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标解读][核心素养]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两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2.联系气候类型,熟记自然带的分布。3.结合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理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4.理解非地带性现象的成因及类型现象。1.综合思维:结合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理解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等现象的成因。2.地理实践力:通过课外调查和对图表材料的分析,探讨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及成因。自主学习巧梳理细辨析、自检自查课前自主预习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规模不同的地域分异空间尺度特征全球性包括1________分异和2______分异等陆地环境呈现为陆地3________的分布温度带海陆自然带2.陆地自然带纬度海陆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6__________的纬度差异。2.形成基础:热量。3.分布规律:东西向7______、南北向更替。4.分布地区低纬、高纬地区,自然带横穿整个大陆中纬度一定范围内太阳辐射延伸[思维判断](判断正误)1.自然带都具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指自然带沿纬线方向的分异规律。()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分布上呈南北向更替。()√×√[温馨提示]亚洲和北美洲由于面积广大且南北跨度大,拥有从热带到寒带的多种自然带。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8______分布。2.分异基础:9______变化。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依次为10______带、草原带、荒漠带。海陆水分森林[思维判断](判断正误)1.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分布上呈东西更替。()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指自然带沿经线方向更替。()√×[温馨提示]由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广阔,从沿海向内陆,水分差异大,所以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得较为明显。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原因:11______的变化。2.分异基础:12______状况差异。3.分异规律(1)山麓与13____________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2)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14___,垂直带谱越15______。海拔水热水平自然带多完整[思维判断](判断正误)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中自然带呈现垂直更替。()2.同一自然带在分布上阳坡比阴坡高。()3.垂直地域分异的基础主要是温度变化。()√√×[温馨提示]山地垂直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是一种有序的变化,其基本规律为由常绿→落叶,由阔叶→针叶,由森林→灌木、草本植被→高寒荒漠→冰雪。此外在气候干旱地区,山麓地带可能为荒漠,但随海拔升高,可出现草原甚至森林,如天山。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解析:选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热量。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出现的原因是()A.海陆分布B.太阳辐射C.海拔D.地形解析:选A海陆分布造成从沿海向内陆的水分差异,形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3.同样高度的山脉所处纬度越高,自然带谱()A.越复杂B.越简单C.一样D.或复杂或简单解析:选B同样高度的山脉所处纬度越高,自然带谱越简单。4.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脉之间的绿洲属于()A.垂直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选C新疆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距海遥远,气候干旱,以荒漠景观为主。在天山和昆仑山山麓,有冰雪融水润泽的地方就会出现绿洲,这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5.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A.常绿阔叶林B.雨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硬叶林解析:选D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探究学习明要点固知识、深化整合课堂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情景导入|中国幅员辽阔,在冬天,南北各地不同的景色风光差异明显。下图为2018年12月拍摄到的两张照片。图1为内蒙古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出现-43.8℃极寒天气,创今冬内蒙古气温新低。图2为安徽省黄山市,虽已进入深冬季节,但皖南塔川古村落中的房前屋后,依然色彩斑斓,绚丽迷人。(1)造成图中两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什么?(2)这种景观差异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提示:(1)两地纬度位置不同。(2)纬度地域分异规律。|深化整合|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重要因素水分热量影响因素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分布特征图示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沿20°E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拓展提升]世界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的对应关系|对点巩固|(2019·山东烟台二中高一课时作业)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A处的典型自然带为()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自然带B→C→D的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自然带B→C→D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C.自然带A→B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自然带A→B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我国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自然带B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C为温带草原带,自然带D为温带荒漠带;自然带A→B的更替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B→C→D的更替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C2.B探究点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情景导入|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1)古诗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2)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1)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海拔的差异。|深化整合|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1.山麓自然带的确定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自然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山麓的自然带确定纬度和气候带;反之亦成立。2.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3)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3.同一自然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一般来说,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阳坡热量条件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状况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山地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山地所在的纬度向高纬度的水平自然带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具体如下图所示:5.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和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有关,具体如下表所示: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而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对点巩固|(2018·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月考)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带谱分布图,回答1~2题。1.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A.热带雨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2.高山草甸在南北两坡分布的海拔存在明显差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分布海拔高B.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分布海拔高C.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高D.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低解析:第1题,喜马拉雅山的南坡纬度较北坡低,夏季时,其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高山草甸在南坡分布海拔较高,主要是因为南坡是阳坡、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北坡分布海拔较低,因为北坡是阴坡、背风坡,水热条件差。答案:1.C2.A随堂练习当堂练当堂清、能力提升当堂达标演练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从M到N反映的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B.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2.形成上述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土壤B.热量C.水分D.地形解析:第1题,图中从M到N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B。第2题,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热量,故选B。答案:1.B2.B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3~4题。3.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4.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南坡为阳坡B.北坡为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基带种类可知,甲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地处纬度最高;乙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之间的过渡区,纬度较低;丙有雨林分布,纬度最低,故A项正确。第4题,甲山地北坡为阴坡,南坡为阳坡,北坡有针叶林分布,降水比南坡多,北坡为迎风坡。答案:3.A4.D5.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2)图甲中自然带从⑤→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____________规律和______________规律。(3)自然带②在40°N高山上的分布高度约是______________。(4)图乙是沿46°S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自然带⑤在________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解析:图甲是自然带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由自然带的纬度分布规律判断:①为寒带苔原带,②为亚寒带针叶林带,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④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结合纬度判断图乙中A自然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受地形这一地方性分异因素影响,同纬度山脉东坡B处形成了温带荒漠带。答案:(1)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本文标题: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3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