放置在_____处。光照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A、D(4)将黄粉虫幼虫(共20条)静置5~6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黄粉虫幼虫数目,统计10次,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12345678910明亮处(条数)5322223211阴暗处(条数)15171818181817181919请你在下面的坐标内,描绘出黄粉虫幼虫在阴暗处的数量变化曲线。(5)本探究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选用黄粉虫幼虫的数量为20条,而不是选用一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减小误差,使结果更科学、更具说服力(合理即可得分)3.(2018·寿光、高密联考一模)请你结合下面的资料和某同学开展的探究实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入夏以后,恼人的蚊子又“活跃”起来,为了减少蚊虫的叮咬,某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决定每天向小区池塘内喷洒灭蚊剂。喷药一段时间后,池塘内的一些鱼类等动物陆续出现了死亡的现象。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该灭蚊剂对水生小动物具有一定的毒性,而水草A和水草B对该灭蚊剂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为了比较单独投放一种水草和混合投放两种水草对该灭蚊剂的降解效果,甲同学决定利用若干玻璃鱼缸、自来水、灭蚊剂、小金鱼、水草A和水草B等进行实验,实验方案如下:①取3个相同规格的玻璃鱼缸,分别加入5升自来水,编号甲、乙、丙。②选择6条Ⅰ的小金鱼,平均分成3份,分别投入甲、乙、丙鱼缸中。③在甲、乙两个鱼缸中分别加入生长良好的200克水草A和200克水草B;向丙鱼缸中加入Ⅱ。④向三个鱼缸中分别加入10毫升灭蚊剂。⑤将三个鱼缸放在Ⅲ的同一地点。⑥每天定时观察各鱼缸中鱼的活跃程度,持续观察几周并记录。(1)请你帮助甲同学完成上述实验方案: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找出上述方案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种且大小及活动状态基本相同100克水草A和100克水草B阳光充足(合理即可)①中的自来水应改为池塘水②中的6条应改为15条或更多(答对其中一项即可)(3)经过完善和改进实验方案后,甲、乙、丙三个玻璃鱼缸能否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物业工作人员向小区池塘内喷洒灭蚊剂,主要目的是消灭蚊子的_____。蚊子和小金鱼这两类动物在身体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或是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幼虫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本文标题: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生物 主题复习十七 生物与环境课件 济南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64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