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城乡规划复习策略-PowerPointPresenta
天台中学许兰英一、新课改高考背景,看城乡规划考题。1、2007,08年高考试题统计试卷考点分值08江苏地理卷城市区位1分城市地域形态1分城市规划5分城市土地利用类型2分城市发展5分08山东文综卷我国的城市化11分07宁夏文综卷集市、集镇4分2、命题呈现方式(1)以选择题方式呈现例题(2007宁夏文综卷)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6个集镇,如图2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3~4题。3、该地区(A)A、集镇分为两级B、集市的周期为3天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4、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D)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08江苏地理卷:图8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B)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C、政府机关用地D、居住用地18、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C)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B、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C、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D、高新技术产业应建在①区(2)以综合题形式呈现(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2分)(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M、P、Q中处是高级住宅区。(2分)(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处,理由是。(3分)(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市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3分)例题1(2008年江苏卷)图18是“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答案:(1)此城市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早期条件主要是接近水源、取水方便,水运便利。(2)此城市的地域形态呈集中(团块)式。M地处盛行风的下风向,Q离飞机场近,有噪音污染,而P近旅游观光带,环境质量优,故高级住宅区宜在P。(3)石油化工城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宜在城区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之垂直方向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宜在甲;乙在环境洁净的上风向,附近有发达的航空运输条件,宜建高新技术工业城。(4)甲乙卫星城的建立分担了城市职能,缓解了城市土地与交通的压力,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利于城市的合理发展。例题2(山东文综卷)29、材料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4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5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3)读图4、图5,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8分)(4)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3分)3、试题的特点和趋势(1)突出教材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的关联性,尤其是与区域地理和必修模块的联系。(2)突出重点知识的准确理解及知识的细化。(3)突出地理图形的阅读、理解和思维。二、复习建议:1、构建重点主干知识结构,细化主干知识的关联性。(1)、主干知识结构:城市、城市化、城市环境·城市的特征·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发展城乡发展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我国的城市化·城市环境问题·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城市形态、城镇合理布局、城乡景观关联知识。城乡分布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空间形态·分布特征·景观特色·城市空间形态·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景观特色(3)、城市规划、项目选址、城市功能分区、工农业布局、交通布局关联知识。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概述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城镇总体布局·城乡规划的土地利用·城乡规划的功能分区·城乡规划中的项目选址·工业布局·农业布局·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布局·城市道路网布局·商业区布局·文化设施布局·城乡规划的概念与类型·城乡规划与可持续发展2、重点问题的准确理解和细化(1)利用案例明确城市在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及成因。年代1900年1950年2000年2030年(预测)城市化水平14%30%47%60%特大城市数1283411阶段主要特点成因主要分布区早期阶段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持续增加城市受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且平均收入高于农村,对农村人口产生明显拉力发展中国家中期阶段城市建设表现出明显的扩散趋势,郊区城市化推进迅速城市规模的继续膨胀,市中心区人口高度密集,城市环境趋于恶化发展中国家成熟阶段城市化保持在高水平,相当一部分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工业城镇、卫星城镇则发展较快生态城市建设得到广泛重视,人们更加重视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大部分发达国家(2)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用发展观点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非洲亚洲南美洲2000年14%30%47%2020年(预计)1283411年份19531964198219902000总人口(万人)5826069458100394113048126333城镇总人口(万人)772612710206582965145594城市化水平(%)13.2618.3020.6026.2336.09中国:ⅰ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ⅱ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水平较高,西部地区相对滞后。①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但进程基本停滞出理逆城市化理象,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二是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一是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人民生活质量下降②发展中国家ⅰ城市化水平比较低,速度快。ⅱ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显著的内部差异性。拉美等国家出现了城市化水平超过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过度城市化”现象;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出现了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城市化”现象。③我国(2)、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用发展观点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3)举例说明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城市发展城市问题“城市病”的分类“城市病”的治理建设高水平的生态城市人与城市协调发展城市面积占陆地面积:2%城市排放CO2占总排放数量:78%城市消耗木材总使用量:76%城市生活用水占生活用水量:60%问题成因措施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城市、工交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水资源短缺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生态破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3)、城市环境问题成因及对策问题成因措施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限量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其形成的原因:从总体上看: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乡村聚落比较多从地势地貌看: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山少从气候条件看:温暖、湿润的地方多,干旱缺水的地方少临水指向:靠近水源丰富的地方多交通运输指向:比较大的乡村聚落,许多是靠近交通运输干线商贸指向:一些乡村聚落是因为地方性商贸活动形成的历史文化指向:在宗教活动地、家族祠堂所在地有助于乡村聚落的形成。(4)、结合案例、分析乡村聚落和集市的分布特征。类型名称分散型乡村聚落半聚集型乡村聚落密集型乡村聚落图示ABC、D、E分布特征是一种呈点状松散布局的村落,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是一种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的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的乡村聚落,村落格局一般是大而紧凑,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村中道路较为弯曲典型分布水稻生产地区山区小村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地区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类型名称分散型乡村聚落半聚集型乡村聚落密集型乡村聚落图示ABC、D、E区位因素地形的制约、生产活动的需要道路、河流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较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植被条件良好;临近集市、宗教活动地等景观特色欧洲西部的一些古老村落,形成独家村或散村景观阿拉伯传统村落,多位于河流和泉水附近,以清真寺为核心,形成比较大的广场,广场周围的房屋相对密集,多为石造和土筑的房屋欧洲东南部的村庄,大多为不设围墙、相对开放的集村,多数村落中心有教堂和集会广场,围绕广场形成块村、街村和集村景观。我国新农村,经过整体规划,道路整齐,房屋漂亮,绿树成阴,环境优美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成因人口指向交通运输指向行政指向乡村集市宗教指向风俗民情指向(5)、结合案例分析城市布局形态特点和景观特色。类型名称图示形态特征影响因素集中形态简单集中式A常表现为主城区与工业区的连片组合地形完整,平坦开阔的平原简单集中式B城市规模较大主城区与工业区相互依托,苏能分区和交通组织比较复杂地形、河流、矿产、交通等名称图示形态特征影响因素复杂集中式C城市各功能分区在空间上不连续分布,但交通干线将分散的城区密切联系起来河流、交通一城一区形态D城市功能在空间上成组布局,由交通干线将各组功能区密切联系起来地形、河流、交通分散成组形态E以主城区为中心,沿交通干线布局卫星城和城镇政治、地形、河流、气候、交通、环境串珠状形态F一级中心以交通枢纽为依托,其他中心沿交通干线成串珠状交错分布政治、交通、地形、气候(6)、对城乡规划中项目选址的实例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和评价。(1)要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2)要深入考虑项目的社会经济环境。(3)依据具体要求因地制宜地选址。(4)根据项目的特点,制定出多种选址方案,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最合理的项目选址。①工业布局的一般原则:布局原则部门举例比较大的工业区要布置在城市的外围,并与城市保持一定的距离,严重污染企业应布局在城区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水泥厂、化工厂、发电厂、钢铁厂比较小的工业企业、污染程度也比较轻的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汽车制造、机械加工工业区与避住区之间应设立绿化隔离带发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炼焦厂注重工业企业的集聚效益和互补效益,工业区要达到足够大的规模,以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上海金山卫石油化工厂工业区与城区的关系是“若即若离”。应当方便生产,也要方便生活食品厂、饮料厂、服装厂、纺织厂(7)依据城镇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进行简要分析并对规划的合理性作出评价。②城市道路网的基本类型3、重视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的整合。(1)、构建知识框架,促进地理知识的有机整合。城乡分布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分区)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和范围城镇的合作布局城镇的协调发展(2)、抓住知识结合点,加强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4、正确理解热点、生活实际与地理主干知识、能力的关系。高考命题的立意多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有关理论联系起来,情境设置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因而常以教材外的热点知识为切入点,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来呈现。③关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将北京未来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行等热点材料,考查现代城市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①结合2008年奥运圣火沿途经过的著名城市以及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等热点材料分析城市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状况以及其所处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②以世界重要城市人口、面积等资料为背景,考查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意义以及城市的环境问题、成因与治理对策。④以我国某一城市群为案例(重点放眼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
本文标题:城乡规划复习策略-PowerPointPresenta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