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地理上册 3.3《人类与海洋》课件1 (新版)粤教版
第三章第三节人类与海洋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例子。2.了解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对海洋的影响。课前预习一、探索海洋的奥秘1.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等资源,被人们称为“”“”“盐类的故乡”“”“资源的宝库”等。2.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等系列难题的有效途径。矿产生物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娱乐的胜地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二、世界关注海洋3.共同维护海洋,强化海洋,已成为当代的重要议题。三、共同保护海洋4.目前海洋环境遭到的人为破坏,主要包括:;;。权益课前预习开发与保护海洋石油污染海洋垃圾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一、人类对海洋的破坏方式海洋石油污染、海洋垃圾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等。二、海洋污染物的分类海洋污染物依其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类:1.石油及其产品。石油及其炼制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是目前一种世界性的严重的海洋污染。精巧点拨精巧点拨2.金属和酸、碱。包括铬、锰、铁、铜等金属,磷、砷等非金属,以及酸和碱,它们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影响其利用价值。3.农药。主要由河流带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有危害。4.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爆炸、核工业或核舰艇的排污。5.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由河流带入海洋,极严重的可形成赤潮。精巧点拨6.热污染和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业冷却水和工程残土、垃圾及疏浚泥等。前者入海后能提高局部海区的水温,使溶解氧的含量降低,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甚至使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后者可破坏海滨环境和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知识点①:探索海洋的奥秘1.海洋被称为“蓝色的油田”,说明海洋有丰富的()A.水资源B.森林资源C.生物资源D.石油资源2.下列做法中,属于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有()A.出海捕鱼B.开采石油C.修建海底隧道D.在海边晒太阳D同步训练C3.下列关于海洋资源的开发活动,正确的有()①海水淡化②石油开采③煤炭开发④植树造林⑤海水养殖⑥潮汐能发电A.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⑤⑥同步训练D知识点②:世界关注海洋4.2017年7月2日美国“斯特西姆”号导弹驱逐舰擅自进入我国西沙群岛领海,随即被中国派出的军舰和战斗机警告驱离。这一事件说明()A.我国海洋权益面临严重挑战B.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C.黄岩岛被别国侵占D.我国海域划分无争议同步训练A知识点③:共同保护海洋5.目前海洋环境问题主要有()①海洋石油污染②海洋垃圾污染③海域主权之争④过度捕捞海洋生物⑤海洋潮汐能的利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同步训练C6.下列关于赤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赤潮与人类活动无关D.在相对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同步训练C7.当赤潮发生后,下列生产活动受危害最大的是()A.近海水产养殖B.石油开采C.城市自来水厂取水D.海底隧道修建8.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下列对其死因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②油膜覆盖水面,水中缺氧,鱼类窒息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④油膜覆盖海面,水中黑暗,鱼类缺少光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同步训练AB9.我国每年都在东海实行一段时间的禁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此举主要目的是()A.减轻渔民的负担B.减少污染C.保护鱼类资源D.便于修建海底隧道10.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海洋的是()A.大面积的海水产养殖B.填海造陆C.实行休渔期D.向海洋排放废水同步训练CC同步训练11.读图3-3-1,完成下列各题。同步训练20.假如你正在五楼的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生地震,感到桌子、椅子、风扇等摇晃得厉害,这时下列同学的行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争先恐后夺门而逃B.双手抱头,躲到桌子下C.靠墙角的同学在墙角躲避D.安全躲避,等地震过后在老师的安排下有计划地逃到开阔地带A(1)从图中可以得出:海洋污染物主要有、、和等。这四类污染物中,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危害最大。(2)我国海洋污染源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A.大陆架采油B.大气污染C.陆地污水排放D.过往船只污染同步训练石油污染固体垃圾污水排放污水排放石油污染C(3)针对图中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同步训练加强国际合作,和平利用海洋,全面管理海洋;严禁向海洋倾倒固体废弃物;河流污水经过治理达标后再排放;清理或稀释海洋石油污染等。思维导图
本文标题:七年级地理上册 3.3《人类与海洋》课件1 (新版)粤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805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