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进入导航第1页第二部分导学课堂与素养提升进入导航第2页模块三文化发展历程进入导航第3页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进入导航第4页进入导航第5页进入导航第6页学案3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进入导航第7页进入导航第8页“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在政治、经济、哲学和法律等领域提出一系列主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各派思想相互论战又相互吸收、融合,都企图按本阶级(层)和本集团的利益来改造社会,使天下重获太平。先秦诸子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仁政”、法治思想、“兼爱”“非攻”等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导航第9页创新微课以微知著考点解读活化思维课时作业随堂训练知能巩固进入导航第10页考点解读活化思维研史料实证,通历史解释,让历史认知更深刻进入导航第11页命题点一历史概念——“百家争鸣”■史料研读史料一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班固《汉书·艺文志》读史:史料一反映了“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当时君主好恶不同,百家为投其所好,各自选择其所推崇、擅长的学说,因而出现分歧。进入导航第12页史料二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大战役”。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进入导航第13页读史:史料二主要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的反映,众多学派涌现,互相辩论、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争鸣”的治国主张辩论,总体上主要有三大之争:儒墨、儒道、儒法。其核心是儒家,说明了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但争鸣的结果是法家获得了统治者的青睐。进入导航第14页■史料运用1.据史料一,应当怎样看待与处理“百家争鸣”?参考答案:诸子百家的学说虽各有长短,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应该取长补短。进入导航第15页2.据史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参考答案: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进入导航第16页■史论归纳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经济上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使得有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学术活动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诸侯之间的争霸或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进入导航第17页文化上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平民也开始接受教育。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阶级关系上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原来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地位上升,他们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进入导航第18页学术环境上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学者不是政治附庸,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进入导航第19页2.诸子百家的相通性早期儒、墨、道、法的具体观点中有很多相通之处,这样就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儒法合流、各家综合为治打下了基础。关于犯罪与经济的关系早期儒、墨、道、法四家都看到了犯罪与经济的密切联系,并指出发展经济以富足百姓是使人守法的物质基础“爱民”思想各家思想出发点不同,但都有一定的“爱民”思想,客观上会给人民带来好处。法家的“爱民”是从法律与民众的关系着眼,儒家的“爱民”是从仁政入手,墨家的“爱民”源于“兼爱”,道家则立足于无为进入导航第20页“限制君权”思想孟子强调只有取得老百姓信任的,方可以作为天子,天子不能为所欲为;法家提出法令高于君主,要求君主带头守法;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清静无为,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切忌过分压榨人民;墨子主张“尚贤”,在一定程度上有制约君权的作用要求统一的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各家在自己的思想中都提出了统一的观念,都在为统一献策,只不过方法不同进入导航第21页3.诸子“百家”思想的现世价值(1)儒家的“仁政”——契合当今的“以德治国”。(2)法家的法治思想——契合当今的“依法治国”。(3)孔子的教育思想——契合当今的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4)墨家的兼爱、非攻——契合当今的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进入导航第22页命题点二历史概念——儒学■史料研读史料一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不打算损害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过,在他坚持统治者有统治权力的同时,他还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读史:史料一说明孔子思想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具有保守性。同时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所以他的思想具有进步的一面。进入导航第23页史料二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读史:史料二孟子主张给予百姓一定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基本温饱,进而巩固统治基础。进入导航第24页■史料运用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政治理想。参考答案: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政治理想:君主用贤人、行仁政。进入导航第25页■史论归纳1.儒家“民本”思想的表现和实质(1)表现①孔子的民本思想:“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②孟子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痛恨暴政和战争。③荀子的民本思想:“君舟民水”。(2)实质: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进入导航第26页2.儒家学派的历史观(1)“春秋笔法”:儒家思想家只重视政治变迁而忽略社会经济基础。这就导致了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封建王朝的治乱兴衰的真正原因——经济运行。因此,儒家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是经过裁剪的历史,是不完整的。(2)厚古薄今:孔子主张“厚古薄今”,他要求人们效法夏商周的奴隶制,“法先王”,要人们“克己”以恢复夏商周三代的“礼”。进入导航第27页(3)道德理想主义: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以“内圣外王”为君主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虽然严重脱离了社会实际,无法实现。但是,它却为一代儒家知识分子提供了批判现实的精神力量,使中国古代君主制带有“开明”的色彩。进入导航第28页创新微课以微知著强学科素养,拓历史视野,让素能提升更全面进入导航第29页一、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1.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A.清静无为B.兼爱非攻C.仁政治国D.以法治国C进入导航第30页解析:材料的大意是:“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爱好杀人的。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翘首仰望着他。如果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就会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来归附他,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从对“不嗜杀人”的结果可以看出,该思想家主张以仁政治国,反映了儒家的主张,故选C项。A项是道家的主张;B项是墨家的主张;D项是法家的主张。进入导航第31页[思维升华]认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1)孔子的民本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心。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反映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进入导航第32页(2)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削他们;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在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进入导航第33页(3)荀子的民本思想: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他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思想,对后世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后来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进入导航第34页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一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这一现象表明()A.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B.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C.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D.儒家宣扬君权神授A进入导航第35页解析:根据材料中“儒家……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可知,儒家能够更为客观地认识远古传说,体现了理性精神,故选A项。材料信息与儒家对待鬼神的态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指出是“重新解释”,与儒家的根源无关,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并不主张君权神授,D项错误。进入导航第36页[思维升华]先秦儒家思想的理性精神先秦儒家理性精神的具体表现之一在于西周官学的神学性质为儒学的人本思想所取代。殷商以来遗留的尊崇鬼神的迷信观念,以及西周时期流行的天命观都对西周学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经过春秋时期人本主义思潮的酝酿后,儒家明确提出了反对神秘主义的口号,如《荀子·天论》中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等。进入导航第37页“仁”与“礼”的提出是先秦儒家理性精神的又一重要表现。“仁”是对个体的要求,“礼”则是人的社会性标准。例如,《论语·雍也》中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孟子·告子》中的“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从孔孟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仁”主要是要求人们成为合乎理性的人。再如,从孔子的重“礼”到荀子的礼法并用,反映了儒家对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进入导航第38页随堂训练知能巩固实战高考题,品味经典题,对话高考命题专家进入导航第39页1.(2018·北京卷)“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C进入导航第40页解析:孟子认为“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才可以使天下归服”,强调以德服人,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因此C项符合题意。“王”字在甲骨文中象征着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与孟子观点相左,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可排除B项;宗法制度形成于
本文标题: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8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