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最新考纲探究线索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定位区域位置,熟知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2.综合思维: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布局状况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3.人地协调观:联系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探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基础梳理自主通关[教材内案例]美国的农业生产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水热条件适宜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中部为广阔的平原,地势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水源有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亚热带平坦开阔密西西比(2)社会经济条件①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②完整而便捷的——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③国家政策与法规等。经济效益交通运输网络[特别提醒]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包括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2)划分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专业生产区社会经济(3)美国农业带(区)的划分(结合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农业带位置区位条件①东北部及五大湖沿岸气候湿冷,适于牧草生长;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③中部和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集中、热量充足中部(冬小麦)②北部(春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势低平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带④35°N以南、亚热带作物带以北土壤肥沃,光热充足⑥畜牧和灌溉农业带西部山区地形以山地、高原、山间盆地为主,气候干旱(4)意义充分发挥农业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棉花带自然资源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背景由于和破坏植被,引发“黑风暴”。(2)有益尝试①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②制定了一系列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农业新技术,采取了许多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过度垦荒有机农业保护耕地[教材外案例]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3)自然条件①气候②地形: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4)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1)主要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业区分布主要产品类型耕作农业区A松嫩平原,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玉米、大豆、小麦和水稻等作物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①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②特产主要有人参、鹿茸、苹果梨、柞蚕茧、苹果等畜牧业区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三河马、三河牛、东北红牛3.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①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②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突出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4.农业发展的方向(1)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类型问题原因对策耕地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林地、草地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草场退化加剧沼泽地沼泽地减少,湿地环境破坏其他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增施有机肥等(2)农业发展遵循原则①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②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3)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农业区域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①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③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①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②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以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轻巧记忆]图解法记忆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种植业的气候条件都非常优越。()2.地广人稀是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之一。()3.美国的小麦带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小麦种植季节相似。()4.农业生产专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二、区域认知——正确连线将下列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与其对应的地区正确连线。三、人地协调观——趣味思考1.我国东北地区生产的大米吃起来口感要好于南方大米,为什么?[提示]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时间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2.三江平原素有“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该地区大力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而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这是为什么?[提示]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高频考点互动探究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例1](2019·全国卷Ⅲ)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❶。据此完成(1)~(3)题。(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思维流程]信息提取❶图示主题是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❷图中显示图例中稻谷的供需结余有的是正值,说明这些省份是供大于需;有的是负值,说明这些省份供小于需教材寻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取得区域农业竞争优势,每个区域应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综合判断(1)由信息❷可以看出,分布在珠江下游区的稻谷供需结余对应为负值,说明在此地稻谷是供给小于需求(2)结合信息❶、❷可知,安徽省与黑龙江省都是稻谷供需盈余的省份,但综合比较可知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是主要优势(3)由信息❷可看出,我国的稻谷生产重心向北转移,但南方是稻谷的主要消费区,因此必然会导致运输成本上升[尝试解答](1)C(2)A(3)B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1.自然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气候光照的强弱、昼夜温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新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含量高,品质好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海南一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气候降水的多少及季节分配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稳定地形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土地利用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发展林牧业,山地适合发展林业水源河、湖及地下水的丰歉和稳定性决定枯水期农业产量西北内陆降水少,但夏季冰川融水和山麓地下水丰富,适宜发展绿洲农业2.社会经济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工业基础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美国工业发展使其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交通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流通的保障,促进了商品农业的发展高品质农产品和时令性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扩大,上市及时人口人口密度决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影响商品率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高技术生产技术影响产量、品质和竞争力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高政策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我国农业税的取消和农业补贴增大,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市场信息供求关系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欧洲奶酪市场广阔,奶酪产业规模大命题视角一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模拟)葡萄在世界多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北纬20°~52°及南纬30°~45°,海拔400~600米的地区。若葡萄园临近大水面,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葡萄着色和提升品质。下图示意智利葡萄产区分布,读图完成1~3题。1.智利产出的葡萄品质极好,其原因是葡萄生长季节()A.凉爽多雨,云雾缭绕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炎热干燥,水资源不足D.河网稠密,水资源丰富2.与我国新疆相比,同品种的葡萄在智利色泽更好,这是由于智利()A.地处山谷B.海拔较高C.邻近沙漠D.临近大洋3.智利的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造成这种情况的自然原因是该地()A.环境具有封闭性B.受暖流影响C.河流短小,水源更新快D.地势高,紫外线强烈1.B2.D3.A[第1题,据图可知,智利葡萄产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产出的葡萄品质极好。第2题,由题可知,若葡萄园临近大水面,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葡萄着色和提升品质。与我国新疆相比,同品种的葡萄在智利色泽更好,这是由于智利临近太平洋,而新疆深居内陆。第3题,智利的葡萄产区多分布在高大山脉西侧狭窄的沿海区域内,具有封闭性,与外界联系不便。]命题视角二结合特色农业发展,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2019·江苏高考改编)图1、图2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图1图24.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①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②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③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④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5.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①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②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③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C5.C[第4题,由图可知,山上河谷主要是养种鱼,与捕捞联系不大;村寨秧田育鱼苗,在进行农田活动的同时便于管理鱼苗;山腰梯田种水稻,由于梯田面积较小,因此不适宜机械化耕种;稻田蓄水养成鱼,通过水稻生产可以获得较多的鱼类饵料。第5题,由图可知,该农业生产活动中,鱼和农户产生的废弃物为稻田提供肥料,水稻稻花可以作为鱼类的饵料,体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梯田为鱼提供水、浮游生物等,同时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
本文标题: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与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9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