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第十二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单元总结【专题主线·脉络构建】【考点命题主线】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的思想;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2.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进一步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接受。4.转型与改造——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5.批判和继承——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二、明末清初民主启蒙思想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异同1.相同点都关心人民疾苦。他们都认为人民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基础,是建设和保卫国家的基本力量,所以提倡当政者要重民、爱民、以民为本。2.不同点(1)目的①明末清初民主启蒙思想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主权力,君主应遵从人民的意愿,如黄宗羲提出君民平等,倡导“学校议政”,在君主制度下进行“补天”,而不是“变天”。②古代民本思想以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目的,从巩固君主专制设想,注重民众的力量和民心的向背,主张通过维护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来确保统治者地位的稳固。(2)主张①明末清初民主启蒙思想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是由古代民本思想向近代民权思想的过渡形式,蕴含了强烈的民主意识。②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心,以民为体”,强调民为邦本、民贵君轻、民水君舟、民体君心、损上益下,依靠圣君贤相“为民”做主。(3)治国方式①明末清初民主启蒙思想提出以“众治”取代“独治”(顾炎武),以“法治”取代“人治”(黄宗羲)。这些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君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②民本思想强调人治(德治),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倡行以德治国,强调统治者首先要“修身正己”并由己及人,主张用道德教化人民等。三、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以及其未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原因(一)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1.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3.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4.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5.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6.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二)古代中国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原因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2.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也阻碍了中西经济技术的交流,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良机。3.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思想,窒息学术空气,使知识分子噤若寒蝉,不务实际,科技人才缺乏,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发展。4.古代中国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重要因素。【横向中外关联】16—18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的结局及其原因科技项目中国科技欧洲科技结局未能形成近代科技近代科学产生科技项目中国科技欧洲科技经济基础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和狭隘性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原因经济政策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欧洲先进国家实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并推行重商主义科技项目中国科技欧洲科技思想条件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原因政治制度中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腐朽欧洲向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过渡多维视角——纵横对比型非选择题的特点及解题技法【题型特点】此类题型的设问直接明了,通过不同类型的对比角度来设问,考查纵向、横向比较及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跨度,符合历史学科的思维特点,即通过时空转换培养发散思维。常见的对比模式主要有四种:中外对比、西方与西方对比、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观点的对比、纵向对比。【解题模板】(1)提取材料信息。首先阅读题目设问,然后带着已经掌握的设问信息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这种有目的地阅读材料,在考场上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节约做题时间。(2)联系所学知识。对通过阅读材料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有效地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教材知识冗长庞杂,要提炼出对解决本题有用的教材信息。(3)时空转换。找准对比的核心词、关键点,有的放矢地对比,切勿偏离主题。(4)有效组织答案。通过阅读材料及联系教材,梳理出回答问题的素材,但这些都是零散的素材,或者说是没有经过加工的素材。因此,最后一步就是要把收集到的零散的素材根据设问进行组织和串联,并用历史的语言进行作答。【押题训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文主义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创作成为欧洲的巅峰。莎士比亚创作的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经济的繁荣昌盛,文学的璀璨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为莎士比亚安心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同时,伊丽莎白女王还是一位十分宽容的女王,对莎士比亚当时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挠,反而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材料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中西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和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堪称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受到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牡丹亭》“以情反理”,抒发了杜丽娘出自本性的热爱自然与青春,追求幸福和美好的纯真情感,憧憬了人的生命的完美实现。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反对神,关注普通人的社会生活,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及其故事搬上舞台,热情讴歌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以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为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和时代脉动,是士大夫文化的深入拓展,影响力因而也局限于文人圈。莎士比亚的作品则代表了市民文化,题材包罗万象,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堪称当时英国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注目与喜爱。汤显祖运用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按照严格的曲律规范进行曲牌填词,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广大普通民众却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滑稽隐语等,通俗易懂。材料三:莎士比亚戏剧应和着文艺复兴的声势,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对欧洲各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不可忽视的是,莎士比亚戏剧还卷入了一个巨大的历史际遇:随英语世界扩张和世界文化的西潮东渐之风浸润到各大洲,最终传遍了全球。——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根据材料二,指出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异同之处。(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后莎士比亚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相同方面,根据材料二信息从注重对人和人性的表达及影响等方面回答;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二的信息从内容与主题、题材范围、创作语言不同等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三的信息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回答即可。答案:(1)条件: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国家富强、稳定,有利于戏剧创作;伊丽莎白女王的宽容和支持。相同:都注重对人和人性的表达;都是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不同:内容与主题不同,汤显祖的作品主要受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题材范围不同,汤显祖的作品题材范围狭窄,代表士大夫文化,影响有限,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包罗万象,代表市民文化,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创作语言不同,汤显祖的作品遵循戏曲规范进行创作,属于雅文化,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市井俚语,通俗易懂。(2)原因:莎士比亚作品具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用语通俗等特点,便于传播;作品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和永恒价值;17世纪以后的殖民扩张,使英语覆盖的地域剧增,莎士比亚的作品随之扩大了影响力,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逐渐增多。
本文标题: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总结12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课件 岳麓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87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