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十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考点展示2017-2019全国卷考查视角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019·全国卷Ⅲ(选择)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2017·全国卷Ⅰ(选择)美国等对苏联的遏制政策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018·全国卷Ⅰ(选择)联合国成员组成变化(第三世界力量壮大)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17·全国卷Ⅰ(选择)多极化趋势加强(七国集团到二十国集团)命题分析1.在考查内容上,以两极格局形成初期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为主。2.命题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极少出现。3.突出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备考建议1.准确掌握教材主干知识,不必过深挖掘教材。2.联系现代中国的外交、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理解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背后的经济因素。3.运用唯物史观解读不同时期国际关系的特点与影响。第44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形成背景。(1)雅尔塔体系奠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召开,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2)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①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②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大国,力图领导世界。③苏联实力增强,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引起美国敌视。(3)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4)冷战政策的推行。2.形成过程。(1)初步形成: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建立。(2)最终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3)标志:北约和华约对峙局面的形成。[识记导图]图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二美苏“冷战”(1946-1955年)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及美苏阵营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2.序幕。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3.表现。领域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正式开始1947年9月苏联等九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1947年6月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旨在扶植和控制西欧1949年1月苏联等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社会主义世界市场军事1949年美国主导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遏制苏联1955年苏联主导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对抗“北约”[巩固自查]下面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答案:漫画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要帮助欧洲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实质是美国以经济手段实现控制欧洲的目的。4.美苏“冷战”影响下的国际关系。(1)总体形势:国际形势动荡、紧张,形成全球“冷战”和局部“热战”。(2)导致国家分裂。①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修筑柏林墙。②朝鲜分裂: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3)局部“热战”: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1961—1973年的越南战争。(4)核威胁: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引发美苏关系紧张。[易错修正]冷战的影响都是消极的。答案:冷战中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造成国际关系的极度紧张,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但美苏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均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世界大战。另外,冷战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等。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雅尔塔体系的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也象征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在这一体系下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都能够发挥自身的长处,在竞争中互相学习,彼此借鉴。雅尔塔体系也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核心一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史料1: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①。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②[史料探究]结合史料1,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史料研读]分层研读:第①层信息中创作者以法国小镇战后生活变化,这表明了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第②层信息创作者以美国用财政贷款控制束缚受援的欧洲国家,这表明了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深度研读: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政治身份和创作时间的差异,导致二人对马歇尔计划形成不同的认识。同时,漫画中受援国形成一个整体,这隐含了马歇尔计划客观上推动了西欧一体化。史料2: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国家的人民维持他们的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把极权主义政权强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③——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的讲话史料3: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到经济健全的状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④。——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史料探究]根据史料2、3并结合所学知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史料研读]史料2研读:第③层信息中的“自由国家”指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体制”指资本主义制度;“极权主义政权”指社会主义政权,由此可知,史料2表明美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目的在于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史料3研读:第④层信息说明了歇尔计划实施的目的和作用——维持资本主义世界的稳定。综合研析: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旨在反苏反共,遏制社会主义,维护美国利益,二者只是手段不同,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地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实质相同。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2.有所不同。项目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提出针对“希腊、土耳其危机”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面临威胁内容既包括经济援助,也包括军事援助经济援助计划表现形式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采取隐蔽的经济手段达到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的目的影响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核心二两极格局的影响史料1: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冷战是“现代历史上的荒谬插曲”,是“漫长的、代价高昂的、黑暗阴郁的、危险的事件,威胁到地球上所有人的生命”,是“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①。——摘编自白建才《再论冷战的后果与影响》史料2:正是在东西方“冷战”而形成的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它孕育了两极解体的力量,也孕育了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互宽容的态度,同时,它孕育了一个多极化的发展方向②。——回看冷战史料3: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③——摘编自《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史料探究]根据上述史料归纳两极格局对战后发展的影响。[史料研读]史料1研读:第①层信息表明了冷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使人们长期生活在冷战的阴影下。史料2研读:第②层信息强调了冷战深刻改变了世界各方面,而且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史料3研读:第③层信息强调了美苏冷战引发了军备竞赛,客观上推动了航天科技的发展。综合研读:三则史料从国际关系、人民生活、科技发展等三个方面阐释了两极格局的影响。史料4: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④。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⑤……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⑥。——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史料探究]根据史料4,说明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史料研读]分层研读:第④⑤层信息反映了美苏关系缓和与紧张交替存在;第⑤层信息强调了美苏关系的缓和使欧洲局势渐趋正常,说明美苏关系影响欧洲局势;第⑥层信息说明了局部热战的发生导致美苏关系的紧张。提升研读:从史料信息可知,美苏两个大国主导国际关系的发展;两极对峙缓和与紧张交替。两极格局特点和影响1.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两大阵营相互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美苏主导。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冷战为主。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对抗、军事对峙、意识形态对立和经济割据。(4)争夺欧亚。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2.影响。(1)对国际政治:①大国均势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国家分裂、局部热战、地区纷争。③美苏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④客观上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对国际经济:①造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两大经济体系,彼此竞争,推动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②社会主义世界与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经济缺乏交流,使得经济全球化长期“半球化”。③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3)科技发展: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4)人民生活:冷战思维影响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生活。(2017·全国卷Ⅰ)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①。该漫画表明②()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明素养]本题以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为切入点,考查两极格局下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凸显时空观念①、历史解释②等学科核心素养。[研题干]苏联时期;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执政时期(1924-1953年);又是斯大林格勒→再次产生恐慌;水力发电站→经济发展。[辨选项]选项辨析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是在1920年,苏联成立于1922年,A项错误B漫画中显示的只是斯大林格勒的工业化建设,不足以说明苏联实现工业化,B项错误C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因苏德战争爆发而中断,C项错误D漫画中的人在听到无线电广播内容——“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开始建筑”后被“吓倒”,说明这一时期苏联进行经济建设引起了它的“敌人”的恐慌,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推行的遏制政策,说明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定答案]D[深发掘]美国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1.(2019·全国卷Ⅲ)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本文标题: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44讲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80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