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二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27讲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2基础知识一遍过3“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德国——马丁·路德改革1.背景(1)思想: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2)政治:德国是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社会矛盾激化。4(3)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4)导火线:1517年,教皇兜售,激起民众的愤慨。赎罪券52.开始:马丁·路德发表《》。3.思想主张(1)强调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2)宣称赎罪券的功效微不足道,每个基督徒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因信称义九十五条论纲64.意义(1)性质: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2)人文主义的体现:使人获得了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3)欧洲宗教格局的变化:改革后创立的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新教精神自由7二、瑞士——加尔文改革1.背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风靡全欧,许多国家先后接受新教。2.思想主张(1)出版《基督教原理》,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以此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2)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主张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83.意义(1)加尔文的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他从神学角度论证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2)加尔文的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资产阶级革命世俗生活9宗教改革对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0三、宗教改革的意义宗教改革家以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人文主义宗教观11[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欧洲新教的建立与维护12►探究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史料一(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13“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14[思考]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解读]史料一中主张虔诚信仰和阅读《圣经》,认为宗教改革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15[试答]诉求: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16史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17[思考]根据史料二,说明马丁·路德和罗马教会在得救方式上的不同。[解读]史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这一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的宗教权威。[试答]罗马教会主张要按照教会规定的行为,按教皇的命令去做才能得救;马丁·路德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就能够赎罪,而不用靠教会、神职人员和烦琐的圣功。18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1)“因信称义”彻底否定教皇和罗马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立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19(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4)宗教改革的最大影响在于成功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把人的心灵从罪恶折磨、来世拯救和教会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20以唯物史观认识宗教改革对欧洲近代社会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摘编自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21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本题为开放型的论述题,无论是选取15-16世纪或17-18世纪作为中世纪与现代的分水岭都是可以的,只需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角度切入即可。22答案:示例:15-16世纪是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在15-16世纪以前,西欧经历了一千年之久的黑暗、愚昧和落后的中世纪;到了15-16世纪,西欧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两场重要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源于资产阶级文化兴起,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中的反封建斗争,它们都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经济领域,15世纪前后发生了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市场雏形出现。在政治领域,王权不断加强,民族国家逐渐形成。23总之,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转型,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已经出现。24宗教改革推动欧洲近代社会到来的表现(1)宗教: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欧洲形成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教鼎立的局面。(2)思想: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3)文化: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25(4)经济: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5)政治: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26[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平泉模拟)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开始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27C[“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C项符合题意;开始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是文艺复兴,故排除A项;宗教改革时期人们依然笃信基督教,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未被动摇,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人人平等方面的信息,故排除D项。]282.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D.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都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29C[马丁·路德改革的重大意义就是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并未否定宗教的作用,没有消除宗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303.宗教改革期间,英国人威克里夫把《新约全书》从拉丁文译为英文,他的几个弟子翻译了《旧约全书》,文字浅显流畅,使普通人可以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在当时()A.动摇了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B.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C.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D.使人们的民主意识觉醒31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教会的神职人员垄断和把持翻译、解释《圣经》的权利,但在宗教改革期间,威克里夫和其弟子打破了这一规定,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这有助于人们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使人们可以自由理解《圣经》的教义,但人们还是信仰上帝的,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说法夸大了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的作用,故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意识问题,故D项排除。]324.布鲁斯·雪莱的《基督教会史》认为:加尔文教强调上帝的主权反过来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国家观。路德倾向于认为国家至高无上。……但加尔文教说,没有人(无论是宗教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加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据此可知加尔文教主要强调()A.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B.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结果C.崇尚民主共和D.宗教改革思想是现代宪政的核心思想33A[根据材料信息“加尔文教强调上帝的主权……没有人(无论是宗教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可知,加尔文教主要强调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故选A项;B、C、D三项均和材料不符。]34理性的光辉——启蒙运动[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背景1.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2.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斗争深入展开。3.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人类认识社会提供新证据。35二、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三、内容1.用判断一切事物,尊重科学。2.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理性36理性主义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构建一个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是资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方法论。37四、代表人物1.孟德斯鸠(1)代表作:《》。(2)主张:提出学说。(3)意义: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三权分立论法的精神382.伏尔泰(1)地位:。(2)主张: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和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提倡自由、平等,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3)影响: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后人称“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393.卢梭(1)地位: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2)代表作:《》。(3)主张:阐述“天赋人权”学说,提出“”的口号。4.康德(1)主张: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2)地位: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40五、影响1.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的高度。3.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政治制度41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运动较之人文主义,主要在下列几点有了新的发展:一是不仅在自由和个性解放上继续追求,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人文主义则基本上不涉及整个国家制度。其次是提高到哲学角度论述问题,而且还不给宗教留下一块阵地,用无神论完全否定了任何宗教与神学。再一个是为未来的42“理性”社会即思想家们的理想社会描绘了一幅蓝图,而且,其中空想的成分并不很多。像经济自由、人权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后来都成为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原则,而且行之有效。——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43[素养提升·融会贯通]44►探究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史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
本文标题: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3 第12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27讲 挑战教皇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6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