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本标准的检测对象是形状和位置误差简称形位误差一一般规定形位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本标准涉及的形位误差共有十四个项目见表表被测要素误差分类误差项目公差符号单一要素单一要素或关联要素形状误差直线度误差平面度误差圆度误差圆柱度误差线轮廓度误差面轮廓度误差关联要素位置误差定向误差定位误差跳动平行度误差垂直度误差倾斜度误差同轴度误差对称度误差位置度误差圆跳动全跳动测量形位误差时表面光洁度划痕擦伤以及塌边等其它外观缺陷应排除在外评定形位误差时用测得要素作为实际要素国家标准总局发布年月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提出第一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起草测量截面的布置测量点的数目及其布置方法应根据被测要素的结构特征功能要求和加工工艺等因素决定本标准规定五种检测原则见表表编号检测原则名称说明示例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将被测实际要素与其理想要素相比较量值由直接法或间接法获得理想要素用模拟方法获得量值由直接法获得量值由间接法获得测量坐标值原则测量被测实际要素的座标值如直角座标值极座标值圆柱面座标值并经过数据处理获得形位误差值测量直角座标值测量特征参数原则测量被测实际要素上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即特征参数来表示形位误差值两点法测量圆度特征参数续表编号检测原则名称说明示例测量跳动原则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过程中沿给定方向测量其对某参考点或线的变动量变动量是指指示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测量径向跳动控制实效边界原则检验被测实际要素是否超过实效边界以判断合格与否用综合量规检验同轴度误差根据各检测原则对各项目拟定的检测方案见附录一测量形位误差时的标准条件标准温度为标准测量力为零由于偏离标准条件而引起较大测量误差时应进行测量误差估算测量精度是衡量所采用检测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选择检测方案时应对该方案作测量精度估计测量精度用测量总误差来表示测量总误差是形位误差的侧得值与其真值之差注测量总误差是指下列三方面误差的综合结果即以测得要素作为实际要素引起的误差如布点引起的误差等测量设备测量温度测量力等因素引起的误差采用近似方法评定时引起的误差极限测量总误差允许占给定公差值的注各公差等级允许的极限测量总误差建议按下表确定被测要素的公差等级极限测量总误差占形位公差的百分比二形状误差及其评定形状误差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对于中心要素轴线中心线中心面等其理想要素位于被测实际要素之中如图所示的理想轴线图对于轮廓要素线面轮廓度除外其理想要素位于实体之外且与被测实际要素相接触如图所示的理想直线和图所示的理想圆图最小条件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图图形状误差值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最小区域是指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域如图图所示各误差项目最小区域的形状分别和各自的公差带形状一致但宽度或直径由被测实际要素本身决定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允许采用近似方法来评定形状误差三位置误差及其评定定向误差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确定定向误差值用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向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定向最小区域是指按理想要素的方向来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域如图所示图各误差项目定向最小区域的形状分别和各自的公差带形状一致但宽度或直径由被测实际要素本身决定定位误差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位置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理想要素的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对于同轴度和对称度理论正确尺寸为零定位误差值用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位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定位最小区域是指以理想要素定位来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域如图所示图各误差项目定位最小区域的形状分别和各自的公差带形状一致但宽度或直径由被测实际要素本身决定测量定向定位误差时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需要允许采用模拟方法体现被测实际要素图图当用模拟方法体现被测实际要素进行测量时在实测范围内和所要求的范围内两者之间的误差值可按正比关系折算图图跳动圆跳动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时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全跳动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或被测实际要素每回转一周指示器沿理想素线作间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四基准的建立和体现基准的建立由基准实际要素建立基准时基准为该基准实际要素的理想要素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基准点由实际球心或实际圆心建立基准点时该实际球心或实际圆心即为基准点注实际球心为该实际球的理想球面的球心即实际球心与其理想球心重合实际圆心为该实际圆的理想圆的圆心即实际圆心与其理想圆心重合基准直线由实际线或其投影建立基准直线时基准直线为该实际线的理想直线如图所示图基准轴线基准中心线由实际轴线中心线建立基准轴线中心线时基准轴线中心线为该实际轴线中心线的理想轴线中心线如图所示图注实际轴线为实际回转体各横截面测得轮廓的中心点的连线如下图所示测得轮廓的中心点是指该轮廓的理想圆的圆心实际中心线为在给定平面内从两对应实际线上测得的各对应点连线中点所连成的线图或两实际中心面定义见第条和其中的附图的交线图公共基准轴线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实际轴线组合基准要素建立公共基准轴线时公共基准轴线为这些实际轴线所共有的理想轴线如图所示图基准平面由实际表面建立基准平面时基准平面为该实际表面的理想平面图图公共基准平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实际表面组合基准要素建立公共基准平面时公共基准平面为这些实际表面所共有的理想平面如图所示图基准中心平面由实际中心面建立基准中心平面时基准中心平面为该实际中心面的理想平面如图所示图注实际中心面为从两对应实际表面上测得的各对应点连线中点所构成的面如下图所示公共基准中心平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实际中心面组合基准要素建立公共基准中心平面时公共基准中心平面为这些实际中心面所共有的理想平面如图所示图三基面体系的建立三基面体系由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组成这三个平面按功能要求分别称为第一基准平面第二基准平面和第三基准平面由实际表面建立基准体系图第一基准平面由第一基准实际表面建立为该实际表面的理想平面第二基准平面由第二基准实际表面建立为该实际表面的垂直于第一基准平面的理想平面第三基准平面由第三基准实际表面建立为该实际表面的垂直于第一和第二基准平面的理想平面图由实际轴线建立基准体系由实际轴线建立的基准轴线构成两基准平面的交线当基准轴线为第一基准时则该轴线构成第一和第二基准平面的交线图当基准轴线为第二基准时则该轴线垂直第一基准平面构成第二和第三基准平面的交线图图由实际中心面建立基准体系时该实际中心面的理想平面构成某一基准平面基准应符合最小条件是建立基准的基本原则测量时基准和三基面体系也可采用近似方法来体现基准体现方法有模拟法直接法分析法和目标法模拟法通常采用具有足够精确形状的表面来体现基准平面基准轴线基准点等基准实际要素与模拟基准接触时可能形成稳定接触也可能形成非稳定接触稳定接触基准实际要素与模拟基准之间自然形成符合最小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非稳定接触可能有多种位置状态测量时应作调整使基准实际要素与模拟基准之间尽可能达到符合最小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和图所示图图当基准实际要素的形状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不考虑非稳定接触的影响用模拟法体现基准的示例见表表基准示例模拟方法示例基准点基准直线续表基准示例模拟方法示例基准轴线续表基准示例模拟方法示例给定位置的基准轴线公共基准轴线给定位置的公共基准轴线续表基准示例模拟方法示例基准平面基准中心平面直接法当基准实际要素具有足够的形状精度时可直接作为基准图图分析法对基准实际要素进行测量后根据测得数据用图解或计算法确定基准的位置对于轮廓要素由测得数据确定基准的示例见图图对于中心要素应根据测得数据求出基准实际要素后再确定基准例如对于基准轴线在实际回转体若干横截面内测量轮廓要素的座标值求出这些横截面测得轮廓的中心点和实际轴线后按最小条件确定的理想轴线即为基准轴线或在其轴向截面内测取两对应要素的各对应坐标值的平均值以求得实际轴线再按最小条件确定的理想轴线即为基准轴线目标法由基准目标建立基准时基准点目标可用球端支承体现基准线目标可用刃口状支承或由圆棒素线体现基准面目标按图样上规定的形状用具有相应形状的平面支承来体现各支承的位置应按图样规定进行布置三基面体系的体现方法体现三基面体系时必须注意基准的顺序采用模拟法体现时模拟的各基准平面与基准实际要素之间的关系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示例见图图和图图图图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当第一第二基准平面与基准实际要素间为非稳定接触时允许其自然接触五仲裁当发生争议时用分析测量精度的方法进行仲裁当由于采用不同方法评定形位误差值而引起争议时对于形状定向定位误差分别以最小区域定向最小区域和定位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所表示的误差值作为仲裁依据当图样上已给定检测方案时则按该方案进行仲裁附录一检测方案本方案是根据所检测的项目及其公差带的特点为实现检测目的而拟定的方案中的检测方法是指应用有关测量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对于检测原则的实际运用各种检测方法采用图例或附加一些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所有图例只是示意性质的凡本附录以外的检测方案如能达到检测目的获得正确的评定结果同样也可应用各种检测方案示例中用接触测量表示实际使用时也包括非接触测量各方案示例中测量设备的类型和精度可以按具体要求和条件选择在各检测方案的说明中要求在检测前对有关要素调直调平调同轴等都是指大致的定性对直线由最远两点调直对平面由最远三点调平或对角线调平目的是为了使测量结果能接近评定条件或者便于简化数据处理本附录中常用符号及其说明序号符号说明序号符号说明平板平台或测量平面连续转动不超过一周固定支承间断转动不超过一周可调支承旋转连续直线移动指示器或记录器间断直线移动沿几个方向直线移动带有指示器的测量架测量架的符号根据测量设备的用途可画成其它式样各误差项目的检测方案见下表中各项其表示方法用代号表示代号由两个数字组成前一数字表示检测原则后一数字表示检测方法数字之间用短划号隔开每一检测方案都对应一固定的代号不可随意更改例如平面度误差检测方案表示平面度误差按第一种检测原则第四种检测方法进行直线度误差检测代号公差带与应用示例检测方法设备平尺或刀口尺厚薄规塞尺素线间隙条被小应按标可用线零件平板固定和可调支承带指示器的测量架板等量用计也差线零件平板直角座带指示器的测量架将紧靠直量同计算法按两端度误差取其中直线度准直望远镜瞄准靶固定和可调支承将整准直将时记录用也可代号公差带与应用示例检测方法设备优质钢丝测量显微镜或接触式测量器调读数相内等距根法按法计水平仪桥板将动同的读数件也线的直取其中直线度此自准直仪反射镜桥板将自准直线移动据记录最小条该条素取其中直线度准直望远镜瞄准靶将准直望线同轴将中同后用计的实际端点连此代号公差带与应用示例检测方法设备精密分度装置带指示器的测量架将顶尖上个横截图并求面连件的实度误差此平板顶尖架带指示器的测量架将顶尖之量同的读数即轴线的取其中线的直综合量规综效尺寸槽形综合量规被件实效此方法直线度此平面度误差检测代号公差带与应用示例检测方法设备平板带指示器的测量架固定和可调支承将测表面按记录读一差值近根据记最小条装有转向棱镜的准直望远镜瞄准靶将面上轴线垂将面同一为平面读数用计算平此平晶平纹被涉条纹的干涉条纹间此罐式水平量器深度千分尺两通并在同一器将读数图表上法或角线法此代号公差带与应用示例检测方法设备平板水平仪桥板固定和可调支承将定的布同时记根最小条度误差自准直仪反射镜桥板将准直仪线重角线各布点把表上计算法面度误必差圆度误差检测代号公差带与应用示例检测方法设备投影仪或其它类似量仪将圆比较边缘的圆度仪或类似量仪将整被测旋中测量由最小条小外接大内接该截面其中最差代号公差带与应用示例检测方法设备坐标测量装置或带电子计算机的测量显微镜将被测零面内的用最小二差其中最差此平板带指示器的测量架形块固定和可调支承将线垂直指示器截面的取其中
本文标题: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05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