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纲明细清单时间轴知识网络考点精讲精练考点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1.制度的确立: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__________。2.内涵: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__________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__________,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__________,行使________。3.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__。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______。_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历史特点现实情况基本政策统一领导区域自治当家做主内部事务自治权基本政治制度宪法19844.概况:1947年,____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在民族自治地方。5.重大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和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__________、巩固__________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发展奠定了基础。内蒙古自治区尊重保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共同繁荣真题再现(2018莱芜)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A.实行高度自治B.民族区域自治C.坚持民族平等D.加强民族团结【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针对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故选B。考点演练1.(2018贵港)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改革开放政策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2.到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硕果累累: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了642倍;铁路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35万千米,居全国首位……这主要得益于()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B考点2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就是在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_,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_________。2.香港回归:中英两国政府于______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___正式成立。3.澳门回归:_____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__________。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祖国统一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方针1984香港特别行政区1987行使主权百年国耻真题再现(2015广东)这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见下图)。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配音()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考点】香港回归。【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是英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根本原因。所以,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的话应是“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应是1978年说的话;“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教育有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有关。所以,B、C、D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演练1.(2018泰安·改编)“月儿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歌曲《东方之珠》中包含了()①香港的悠久历史和百年沧桑②香港人的精神归属及家园情结③基督教的忧患意识和天命思想④华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情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C2.(2018云南)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盛事。其回归与下列哪一项基本国策的实施有关?()A.依法治国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一国两制”D.“科教兴国战略”3.(2018宁夏)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在此之前,香港、澳门分别被哪两个国家侵占?()A.英国、葡萄牙B.英国,法国C.西班牙、葡萄牙D.英国、西班牙CA考点3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大陆对台政策:改革开放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形成了。2.两岸关系的发展:(1)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2)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_________”的共识。这就是“__________”。(3)1993年,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4)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__________。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八项主张(5)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6)2008年,两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启动,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7)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8)现今:经过共同努力,两岸关系蓬勃发展,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真题再现(2018广东)如下表,这些措施()A.方便台胞来往大陆B.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C.打击“台独”分裂势力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考点】台海两岸的交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中,中国大陆对“台胞证”的措施由开始实行“一人一号”,到“20个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再到“免于签注”。由此可以看出,这些都是中国大陆为“方便台胞来往大陆”所实施的举措。故选A。考点演练1.(2018天门)186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1943年的《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以上材料说明的共同主题是()A.实现民族独立B.维护国家统一C.中美关系友好D.台湾是中国的领土B2.(2018连云港)“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其前提是必须坚持()A.相互尊重原则B.互补互利原则C.社会主义原则D“一个中国”原则3.(2018潍坊)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第二年,双方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这表明()A.大陆放弃武力统一B.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C.“台独”基础被铲除D.“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DB考点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1.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奉行__________的__________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_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基本准则3.“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召开的__________。这是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万隆亚非会议殖民主义国家求同存异真题再现(2016广东)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A.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B.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C.已被世界各国接受D.已写入《联合国宪章》【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认识,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故选A。考点演练1.(2018黄石)20世纪50年代,中印发表联合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原则C.“一边倒”原则D.不结盟原则2.(2018临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次提出这“五项原则”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尼赫鲁D.吴努AB3.(2018海南·改编)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下列与右图相符的周恩来外交语言是()A.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D.各国之间一定能找到共同点A考点5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______年10月,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____________。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2.中美建交:______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______年,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_________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中日建交:__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__________。197126一切合法权利19711972尼克松联合公报1972外交关系真题再现1.(
本文标题: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现代史 主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00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