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读《晋书》之《嵇康传》
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读《晋书》之《嵇康传》篇一:读《晋书》之《嵇康传》读《晋书》之《嵇康传》文/严忠贵夜静静的,我斜靠床头,浏览着二十四史之《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嵇康何许人也?和阮籍齐名,崇尚老、庄,好谈养生服食之事,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主张回归自然厌恶儒家各种人为的繁琐礼教。对文学、诗歌、音乐也有一定造诣,善鼓琴,曾作《琴赋》。由于公开发表离经叛道、菲薄圣人的言论,遭到钟会的陷害,被司马昭所杀。在刑场行刑时向别人要了琴,弹奏音调无与伦比的《广陵散》,感慨《广陵散》将成为绝响。看到竹林七贤中河内人山涛在离任尚书吏部郎时,推荐嵇康出来代替自己的官职,嵇康便写信给山涛,表示和他绝交,他在信中说自己游玩于山水之间,观赏鱼游鸟飞,心里感到非常快乐,一旦去做官,这些使自己惬意的事便失掉了,怎么能舍弃自己乐意做的事,而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呢?我感慨唏嘘,如文中所言如果嵇康顺乎时代虔恭而沉默不言,灾祸就不会发生,如天空的鸿雁鸣叫和谐,振翅向北方遨游,顺应时节而行动,就得意自在而忘却忧愁啦。但那就不是孤高而不合群的嵇康啦,就不是富有正义感和反抗性,对虚伪的礼教和礼法之士极其不满的嵇康啦。我颇认同人活着应顺着自己的本性行动,各得其所。如嵇康给山涛的绝交信里所言,唐尧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虞舜在位于世,许由隐居不仕,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楚国隐士接舆唱歌劝孔子归隐。再如柳下惠、东方朔,是通达知命的人,安于低下的职位。人们的相互了解,贵于认识彼此的天性,然后顺其天性给予帮助。禹不强迫伯成子高出来做官,是为了成就他的节操;孔子不向子夏借雨伞,是为了掩饰子夏爱财的短处。诸葛亮不强迫徐庶跟随自己去四川,华歆不强迫管宁做卿相。是因为这些人是真正相知的人,了解朋友志趣,尊重朋友的“本性”。嵇康之所以坚决拒绝就是因为他仰慕古代隐士严光和郑谷,安贫乐道而隐居,与世无争。只愿过贫穷的生活,教育抚养子女,时时和亲朋故友叙谈离别之情,谈论往事,浊酒一杯,弹琴一曲,这样志向情意就都满足了。嵇康还有一个嗜好:喜欢打铁。他住处有一株柳树长得很茂盛,便引水将树环绕起来,每当夏天,在树荫下锤打铁器,乐此不疲。所以顺着本性行动,各得其所。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绿肥红瘦各有所好,好面食好米饭口味不同。愿意兼济天下,还是喜欢独善其身?愿意深陷婚姻的围城,乐受爱情的羁绊,还是喜欢做个自由的单身贵族,享受独来独往的洒脱?有什么爱好,选择什么专长,走什么创业之路等等,倾听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吧,坚守自己的本心。篇二:《晋书·杜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晋书·杜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因以本官假节行平东将军,领征南军司。预既至镇,缮甲兵,耀威武,乃简精锐,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之。预处分既定,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表陈至计。预旬月之中又上表曰:“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利,其一二止于无功耳。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帝乃许之。预以太康元年正月,陈兵于江陵,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众循江西上,授以节度,旬日之间,累克城邑,皆如预策焉。又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吴都督孙歆震恐。吴之男女降者万余口。(周)旨等发伏兵,随歆军而入。歆不觉,直至帐下,虏歆而还。于是进逼江陵。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孙皓既平,振旅凯入,以功进爵当阳县侯。预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凡所兴造,必考度始终,鲜有败事。或讥其意碎者,预曰:“禹稷之功,期于济世,所庶几也。”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预身不跨马,射不穿札,而每任大事,辄居将率之列。结交接物,恭而有礼,问无所隐,诲人不倦,敏于事而慎于言。既立功之后,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节选自《晋书杜预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B.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C.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D.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常用来陈述心意;后也用于陈述对重大事件的见解。B.太康:年号,是晋武帝司马炎继位后给自己纪年的名号。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C.牙门:古时驻军,主帅或主将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称“牙门”。这里指武将名号。D.传:传记,在文中指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或著作。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灭吴的方略上杜预与皇帝持相同的意见,但在灭吴的时机上,他不同意皇帝的意见,在他的请求下,皇帝最终同意了他的主张。B.太康元年正月,杜预率领部将开始讨伐吴国,一路攻城略地,还活捉了吴都督孙歆,于是进逼江陵,吴国州郡都望风归命,奉送印绶。C.杜预作为一员儒将,既不会骑马,也不会射箭,可是每当委以大事的时候,却列将帅首位,所有的将帅对他都谦恭而有礼貌。D.杜预不仅帮助国家建立了灭吴的功勋,这是立功;还为《左传》作集解,成为《左传》研究的大家,这是立言。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预既至镇,缮甲兵,耀威武,乃简精锐,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之。(5分)(2)或讥其意碎者,预曰:“禹稷之功,期于济世,所庶几也。”(5分)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答案:4.A5.D(这里的“传”是古代注释、阐述经文的著作,而非传记。)6.C(“所有的将帅对他都是谦恭而有礼貌”错)7.(1)杜预到任以后,修缮铠甲、兵器、展示威武之势,(之后)就使精锐部队轻装前进,偷袭东吴西陵督张政,大败他。(2)有人讥讽他心思太细琐,杜预说:“夏禹后稷的功勋,目的在于救济世人,也许可以吧。”【译文】杜预字文凯,是京兆杜陵人。当时文帝暗中有剿灭孙吴的计划,可是朝廷讨论大多不合文帝意图,只有杜预、羊祜、张华与文帝意见相合。羊祜得病后,推举杜预代替自己的职位,于是杜预凭自己的官职代理行使平东将军职权,掌管征南军司。杜预到任以后,修缮铠甲、兵器、展示威武之势,(之后)就使精锐部队轻装前进,偷袭东吴西陵督张政,大败他。杜预处理完相关事务后,就上书请示讨伐东吴的日期。皇帝使人通知说等待来年才打算展开大规模的进攻,杜预又上表陈述计策。杜预几个月中再上表说:“大凡做事应当以利害相权衡,如今讨伐东吴有十分之八九的利益,也就有十分之一二的不利因素罢了。自秋以来,讨贼的计划已经颇有暴露。如果现在中止,孙皓因害怕而产生新的对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策,或许迁都到武昌,再加强修缮江南各城,使那些居民远离,城不能攻克,原野(因没有居民)而没有什么可抢掠的,在夏口积结那么多大船,那么明年攻打东吴的计策可能不能奏效。”皇帝于是同意了他的计划。杜预在太康元年正月,在江陵部署军队,派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部属循江向西上溯,授给他们符节印信,十日之间,多次攻克城邑,每次都是按杜预的策略行事。杜预又派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领八百奇兵,泛舟夜渡,袭击乐乡,广泛地树立旗帜,在巴山上点起火,在要害之地出没,来震慑敌军心理。东吴都督孙歆十分恐惧。东吴的男女老少万余口都投降了,(周)旨等发伏兵,尾随孙歆军队入城,孙歆没有察觉,周旨等人径直来到孙歆帐下,俘虏了孙歆后回到本部。在这时进逼江陵。荡平上游,在这时沅水湘水以南,直至交州、广州,东吴的州郡都望风归顺,捧着印绶送上,杜预依凭符节宣称皇帝旨意安抚他们。还凭借军队的威势,把将士和屯戍人家迁徙到江北以充实江北,南郡旧地各自为他们选举官吏(以便治理),荆州一代秩序井然,归赴杜预的东吴人士如回家一般。孙皓平定之后,整顿军队凯歌而入,凭着功劳升爵位为当阳县侯。杜预对公事,知道的没有不做的。大凡有兴建营造之事,一定考察制度的来龙去脉,很少有不成的事。有人讥讽他心思太细琐,杜预说:“夏禹后稷的功勋,目的在于救济世人,也许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可以吧。”杜预不骑马,也不会射箭,可是每当委任大事,就处在将帅的行列里(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待人接物,谦恭又有礼貌,对别人的询问没有隐瞒,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对事情判断敏锐又在言论方面很慎重。建立武功之后,闲居无事,就沉溺于经籍,编著了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篇三:晋书-嵇康传晋书·嵇康传原文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兄喜,有当世才,历太仆、宗正。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以为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得,至于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伦可及,乃著《养生论》。又以为君子无私,其论曰:“夫称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是故言君子则以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为阙。何者?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恶;虚心无措,君子之笃行也。是以大道言‘及吾无身,吾又何患’。无以生为贵者,是贤于贵生也。由斯而言,夫至人之用心,固不存有措矣。故曰‘君子行道,忘其为身’,斯言是矣。君子之行贤也,不察于有度而后行也;任心无邪,不议于善而后正也;显情无措,不论于是而后为也。是故傲然忘贤,而贤与度会;忽然任心,而心与善遇;傥然无措,而事与是俱也。”其略如此。盖其胸怀所寄,以高契难期,每思郢质。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戎自言与康居山阳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至汲郡山中见孙登,康遂从之游。登沈默自守,无所言说。康临去,登曰:“君性烈而才隽,其能免乎!”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烈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其神心所感,每遇幽逸如此。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曰:闻足下欲以吾自代,虽事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也。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故为足下陈其可否。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为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知尧、舜之居世
本文标题:读《晋书》之《嵇康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900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