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元好问老树诗歌鉴赏篇一:诗歌鉴赏限时训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一一、晓至湖上[清]历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选自《清诗选》)[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分)答:(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晨起【元】张养浩恋枕嫌多梦,开帘曙色迷。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1)请简要分析/诗人/晨起前后/不同的心情(2分)(2)请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景物描写/的手法。(4分)1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二三、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①玉花:喻雪花。(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瀑布[宋]石延年飞势挂岳顶,何时向此倾?玉虹垂地色,银汉落天声。万丈寒云湿,千岩暑气清。沧浪不足羡,就此濯尘缨。①[注]①语出《楚辞,渔父》:“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屈原遂去不复与言。”后用“濯缨”指避世隐居。(1)全诗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2)首联、颔联写瀑布,所用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请举两例作简要赏析。(4分)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三2五、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老树①[金]元好问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旅食②秋看尽,行吟日又斜。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选自《遗山先生诗集》)【注】①金宣宗贞枯四年(1216年),元好问为躲避战乱而移居河南,不久蒙古军队入侵河南,诗人因而又辗转漂泊,该诗写于此间。②旅食:客居异乡的生活。(1)请简要赏析首联所营造的意境。(3分)(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末句“不用苦思家”所抒发的感情。(3分)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3456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78篇二:诗歌鉴赏之形象2021年10月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学案例题:人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观书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读书人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答案:描绘了以书为友,勤于读书,自得其乐,高雅不俗的读书人形象。诗歌助读: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像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像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习题: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①柳永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⑤吟,从军乐。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词下片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字,王粲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皆军旅苦辛之辞。”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答案:刻画了一个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词人形象。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词人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词人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词人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诗歌助读:“暮雨初收”几句写萧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使人感到清冷。这是傍晚泊船的情景,以静态描写为主。至“几许渔人飞短艇”始,词境由静态变为动态,“尽载灯火”四字点出渔舟夜归,反衬整个环境的静寂;“飞短艇”的“飞”字表现出渔人的喜悦心情,反衬出外漂泊者的孤独和凄苦。“遣行客”三句表达了词人的漂泊之苦,渴望结束这种羁旅行役生活的追求。过片几句,从烟、波、山着笔,言简意丰,最是传神。写的是词人一早醒来,见船沿桐江再向前行,美丽景色使忧愁一扫而光。“鹭飞鱼跃”,写江上环境之清幽和生物的自适情趣,从而引发词人对游宦生活的厌倦情绪。“游宦”二句,情绪一抑,兴起哀叹。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霜天晓角?人影窗纱【宋】蒋捷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①折去;知折去、向谁家?檐牙②,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注:①从他:听任他。②檐牙:高高翘起的屋角。词中的说话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答案:形象:①性格温和(可结合“折则从他折去”具体分析);②善良(可结合“折则从他折去”“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具体分析);③细心(可结合“是谁来折花”“知折去、向谁家”具体分析);④爱美(可结合“须插向、鬓边斜”等具体分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诗歌助读: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令。这首词是通过心理活动来反映另一个人的行动的。看到有个人影映在纱窗上,她想:是谁到自家的院子里来折花?如果想折,就要让折花人好好折去。继而提出问题:这人是哪家人?要把折到的花带哪里去?接着说,家中的花,要数檐牙的树干高处的最好,折花时要掐得高一些,免得伤了花,并悄悄叮嘱折花人,把花斜插在鬓角边。好花被折,主人公不走出闺房加以劝阻,只在房中轻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轻告知,性格温和、善良、爱美的大家闺秀形象跃然纸上。词以散文化的特写,点出生活情景。描写人物的心理较为含蓄,用词不精雕细琢,而崇尚自然,令人耳目一新。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大德歌?夏关汉卿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本曲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答案:小令刻画了一位独守闺中而思念情人,爱怨交加、形容憔悴的女子形象。女子因情人远在天涯而孤独寂寞,思念之情难以排遣,因相思而心生猜疑抱怨,以致身体瘦弱。诗歌助读:本曲前三句,写抒情主人公对远方情人的抱怨之情,意思是:我那心爱的人呀,远在天涯,你怎么在外贪恋新欢,偏偏不愿回家呢!“偏”,把少妇爱极而怨深的感情描写得淋漓尽致。“绿杨堪系马”,一语双关,即点明夏日的时令,又比喻滞留异地、拈花惹草的负心郎。其实,远方的情人未必如她猜测一般,而这种多虑的猜测恰恰表现了少妇的情深爱笃。接下来两句,表现了少妇万般慵懒、无所事事,只有一次次面对清风倾吐自己对远人的情思。进一步刻画了少妇对远人的思念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之情。“蛾眉”句,使用张敞画眉的典故,表现对夫妻恩爱生活的回味和渴望。最后一句中的“羞”字,表现了少妇戴花与体貌不相称的自我解嘲,又表现了戴花无人欣赏的寂寞。五三相对应的人物形象习题:学生用书P2103(2)P2118(2)P2135(1)P2149(1)2021年10月诗歌鉴赏之景物意象学案例题:诗歌意象(认真审题,明白问的是什么)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海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这首诗的颔联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海棠花怎样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答案:从“新著雨”“欲开时”两方面来写的。特点:海棠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花蕾刚着雨珠含苞欲放,色泽艳丽,娇娆而妩媚。诗歌助读:大地春回,诗人放眼望去,只见微风过处,洒下一阵阵雨点,海棠新沾上晶莹欲滴的水珠,尘垢洗尽,花色格外光洁鲜妍。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秾丽娇娆的丰姿神采,着意刻画,把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颈联诗人又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尾联写诗人面对海棠,饮酒赋诗,流连忘返。看不足,写不完,甚至对蝴蝶能在海棠花上偎依抚弄而产生了艳羡之情,简直把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与倾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从艺术家对海棠的审美活动中突出花之美与魅力,用的是一种推开一层、由对面写来的旁衬手法。这种手法从虚处见实,虚实相生,空灵传神,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真不愧是一首篇三:3诗歌鉴赏(无答案)(三)古代诗歌阅读2009省质检题壁【宋】无名氏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榾柮,漫腾腾地暖烘烘。答案要点:①茅草燃烧前后情况的对比,两个“蓦地”强调其时间之短、反差之大。②烧茅草与烧树根不同状态对比,“蓦地烧天”与“漫腾腾地”突出茅草的轰轰烈烈与树根的不动声色。③“蓦地空”与“暖烘烘”对比,强调二者结果一虚空一实在。④对比的运用,使形象更加鲜明,道理更加清楚,给读者的感觉更为强烈。(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语言表达2分)2009高考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2021省质检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第6题。①②西江晚泊赵嘏茫茫霭镭欠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
本文标题:元好问老树诗歌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081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