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考点梳理第三单元法律常识第一节学法知法法不可违01中考导航02知识网络03考点突破04易错易混知识点复习目录导航05广东中考06课堂巩固07中考模拟演练中考导航考纲要求考点1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考点12.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考点15.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考点16.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广东中考考查情况年份题型考查点分值2016年单项选择题辨析题一般违法行为;犯罪2+4=6分2017年单项选择题犯罪2分2018年单项选择题违法行为、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良行为、犯罪;增强防范意识2+2+2=6分命题规律本节考点是广东中考的高频考点。考查的重点是: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的分类;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分辨是非善恶;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自我保护。知识网络学法知法法不可违学法知法法不可违考点突破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2.法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法律具有什么作用?(功能)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1)具有规范作用(制裁功能)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2)具有保护作用(保护功能)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4.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3)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中考预测1.下列关于法律的显著特征说法错误的是()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具有规范作用D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这一“车让人”的新法规出台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明显减少,在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也有下降趋势。这一新规体现了法律()A.有规范作用B.有保护作用C.既有规范作用,也有保护作用D.只有规范作用,没有保护作用C考点分析:本考点在近几年广东中考中较少单独考查,通常会与违法犯罪相结合。考查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考查的重点是: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1.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违法行为的类别有哪些?(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①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如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继承法等),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等)。②行政违法行为: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环境保护法、税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工商管理条例等),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③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2)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3.为什么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知识拓展)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对任何违法行为依法制裁是维护法律尊严、权威以及体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所以,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中考预测1.8月24日,24岁男子方某在杭州某地铁站候车时觉得无聊,随手按下红色的紧急停车按钮,导致正在运行的地铁列车在隧道内紧急停车2分37秒,方某因扰乱单位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3天。方某的行为()A.属于严重违法行为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属于一般违法行为D.是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C2.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机关对105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法院依法进行了审理,有效地惩治了各类腐败行为。这说明()A.反腐败是当前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B.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C.法律、道德、纪律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B考点分析:本考点为广东中考高频考点,考查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考查的重点是: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1.一般违法和犯罪有什么关系?(1)区别:①违反的法律不同。犯罪违反了刑法,而一般违法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②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但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比较轻微。③所受到的处罚不同。犯罪要受到刑罚处罚,而一般违法要受到刑罚以外的处罚。(2)联系:①都是违法行为,都触犯法律。②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③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哪些行为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3.哪些行为属于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4.为什么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知识拓展)(1)一般违法与犯罪,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它们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2)“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小错可能是大错的开始,犯大错往往是从犯小错发展而来的。一个人如果不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注意防微杜渐,就有可能从犯小错发展到违法犯罪。(3)青少年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5.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一般有哪些?(知识拓展)(1)家庭方面: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监护和教育;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的影响等。(2)学校方面:学校只重视知识教育,过于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学生缺乏耐心教育,进行变相体罚,侵犯了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和人格尊严。(3)社会方面:社会环境复杂,社会保护不到位,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4)个人方面:身心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道德水平低下,法制观念淡薄,不能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误交损友;不能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没有正确对待好奇心与从众心理,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6.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知识拓展)(1)青少年: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2)政府、社会、学校、家庭:①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②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③给青少年提供适宜的活动场所,引导青少年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中考预测1.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不思悔改,又因持刀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这一材料说明()A.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B.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C.陈某的行为都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D.如有出现小错,终将酿成大错B2.中学生小光沉迷网络,常趁父母不在家时上网浏览不健康信息。后来,他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手段,持刀抢劫,将一名妇女刺成重伤,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这警示我们()①抵制不良诱惑,拒绝好奇心②要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③要远离网络,避免受其侵害④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C考点分析:本考点为广东中考的高频考点,关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低龄化;面对不法侵犯,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考查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本考点考查的重点是: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1.什么是犯罪?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犯罪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犯罪的三个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3.刑罚及其种类(1)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2)种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
本文标题:广东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 第二部分 考点梳理 第三单元 法律常识 第一节 学法知法 法不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00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