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广东省2018中考历史复习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2讲 近代化的起步课件
金牌中考总复习第二讲近代化的起步金牌中考总复习考点梳理……………..…广东真题……………..…23图说历史……………..…4考纲考情……………..…1综合提升……………..…5第2讲近代化的起步考纲考情考纲要求近3年广东省试题考查的知识点2015年2016年2017年1.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洋务派的“自强”“求富”梦(选择题3分)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口号“自强”“求富”(综合题3分)—2.知道百曰维新的主要内容———考纲要求近3年广东省试题考查的知识点2015年2016年2017年3.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选择题3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综合题4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选择题3分)考纲考情考纲考情考纲要求近3年广东省试题考查的知识点2015年2016年2017年4.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选择题3分)新文化运动的口号(选择题3分)—考点梳理考点梳理考点一: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标志着中国①____________的开端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自救)。3.代表人物(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近代化考点梳理4.主要内容:前期,洋务派以“②__________”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③__________工业;后期,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以“④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些⑤__________工业;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办电报、修铁路等。5.结果:失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自强军事求富民用考点梳理(二)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性质类别口号代表企业创办人军事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最早)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最大,上海)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民用工业求富轮船招商局(上海)李鸿章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汉阳铁厂考点梳理(三)地位和作用(历史评价)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地位: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作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⑥__________,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⑦__________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知识点拨1.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大胆尝试,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实践了魏源“师夷长技”的思想主张,是一种创新。但没改变自身落后的封建制度,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2.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方面仅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练兵方法(器物层面),不涉及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考点梳理考点梳理3.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因为它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近代企业(中国近代工业兴起)。4.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无心插柳柳成荫)。考点梳理考点精例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A.洋务企业的产生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大生纱厂B考点梳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的理解归纳能力。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时期,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都是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工业,而大生纱厂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实业救国创办的,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易错易混淆点】本题考生如果不记清楚大生纱厂是张謇“实业救国”创办的,误认为是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工业,就很容易错选A项。考点梳理考点梳理对点训练1.(2017·郴州)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A.民主思想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D.风俗习惯C考点梳理2.(2017·贺州)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考点梳理考点二:知道百曰维新的主要内容1.背景:(1)洋务运动后,中国①__________________有了初步发展(根源)。(2)中国②______________加深(联系《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2.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③______________。3.代表人物:④_________、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4.目的或主张:救亡图存,变法图强,发展⑤______________。民族资本主义民族危机公车上书康有为资本主义考点梳理5.报刊与团体:报刊——《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时务报》;团体——强学会。6.百曰维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A.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派人士。B.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考点梳理7.结果: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变法失败,历时103天。8.评价:(1)性质:戊戌变法是维新派在民族危亡之际发起的一场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爱国救亡运动。(2)作用(影响):在社会上起了⑥______________作用,标志着中华民族的⑦__________。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向西方学习已开始进入到⑧____________方面)。思想启蒙觉醒政治制度考点梳理知识点拨1.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了君主立宪的救国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行不通的。2.戊戌变法标志着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戊戌变法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历史产物是京师大学堂(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考点梳理考点精例“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唯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A.发展工业以工立国B.发展商业争夺市场C.引进外资发展生产D.学习西方君主立宪C考点梳理【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抓住解干的关键信息“唯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可以判断梁启超着重强调的是引进外资发展生产。考点梳理对点训练1.(2017·呼和浩特)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下列报纸以宣传君主立宪制为主旨的是()A.《申报》B.《民报》C.《南风报》D.《万国公报》D考点梳理2.(2017·益阳)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C.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D考点三: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一)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1.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①_______________(标志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开始)。2.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②_____________,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③__________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④_________________为革命目标。考点梳理兴中会同盟会清朝民主共和国3.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上明确提出了“⑤_______________”,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4.领导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了⑥________________。5.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6.1912年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推动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并在广州成立黄埔军校。考点梳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考点梳理(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功绩):推翻了⑦__________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⑧_______________,使⑨_______________的观念深入人心。知识点拨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丰碑。2.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帝制(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推翻封建制度。民主共和清朝封建帝制考点梳理考点精例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B考点梳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从题干中“1911年”“剃头店铺”“起义者”“武昌”等信息分析,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是指辛亥革命。对点训练1.(2017·巴彦淖尔)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考点梳理C2.(2017·滨州)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民主主义成了正统”与近代哪一人物有关()A.康有为B.李鸿章C.孙中山D.毛泽东考点梳理C考点四: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背景:(1)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分子的欢迎。(2)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和专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考点梳理2.开始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①_________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3.代表人物:②_________、③_________、胡适、鲁迅。4.口号:“④_________”“⑤_________”。5.内容:(1)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四提倡四反对)(2)后期:主要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考点梳理上海陈独秀李大钊民主科学6.地位: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⑥______________运动。7.历史作用:(1)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⑦_______________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2)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思想,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考点梳理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知识点拨1.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与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属于同一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2.新文化运动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考点梳理考点梳理3.中国近代化的特点与英国不同:比较阶段学习内容历史事件口号、主张中国近代化进程第一阶段科学技术(军事器物)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第二阶段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变法图强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主共和)第三阶段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考点梳理英国近代化进程第一阶段思想文化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第二阶段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限制王权第三阶段科学技术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可见,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先是器物(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英国则相反,先是思想文化(文艺复兴解放思想)→政治制度(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政治制度)→器物/科学技术(工业革命机械化大
本文标题:广东省2018中考历史复习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2讲 近代化的起步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00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