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重难点]命题角度❶金属与酸反应例1(2017·泰安中考)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思路分析】位于氢前的金属均可与酸反应放出氢气。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反应速率越快。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若生成金属化合物的化合价相同,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生成的氢气质量越大。1.(2015·枣庄中考)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B2.(2017·济宁中考)在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读识该图并判断,下面推论合理的是()①反应速率:MgFeZn②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③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④反应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MgFeZn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2016·济宁中考)在定量研究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时,绘制出如图所示金属与氢气质量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①Na、Mg、Zn三种金属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的质量为NaMg=Zn③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质量比为23∶24∶65④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原子个数比为2∶1∶1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2017·莱芜中考)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利用金属。(1)铁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亮相,下图展示了铁钉的一系列变化。Ⅰ.变化①是铁钉与空气中的_________发生了反应。Ⅱ.变化②中常见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变化③体现的是古代湿法炼铜的反应原理,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水和氧气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置换反应(2)下表是小明同学记录的锌粉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反应时间与产生气体体积的变化数据:时间/min12345氢气体积/mL50120230290310实验数据反映,该反应速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引起该速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变快后变慢开始时,锌粉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使反应速率变快,随着反应的进行,稀硫酸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变慢(3)将mg锌和铁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固体仍为mg,则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Fe(NO3)2、Zn(NO3)2命题角度❷金属与盐反应例2(2018·济宁中考)分别向50gFe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随Mg粉的消耗,Mg粉与溶液中FeSO4、CuSO4的质量变化见图。请读取图像信息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A.反应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FeSO4CuSO4B.反应后,两溶液底部分别析出的金属是Fe和CuC.反应后,两溶液底部析出金属的质量:FeCuD.反应后,若FeSO4和CuSO4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则AB【思路分析】镁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分析图像的数据可知FeSO4的质量比CuSO4小,因此CuSO4溶质质量分数大。消耗镁的质量相同,因此析出铜的质量大。5.(2018·德州中考)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Mn+FeCl2===MnCl2+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C.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D6.(2016·德州中考)从化学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Cl2溶液的方案中可行的是()A.过量的Fe粉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B.过量的Fe2O3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C.过量的Fe粉与ZnCl2溶液混合后,过滤D.过量的CuCl2溶液与Fe粉混合后,过滤A考点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重难点]命题角度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的方法(1)明确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2)明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3)用“>”进行组合判断。如果:X>氢;氢>Z;氢>Y;Z>Y;则:X>Z>Y例3(2018·滨州中考)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M加入到足量的Y(NO3)2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Z>M>YB.Y>M>Z>XC.X>Z>Y>MD.Z>X>M>YA【思路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图甲可判断X、Z、Y与M的金属活动性,由图乙可判断Y、M的金属活动性。7.(2018·菏泽中考)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H2SO4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将Y投入Z的盐溶液中,Y的表面没有发生变化。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A.XYZB.ZYXC.XZYD.YZXB8.(2017·滨州中考)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B.Y、Z、XC.Y、X、ZD.Z、X、YB命题角度❷金属活动性的实验设计及探究例4(2014·泰安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①②或②③或②④⑤B.②④或①③或②④⑤C.①③或②③或①④⑤D.①②或②③或③④⑤A【思路分析】金属活动性实验的设计原理为根据金属与酸或金属与盐能否发生反应或反应速率的快慢来判断。对于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方案可以采用“两金夹一盐”或“两盐夹一金”的方案。9.(2018·聊城中考)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稀盐酸B.MgSO4溶液FeCuC.MgFeSO4溶液CuD.MgSO4溶液FeCu(NO3)2溶液B10.(2013·济宁中考)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实验流程。依据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A.①稀硫酸②硝酸银B.①稀盐酸②硫酸锌C.①稀盐酸②硫酸亚铁D.①稀硫酸②氯化镁A11.(2017·淄博中考)金属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金属材料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其性质十分必要。(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填写元素符号)。(2)人们对金属铝的研究和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金属的___________有关。某同学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Na活动性顺序①将锌片、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②将银丝放入硝酸铜溶液中;③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④将铜丝放入硫酸锌溶液中;⑤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能够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填写字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⑤ABC(3)我国古代就发明了湿法冶金技术,请你写出用铁和氯化铜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Fe+CuCl2===Cu+FeCl2命题角度❸滤液、滤渣成分的探究滤渣、滤液成分的判断方法(1)优先反应原则:①多种金属和一种盐溶液反应,最活泼的金属先和盐溶液反应。②一种金属和多溶质的盐溶液反应,金属先和最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2)反应后滤液和滤渣的成分分析(将Zn加入CuCl2和FeCl2的混合溶液中):百变例题7把若干锌粉放入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关于过滤后滤渣和滤液的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B.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D.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可能含有AgNO3和Zn(NO3)2A百变解读:对于一种金属与两种盐溶液的题目,应该先明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先置换出哪种金属,然后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量对滤渣、滤液的成分进行逐一分析。【思路分析】变式一增加实验现象(滤液颜色、滤液中加稀盐酸现象、滤渣中加稀盐酸现象、滤液和滤渣中分别加稀盐酸现象、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稀盐酸现象)12.(2017·日照中考)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滤渣中所含物质不可能的情况是()A.可能有银和铜,没有锌B.可能只有银,没有铜和锌C.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D.一定有银、没有锌,可能有铜C13.(2018·枣庄中考)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D14.(2017·曲靖中考)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关于滤渣和滤液的分析错误的是()A.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Cu(NO3)2B.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AC.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中一定没有Zn和CuD.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变式二改变金属活动性15.(2015·丹东中考)在氯化亚铁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铁,一定没有镁、锌B.得到的滤液一定是无色的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锌,一定没有镁D.滤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和镁离子D16.(2017·盘锦中考)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MgCl2、CuCl2的废液中,反应后过滤。(1)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是___。(2)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铜氯化镁、氯化亚铁变式三金属加入到三种溶液中17.(2018·益阳中考)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液中可能有Fe(NO3)3、Mg(NO3)2和Cu(NO3)2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D18.(2018·鸡西中考)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写出一定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____________(填
本文标题: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十讲 金属 第2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五四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67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