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GBZ∕T 300.18-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8部分汞及其化合物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300.18—2017代替GBZ/T160.1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8部分:汞及其化合物Determinationoftoxicsubstancesinworkplaceair—Part18:Mercuryanditscompounds2017-11-09发布2018-05-01实施GBZ/T300.18—2017I前言本部分为GBZ/T300的第18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Z/T160.1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汞及其化合物》。本部分与GBZ/T160.14-2004相比,主要修改如下:——增加了待测物的基本信息;——改进了空气采样和标准系列浓度的表达;——补充了样品空白要求和方法性能指标。本部分中的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汞和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双硫腙分光光度法主要起草单位: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起草人:徐方礼。——汞和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冷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起草人:区桂萼。——汞和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法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主要起草人:宋为丽、李卫东、闫慧芳。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6012-1995;——GB/T16013-1995;——GBZ/T160.14-2004。GBZ/T300.18—20171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8部分:汞及其化合物1范围GBZ/T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汞和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汞及其化合物(包括汞蒸气和氯化汞等)浓度的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210.4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3汞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汞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见表1。表1汞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化学物质化学文摘号(CAS号)元素符号/分子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汞(Mercury)7439-97-6Hg200.59氯化汞(升汞,Mercurychloride)7487-94-7HgCl2271.52有机汞(Organicmercury)———4汞和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法4.1原理空气中的蒸气态汞和氯化汞用各自的吸收液采集,生成的汞离子被还原成游离汞原子,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在193.7nm波长下测量原子荧光强度,进行定量。4.2仪器GBZ/T300.18—201724.2.1大气泡吸收管。4.2.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L/min~1L/min。4.2.3具塞比色管,10mL。4.2.4原子荧光光度计,具氢化物发生装置和汞空心阴极灯。仪器操作参考条件:a)原子化器高度:8mm;b)载气(氩)流量:400mL/min;c)屏蔽气(氩)流量:1L/min。4.3试剂4.3.1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用酸为优级纯,试剂为分析纯。4.3.2汞吸收液:临用前,将3.2g/L高锰酸钾溶液与10%(体积分数)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4.3.3氯化汞吸收液,0.5mol/L硫酸溶液。4.3.4硝酸溶液,5%(体积分数)。4.3.5盐酸羟胺溶液,200g/L。4.3.6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溶液:1g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和0.5g氢氧化钠溶于l00mL水中。4.3.7标准溶液:用汞吸收液稀释国家认可的汞标准溶液成0.050μg/mL汞标准应用液。4.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4.4.1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4.4.2汞的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串联2支各装有5.0mL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采样后,立即封闭吸收管进出气口,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24h内测定。4.4.3氯化汞的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串联2支各装有4.50mL氯化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采样后,立即向吸收管中各加入0.50mL3.2g/L高锰酸钾溶液,摇匀。封闭吸收管进出气口,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24h内测定。4.4.4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有5.0mL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的进出气口,并立即封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2个样品空白。4.5分析步骤4.5.1样品处理:用吸收管中的样品溶液洗涤进气管内壁3次,将后管样品溶液倒入前管,摇匀;取5.0mL样品溶液,置具塞比色管中,供测定。4.5.2标准曲线的制备:取5支~8支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mL~1.40mL汞标准应用液,各加吸收液至5.0mL,配成0.0μg/mL~0.0140μg/mL浓度范围的汞标准系列。向各标准管滴加盐酸羟胺溶液至颜色褪尽为止,用力振摇100次,放置20min。参照仪器操作参考条件,将原子荧光光度计调节到最佳测定状态,分别测定标准系列各浓度的荧光强度。以测得的荧光强度对相应的汞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应≥0.999。4.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样品空白溶液,测得的荧光强度值由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得样品溶液中汞的浓度(μg/mL)。若样品溶液中汞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吸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4.6计算4.6.1按GBZ159的方法和要求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GBZ/T300.18—201734.6.2按式(1)计算空气中汞的浓度:0010VCC.......................................(1)式中:C——空气中汞的浓度,乘以1.354为氯化汞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10——样品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0——测得的样品溶液中汞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V0——标准采样体积,单位为升(L)。4.6.3空气中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CTWA)按GBZ159规定计算。4.7说明4.7.1本法按照GBZ/T210.4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研制。本法的检出限为0.001μg/mL,定量下限为0.0033μg/mL,定量测定范围为0.0033μg/mL~0.014μg/mL;以采集7.5L空气样品计,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3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0.0044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1.8%~3.4%,平均采样效率为95.3%。4.7.2氯化汞在0.5mol/L硫酸溶液中易损失,采样后应尽快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使汞稳定。当现场有汞和氯化汞共存时,可串联2支大气泡吸收管,前1支装汞吸收液,后1支装氯化汞吸收液,然后分别测定。4.7.3样品溶液中若出现二氧化锰沉淀,在用盐酸羟胺溶液退色时,应将沉淀和颜色彻底消除。4.7.4因本法测定灵敏度高,应尽量避免测定高浓度汞溶液,以防止造成仪器的污染。测定高浓度汞后,应彻底清洗仪器,直至没有残留。4.7.5若用空气作为载气,应经过活性炭净化。5汞和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冷原子吸收光谱法5.1原理空气中的蒸气态汞和氯化汞用各自的吸收液采集,生成的汞离子还原成游离态汞原子后,用测汞仪在253.7nm波长下测定汞浓度。5.2仪器5.2.1大气泡吸收管。5.2.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L/min~1L/min。5.2.3具塞比色管,10mL。5.2.4测汞仪,具汞还原装置或氢化物发生装置,包括反应瓶和载气(空气或氮气)系统。5.3试剂5.3.1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用酸为优级纯,试剂为分析纯。5.3.2汞吸收液:临用前,将3.16g/L高锰酸钾溶液与10%(体积分数)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5.3.3氯化汞吸收液,0.5mol/L硫酸溶液。5.3.4盐酸羟胺溶液,200g/L。5.3.5氯化亚锡溶液:临用前,20g氯化亚锡溶于1%(体积分数)硫酸溶液中,稀释至100mL。5.3.6标准溶液:用汞吸收液稀释国家认可的汞标准溶液成0.050μg/mL汞标准应用液。GBZ/T300.18—201745.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5.4.1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5.4.2汞的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串联2支各装有5.0mL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采样后,立即封闭吸收管进出气口,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24h内测定。5.4.3氯化汞的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串联2支各装有4.50mL氯化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采样后,立即向每个吸收管中加入0.50mL3.16g/L高锰酸钾溶液,摇匀。封闭吸收管进出气口,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24h内测定。5.4.4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5.0mL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的进出气口,并立即封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2个样品空白。5.5分析步骤5.5.1样品处理:用吸收管中的样品溶液洗涤进气管内壁3次,将后管样品溶液倒入前管,摇匀,取5.0mL置具塞比色管中,供测定。5.5.2标准曲线的制备:取5支~8支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mL~1.40mL汞标准应用液,各加汞吸收液至5.0mL,配成0.0μg/mL~0.0140μg/mL浓度范围的汞标准系列。向各标准管滴加盐酸羟胺溶液至颜色褪尽为止,用力振摇100次,放置20min。将汞还原装置或氢化物发生装置安装好,通载气,流量为1L/min。将测汞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将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加入汞还原装置或氢化物发生装置的反应瓶中,用1mL水洗涤具塞比色管,并加入反应瓶中。加入1mL氯化亚锡溶液。在253.7nm波长下,分别测定标准系列各浓度的峰高。以测得的峰高对相应的汞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应≥0.999。5.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样品空白溶液,测得的峰高值由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得样品溶液中汞的浓度(μg/mL)。若样品溶液中汞的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汞吸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5.6计算5.6.1按GBZ159的方法和要求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5.6.2按式(2)计算空气中汞的浓度:0010VCC.......................................(2)式中:C——空气中汞的浓度,乘以1.354为氯化汞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10——样品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0——测得的样品溶液中汞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V0——标准采样体积,单位为升(L)。5.6.3空气中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CTWA)按GBZ159规定计算。5.7说明5.7.1本法按照GBZ/T210.4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研制。本法的检出限为0.0003μg/mL,定量下限为0.001μg/mL,定量测定范围为0.001μg/mL~0.014μg/mL;以采集7.5L空气样品计,最低检出浓度为0.0004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0.0013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1.8%~3.4%,平均采样效率为95.3%。GBZ/T300.18—201755.7.2氯化汞在0.5mol/L硫酸溶液中易损失,采样后应尽快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使汞稳定。当现场有汞和氯化汞共存时,可串联2支大气泡吸收管,前1支装汞吸收液,后1支装氯化汞吸收液,然后分别测定。5.7.3样品溶液中若出现二氧化锰沉淀,在用盐酸羟胺溶液退色时,应将沉淀和颜色彻底消除。5.7.4若用空气作为载气,应经过活性炭净化。5.7.5若工作场所空气中汞蒸气的浓度达到测
本文标题:GBZ∕T 300.18-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8部分汞及其化合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03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