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历史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35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01自学——必备知识02研读——热考重点04精练——高效作业03研析——命题动向一、历史背景经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__________________出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治黑暗,吏治腐败,君主专制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文化一方面,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旧,八股取士、文字狱强化文化专制,禁锢了士人的思想;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二、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思想(1)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2)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3)提出“童心说”,反对______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4)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礼教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3.影响:李贽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精神,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李贽思想的特点他(李贽)反对的是假道学不是真道学,对于真道学他是极力赞扬的,所以他反对道学不等于反封建。——束景南《道学文化心态论纲》核心论点:李贽的思想属于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他对社会的大胆批判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船山遗书》政治思想(1)“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2)君臣平等(3)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4)反对重农抑商,认为__________(1)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2)提出“_____”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1)“循天下之公”(2)抨击“孤秦”“陋宋”(3)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历史运动“势之必然”工商皆本众治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地位(1)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近代反专制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冲击了儒家的正统地位,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其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对未来社会的希望寄托于对远古时代开明君主理想化的追求中,保留着传统的印记(1)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1)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一个总结,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2)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四、唐甄1.思想:对专制君主进行大胆批判,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仍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君明主身上。2.评价: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宗法制度对明清之际民主思想的影响宗法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法制度本质上是专制而保守的,与以自由企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是相互矛盾的,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使工商行会组织也染上浓重的宗法色彩,从而妨碍了商品与劳动力的自由流通。——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核心论点:宗法制度与宗法观念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明清之际成为社会转型的阻力,导致明末清初的新思想未能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图解历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信息提取:资本主义萌芽,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和理学的僵化,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产生,他们评判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漫画历史】李贽的思想信息提取: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被称为“离经叛道”。【漫画历史】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共同的思想特征信息提取: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植根于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史论拓展】明清民主思想与儒学的关系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知识补遗】1.西学东渐、东学西渐(1)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为器物→制度→思想。(2)东学西渐:是指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如中国古代的汉唐文化圈。中国的东学西渐很少被人谈起,一是因为中国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在作祟,二是与明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有关。2.《明夷待访录》:中国的“人权宣言”《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于明清之际所著的作品,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的名著。所谓“明夷”,指有智慧的人处在患难地位,“待访”,是指等待后代明君来采访采纳。《明夷待访录》计有论文《原君》《原臣》《原法》等21篇。《明夷待访录》文字的特点是,尖锐批判封建的现状,披着夏、商、周三代外衣,托古改制。这部书对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影响很大,且一直影响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邹容和陈天华等爱国志士。3.“经世致用”的内涵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1)反对八股取士,主张为学应求真务实,关心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史料:“八股之害,甚于焚书”)(2)提出拯救时弊的主张。(史料:“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明主治吏,不治民”)(3)主张“工商皆本”。(史料:“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重点一离经叛道——李贽的“异端”思想史料一李贽批判理学钳制思想:“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并以辛辣的笔法揭露“假道学”。李贽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众生地位平等,这是带有民主启蒙性质的萌芽思想。——摘编自张品端《从朱熹、李贽到严复——兼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李贽的“异端”思想史料二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李贽用夫妇生育比喻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天理。这种“更不言一,亦不言理”的观点,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史料解读】(1)史料一主要说明李贽的思想主张及地位。解读时注意关键词“批判”“提倡”“带有”。(2)史料二反映了李贽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不仅仅是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观点,更是提出了“万物皆生于两”的主张,从哲学的角度对其批判。【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李贽的思想及实质。试答:(2)史料二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思想产生的原因。试答:【提示】(1)思想:离经叛道,批判权威;宣扬个性,主张平等,强调人正当私欲;继承传统思想文化。实质:李贽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但没有超出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2)观点: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提出“万物皆生于两”的主张。原因:明代晚期,吏治腐败,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理学日益僵化。【历史追问】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贽所说的“道学家”是传统的道家吗?试答:【提示】不是。道学家不同于道家。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被称为道学家,宋明理学也被称为“道学”;而道家是春秋晚期老子创立的思想流派,其部分思想后来成为道教的教义。1.特点(1)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对封建伦理纲常进行抨击,叛逆色彩浓厚。(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3)主张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支持和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要求打破孔孟之道及宋明理学对个性的束缚。(4)敢于蔑视传统和批判权威。李贽抨击儒家经典,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李贽思想的特点与影响2.影响:李贽的思想切中时弊,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异端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对以后的反封建斗争有着较大的影响。重点二儒学新气象——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论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概况(1)背景①经济上: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②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治黑暗,吏治腐败,君主专制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③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旧,八股取士、文字狱强化文化专制,禁锢了士人的思想。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2)概况:明清之际的四大思想家的主张各有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批判封建制度,但他们的思想也有一些共同点,即反专制、倡民主、反抑末、重工商、反教条、重实用的早期启蒙思想,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史料一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史料二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史料三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史也。——王夫之《读通鉴论》史料四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顾炎武《日知录》【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及君臣平等的思想。(2)史料二从黄宗羲思想的本质角度客观评价其思想。他鲜明的反封建专制、工商皆本等思想观念,都具有进步性,也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其思想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质仍然是封建儒家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思想。(3)史料三的关键句是“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实质是抨击君主专制的“私天下”。(4)史料四中“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说明顾炎武倡导分权。【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试答:(2)根据史料三、四,说明王夫之和顾炎武的思想有何共同之处。试答:【提示】(1)儒家思想理路: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新见: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分治);君臣平等。(2)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下“共治”,带有一定民主色彩。【历史追问】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转型?试答:【提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传统思想文化的束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1.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3.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
本文标题: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4 第35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1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