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1运动与静止课标要求会根据所选取的参照物判断身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能通过实例解释机械运动的相对性,知道“相对静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1.参照物: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_____的物体。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_____的变化。3.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1)运动: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___________。如图,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是_____的。(2)静止: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_______________。如图,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是_____的。参照位置随时间随时间改变运动没有随时间改变静止4.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1)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_____的运动。(2)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_____的运动。直线曲线知识点2物体运动的快慢课标要求会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_______的运动得快。如图___,__车运动得快。(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_______的运动得快。如图___,__车运动得快。路程长甲B时间短乙B2.速度:(1)概念: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_________之比。(2)公式:______。(3)单位及换算:1m/s=____km/h。svt所用时间3.63.两种运动:两种运动特征不同相同_________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直线运动_________运动速度变化匀速直线变速直线知识点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课标要求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会测量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1)意义:描述_________物体运动的快慢。(2)概念:表示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的快慢程度。(3)公式:______。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_________的速度。3.平均速度的测量:(1)原理:_______。(2)器材:___________、_____等。svtsvt变速运动某一段路程(或时间)内某一瞬间停表或手表卷尺(1)如图所示,说乘客运动得“真快”,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是________的。(2)如果汽车的速度表如图所示,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km/h,1h后乘客离此地________km。(3)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80km/h,行驶200km,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h。参考答案:(1)地面静止(2)100100(3)2.5高频考点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中考题眼①参照物的选取②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1.参照物选择原则:2.运动和静止的判断: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3)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4.相对静止:如果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以其中任何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都是静止的,即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都相同。【典例1】(2013·武汉中考)“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携手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思路导引】【精讲精析】选C。本题考查物体的相对运动。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间有位置变化就是发生了相对运动,没有位置变化就是相对静止。“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后,两者间没有位置变化,相对静止,它们与地球间有位置变化,相对于地球来说是运动的。【方法归纳】参照物的选择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变式训练】2012年11月25日,我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在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顺利起飞。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飞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________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解析】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取。以飞机为参照物,飞行员的位置没有改变,飞行员静止;以航空母舰为参照物,飞行员的位置发生改变,飞行员是运动的。答案:静止航空母舰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解析】选D。图中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烟向左飘,说明此时有风向左;对于甲车来说,甲车上的旗子向左飘,有三种可能的情况:以地面为参照物,一是静止;二是甲车向右运动;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乙车运动情况较简单,乙车向左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高频考点2速度的相关计算中考题眼①公式v=及变形公式的应用②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③图像的解读及相关计算st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2)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3)在时间及路程都不同时,比较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即比较速度。2.速度的计算:(1)求速度:(2)求路程:s=vt;(3)求时间:sv;tstv。3.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速度的大小恒定不变,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反映它的运动快慢。4.平均速度: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计算。svt【拓展延伸】物体运动的其他形式速度(矢量,有大小有方向)改变的运动(或是大小,或是方向)(即a≠0)称为变速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即a=0)、方向不变的运动称为匀速运动。而变速运动又分为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和变加速运动(加速度改变)。所以变加速运动并不是针对变减速运动来说的,是相对匀变速运动讲的。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必须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匀变速运动既可能是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比如平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和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是一种理想运动过程。“变加速运动”是相对于“匀变速运动”而言的。我们把加速度(或合外力)恒定的运动称为“匀变速运动”,把加速度(或合外力)变化的运动称为“变加速运动”。【典例2】(2013·泰安中考)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思路导引】解答本题需抓住以下两个关键点:(1)所用时间为始末时间之差。(2)火车通过桥梁时通过的路程为桥梁和火车总长。【精讲精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速度的计算。(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为16:30-7:30=9h,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2)列车通过桥梁的行驶速度v2=144km/h=40m/s,火车过桥时通过的路程为火车长度s1与桥梁长度s2之和,即s1+s2=v2t2,则火车的长度是s1=v2t2-s2=40m/s×25s-400m=600m。答案:(1)100km/h(2)600m1s900kmvt9h高频考点3运用图像描述运动中考题眼①s-t图像②v-t图像常见的描述运动的图像有s-t图像和v-t图像。1.s-t图像解读:(1)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图像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该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越大。(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2.v-t图像解读:(1)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图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如图所示,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一条水平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图像表示物体在做加速运动。【典例3】(多选)(2013·潍坊中考)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思路导引】【精讲精析】选A、C。本题考查运动图像的理解与分析。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在速度v一定时,物体通过的距离为s=vt,由公式可知s与t成正比,其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反过来,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物体的速度不变,即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又由v=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s甲s乙,所以v甲v乙,故A选项正确;在15~20s内,甲物体的路程不变,所以甲物体没有运动,而处于静止状态,所以B选项错误;由题图可知,两物体在路程都是100m时相遇,此时所用的时间都是15s,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st【方法归纳】做图像题的方法【变式训练】(2012·泉州中考)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解析】选B。分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速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速度是定值。A图像是一个错误图像,其描述的运动根本不存在;C、D所描述的运动,其速度都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所以A、C、D都是错误的。B图像的速度是定值,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所以选B。实验探究测量人行走的平均速度考查角度①测量仪器的判断②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③实验结论的得出1.实验原理:______。2.实验设计和步骤:(1)用_____测量路程。(2)用___________测量时间。(3)分别测量出10m、20m、30m的距离及对应的时间。svt卷尺停表(手表)3.数据记录与分析:结论:这个人行走的平均速度是____m/s。次数路程/m时间/s平均速度/m·s-11105.2____22010.5____33015.8____1.91.91.91.94.问题探究:(1)怎样保证时间测量的有效性?提示:实验前,要反复练习几次停表的使用,并进行几次“试测量”,最后才正式测量。(2)测量时为什么要以小红旗的下落(或看到发令枪响后的白烟)表示开始,听发令声可以吗?提示:不可以。由于声音的传播速度远远小于光的传播速度,听发令声的误差较大。【典例】(2011·江西中考)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2)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26____________时间t/s______4______平均速度/cm·s-1____________15v【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测量。(1)根据乙、丙两处小车的位置,可以读出两位置的距离是64cm,根据甲、丙两处小车的位置,可以读出两位置的距离是90cm;根据甲、乙两个位置上的数字钟的数字可以读出此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2s,同样可以读出或算出小车在甲、丙之间所用的时间为6s;计算表中的两个平均速度时,要用相应的路程除以通过该段路程所用的时间。(2)因为小车在每一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都不相同,所以小车全程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1)6490261316(2)小车全程不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09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