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左传》课件 新人教版
曹刿论战《左传》学习目标:1.背诵这篇文章。2.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3.体会曹刿的爱国之情。《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曹刿请见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鄙弗敢专也小惠未徧小信未孚忠之属也公与之乘齐师败绩下视其辙夫战,勇气也。望其旗靡guìjiànshíjiànbǐfúbiànfúshǔchéngjìzhéfúmǐ第一段:战前准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军队攻打请求拜见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谋划参与浅陋目光短浅深谋远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何要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就入朝拜见庄公。第一段:战前准备译文第一段:战前准备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凭,靠安身独自享有遍,遍及,普遍听从,服从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虚夸,夸大实情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使信服信用赐福、保佑诉讼事件即使明察根据诚,诚实。这里指诚心尽力做好分内的事类可以凭借第一段:战前准备(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鲁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答:“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祭品,我从来不敢虚夸数目,一定要对神说实情。”(曹刿)答:“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赐福给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根据实际情诚实处理。”曹刿说:“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可以凭(这个条件)去打一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你去。”第一段:战前准备译文课文分析第一段:写了战前的准备。“十年春,齐师伐我”介绍了战争的时间,性质。“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他强烈的爱国热情。作用:全文的中心句,贯穿全文,反衬曹刿的远谋。性格:显示曹刿的自信,表现对统治者的蔑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体现了曹刿什么性格?探究交流鲁庄公认为作战前需作哪些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任何评价的?(用原文句子回答)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什么?他认为关键是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战则请从”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现曹刿主动请战的热忱;自然过渡到下文战争过程中实战经验的描述。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同代曹刿在击鼓进军大败驱车追赶代指齐军代齐军车前横木就,于是追赶第二段:交战过程庄公与他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国的军队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曹刿说:“现在可以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将要驱车追赶,曹刿说:“不行。”他下车察看齐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子前面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说:“可以了。”于是庄公下令追击齐军。第二段:交战过程译文“公将鼓之”“公将驰之”1.表现庄公不懂战术急躁冒进的情绪的句子?2.两个“未可”、两个“可以”,和“下视”“登轼而望”等动作,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性格?3.第二段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的?从容镇定、谨慎、善于观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表现庄公的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曹刿的胸有成竹和从容不迫。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课文分析4.第二段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①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让敌军深入鲁境,好让鲁军以逸待劳。②选择了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采用了“敌疲我打”的作战方针。③选择了开始追击敌军的正确时机,在齐军“辙乱旗靡”时,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探究交流第三段:战后总结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已经战胜代曹刿那样指挥缘故发语词振作第二次穷尽,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埋伏兼词,于之,在那里倒下推测,估计战胜齐军后,庄公问他原因。曹刿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鼓起士气,第二次士气就衰弱了,到了第三次士气就穷尽了。齐军士气穷尽,我军士气正旺盛,所以我们战胜了他们。他们是大国,很难推测他们,恐怕他们有埋伏。我见他们的车轮印很乱,旗子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逐他们。第三段:战后总结译文1.本段主要内容是什么?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第①层: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攻击的缘故)•第②层: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动向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追击的缘故)课文分析2.“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曹刿为什么等“齐人三鼓”之后才进军?4.曹刿为什么“下视”“登轼而望”之后才进军?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突出庄公之“鄙”,不懂军事。“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探究交流5.曹刿认为最佳的进军时机是什么?6.曹刿认为最佳的追击时机是什么?7.鲁国战胜齐国,除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这一先决条件外,在作战时还必须采取什么策略?“彼竭我盈”之时“辙乱旗靡”之时必须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抓住有利战机。探究交流2、这篇课文紧扣哪两个字展开?曹刿: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在军事上善于把握战机详察敌情具有爱国精神庄公: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在军事上急躁冒进但能勇于纳谏(远谋)(鄙)对比课文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为了突出曹刿的形象,文中处处以鲁庄公与曹刿对比。4.《曹刿论战》刻画人物手法多样曹刿形象总结:三问三答政治上无能公将战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军事上无知鄙一﹑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二﹑用兵轻举妄动,急功近利;三﹑取胜而不知胜因;鄙鲁庄公形象总结: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表现了曹刿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7.作品主题归纳•1、位卑未敢忘忧国。•2、勇于毛遂自荐,承担责任。•3、做事情要一鼓作气。•4、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1.长勺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最早、最典型的战役,在中国战争史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曹刿的军事思想对现代人的启发很大。拓展延伸3.我眼中的鲁庄公①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②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③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前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④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任人唯贤,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⑤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不耻下问,“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拓展延伸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我走到了你的面前——庄公;你是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君王。一介草民带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来到你的前面,似乎有些张狂的提问,让你一下子发现了自己在治国与战前准备的不足之处,你广开言路,虚怀若谷,这等胸襟让我钦佩不已。作为一个统治者,你敢于放权,使得曹刿在战中尽情发挥他的才能。我敢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有你份功勋。作为君王的你本应睥睨世界,而你却不耻下问,让我刮目相看。因为有你,鲁才越来越强大,你真的非常“了不起”。中考真题古诗文阅读(1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乃入见(2)民弗从也(3)忠之属也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8.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塑造曹刿形象,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2分)6.(3分)(1)于是、就(2)顺从、听从(3)类7.(2分)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也一定要根据实情判断。(“狱”“以”译对1分,大意对1分)8.(2分)(1)将乡人和曹刿对国事的态度作对比,突出了曹刿对国家的责任感。(2)将鲁庄公与曹刿对战前准备的认识作对比,突出了曹刿的“远谋”。(答出其一即可)参考答案
本文标题: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左传》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88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