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课完善社会治理•第1站从管理到治理•阅读P15-18•思考:•1、为什么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2、怎样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为什么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独自承担社会管理任务。•②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公民参与,激发社会活力,增进人民福祉。•思想驿站•2014年9月11日,李克强总理赴天津考察调研,他收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礼物”。在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办事大厅,工作人员介绍,过去审批事项多,各部门审批章共有109个,通过减少审批、整合职能等改革,所有必要的审批集中到一起,现在只需盖1个章。李克强总理赞许道,这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大动作,要让不必要的审批成为历史。•想一想:为什么过去需要109个章解决的问题,现在1个章就解决了?•为什么李克强总理说“这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大动作”?•这种“自我革命”对社会意味着什么?(1)这主要是政府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的结果,是便民之举。(2)因为这意味着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政府从微观社会治理中解放出来,从哪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领域中退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3)这种“自我革命”,对社会来说,意味着为其他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意味着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意味着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有了更宽松的环境和更便捷的途径。•一、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当与市场分开,与社会分开,从微观社会治理中解放出来,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知识链接•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主要有以下区别。•主体不同管理的主体是单一的,是政府或其他国家公共权力;治理的主体则是多元的,除了政府外,还包括社会、民众等•性质不同管理强调强制,政府自上而下地下命令,发指示,作出•政策方案;治理可以是强制的,但更多是相互协商、互动协作的。•作用所及的范围不同管理的范围以政府权力所及领域为边界,而•治理所及的范围以公共领域为边界,后者比前者要宽广得多。•说一说:你知道有哪些社会组织吗?有什么作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社会组织作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可以更直接地反映民意,能起到政府起不到的作用。•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者组织,在凝聚社会力量、开展志愿活动方面起到了政府起不到的作用。如小区业主委员会、村民自治组织,业主和村民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又如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类组织,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确立行业规范、行为准则,实现行业自律,共谋行业发展。•说一说:我国目前的公共安全现状•自然灾害频发、生产事故居高不下、食品安全隐患大增、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疫病疫情、火灾与爆炸等等。•面对公共安全问题,怎么办?•三、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政府要加强监管和防控•企业要树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认识并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公民要提升公共安全意识和参与能力,学习安全知识,监督和举报不安全生产行为,抵制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课堂小结•从管理到治理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课堂练习:•一、单选•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包揽一切社会事务。政府应当()•①与市场分开限②与社会分开③从微观社会治理中解放出来对④社会事务撒手不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2.社会组织作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可以•A.代替政府发挥作用•B.代替个人发挥作用•C.更直接地反映民意,能起到政府起不到也不应当起的作用•D.发挥社会治理的主导作用C•3.社会越发展,安全问题越凸显。现代社会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包括()•①现代社会充斥着复杂多样的风险•②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化使社会心理出现失衡•③社会流动的增加给人口管理和社会治安带来新挑战•④跨国犯罪活动也影响着公共安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4.健全以等为基本内容的公共安全体系,是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①食品药品安全②安全生产③防灾减灾救灾。④社会治安防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C•5.近年来,我国废除企业年检验制度,建立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以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促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此举意在•①强化社会监督,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场监管效能•③降低企业管理费用④提高企业竞争力•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A•6.在下列新闻事件中,体现政府积极转变职能的是,•①商务部回应美国对2000亿中国产品征税,决定实行同步反制•②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部分行政审批项目•③大力实施简政放权•④不断优化政府服务•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C•二、简答: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提出要建立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这里提出“共建共享”。党的十九大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共治”,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治理的核心思想。中国的政府已经不是计划体制下的全能政府,而是一个有限型政府,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平等地对待各类社会主体,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动员社会多个主体来共同参与对群众的服务和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形成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局面,努力实现社会共建共治,才能共享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请你谈谈应该怎样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本文标题: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1单元 构建和谐社会 第2课 完善社会治理 第1站从管理到治理课件 北师大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95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