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邹忌讽齐王纳谏》名校导学课件 新人教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2.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3.领会文中设喻说理的方法。4.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作者介绍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西汉刘向编订,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对研究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是先秦时期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知识链接(1)订正字音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ɡuān)窥(kuī)镜谤(bànɡ)讥于市朝期(jī)年皆朝(cháo)于齐时时而间(jiàn)进检查预习(2)词语释义窥镜:照镜子。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选择及:赶上,比得上。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旦日:第二天。明日:第二天。私:动词,偏爱。诚:确实,实在。间:间或,偶然。朗读指导第1自然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第2自然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第3自然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整体感知1.文题有几层意思?“讽谏”是什么含义?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2.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第1自然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并决定“入朝见威王”。第2自然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第3自然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1.文章开头怎样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内容探究外貌:“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一句话,写出了邹忌面貌光艳美丽。八尺,是现在的185cm左右。行动:“朝服衣冠,窥镜”,写邹忌照镜见貌,自觉其美。形象逼真刻地刻画出邹忌的美及他自我欣赏的心理。2.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邹忌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由此引出了他与妻、妾、客的对话。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了怎样的回答?妻我孰与徐公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吾孰与徐公美徐公何能及君也客吾与徐公孰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三问三答3.比较妻、妾、客回答邹忌提问的不同。妻——句式是先肯后反问:先是肯定了邹忌的美,再是把徐公比了下去;语气是由衷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表示妻子是衷心地爱邹忌,认为他比徐公美,没有一丝虚假。妾——只有一个反问;有些讨好的意味,语气拘谨、勉强;表示其妾是有些害怕邹忌的,而且并不是真心爱邹忌才嫁给他的。客——只是一个肯定句;语气阿谀奉承,或仅仅是礼貌;表示其客只是出于一些原因才这么说的,并不是真心所想。4.“三问三答”后,接着写邹忌与徐公比美,其结果怎样?“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5.而后写邹忌思考解蔽,邹忌“暮寝而思之”,思的结果,他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三思6.第2自然段中,邹忌用自己的事情设喻,讽谏齐王,用了逻辑中的类比推理方法,说说邹忌的讽谏是怎样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妻私臣——宫妇左右私王妾畏臣——朝廷之臣畏王客求臣——四境之内有求于王三比7.“三比”可以理解成哪几种“比”呢?可组成“对比”:家庭小事和国家大事形成对比,以小见大,小事中寓大道理。也可组成“类比”:邹忌、齐王都是人,两人身份地位都很高,两人都有受蒙蔽的事,形成同类比较,邹忌的切身体验更容易让齐王接受。还可组成“暗比”:妻、妾、客喻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小家喻国家。形象具体,真切自然。还可组成“排比”:邹忌的话构成排比,使说理很有气势,增强了说服力。8.“三比”中,邹忌认为齐王受蒙蔽的责任在谁?邹忌认为齐王受蒙蔽的责任在于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受蒙蔽的根本原因在于齐王的权威。这样,就使齐王在得意于自己位高权重的同时,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他的劝诫,劝得很委婉。9.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齐王的变革产生了什么效果?面刺——上赏上书——中赏谤讥——下赏令初下,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三赏三变10.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11.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12.齐王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示例一:齐王是个闻过则改,明智果断的人,我从他的“善”和“三策”(三赏)看出来。示例二:齐王是个从谏如流,兴利除弊的人,我从他的“三赏”和齐国的“三变”看出来。1.揣摩语句“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品味赏析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不自信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2.“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3.第3自然段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写法探究1.叙事简洁,剪裁巧妙。对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节,作者作了绘声绘色的描绘,对他的进谏,却只作概括的叙述。对臣民的进谏,也突出重点,记叙“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时期的不同情况,使读者从中体会到齐王纳谏后的巨大变化,而对齐王最初受蔽之深、齐国积弊之多以及具体如何改革等,都只从侧面暗示,略而不写,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三问三答,也没有从每个人的形态上去描写,而是通过不同语言来显现人物对问题的不同态度。用笔简约,辞约意丰。2.设喻说理,说服力强。设喻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文章先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接着对妻、妾、客的赞美之辞进行了分析,为下文的设喻说理做了必要的铺垫。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先从自己的私事说起,随后以私事比国事,让齐威王从中受到启发。本文成功的由近到远,有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用设喻来讲道理的劝说方法,表明了只要语言含蓄委婉,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使得对方愉快地接受。鉴赏评价联系现实生活,你从本文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呢?(可以从领导者、被领导者、普通人角度考虑)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冒犯对方。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拓展延伸你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你能否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撷取一两件由于不善劝谏而不得善终的事例,来佐证邹忌成功的秘诀?善用类比、以小见大,设喻论证;把握对方心理,委婉含蓄,点到为止。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这就是不善劝谏的结果。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见威王的三比;齐威王鼓励纳谏后的三赏;纳赏后齐国的三变。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齐而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总结结构图示进谏的依据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三问三答妻“私我也”妾“畏我也”客“欲有求于我也”三比宫妇左右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三赏面刺寡人之过者:上赏上书谏寡人者:中赏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下赏纳谏的结果令初下——群臣进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无可进者燕、赵、韩、魏皆朝于齐——四朝三期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邹忌讽齐王纳谏》名校导学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88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