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A篇知识对点训练]知识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极和负极必须都是金属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答案B答案解析原电池中的正极和负极材料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其他导电材料(如石墨),A项错误;原电池的作用是将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项正确;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流出,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D项错误。解析2.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A.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D.铜片、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答案C答案解析由电池反应可知,铁作负极,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项中,由于锌的活泼性大于铁,故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池反应不符。解析3.如图所示为一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Cu2+在铜片表面被还原答案D答案解析在该原电池反应中,Zn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的Cu2+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铜片上有金属析出;在盐桥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在整个装置中,电流从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而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解析4.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X、Y为两电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对此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Zn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ZnC.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为XYD.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答案C答案解析由图可知,电子的流动方向是X→外电路→Y,则电流的方向就为Y→外电路→X;X为原电池的负极,Y为正极,X的活动性比Y的强,若两电极分别为Zn和碳棒,则X为Zn,Y为碳棒,X极应发生氧化反应,Y极应发生还原反应。所以,A、B、D错误,C正确。解析5.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1)某兴趣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①a和b不连接时,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②a和b用导线连接,Cu极为原电池________极(填“正”或“负”),Zn极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③a和b用导线连接,Zn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Cu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和b相连接,导线上转移0.2mol电子时,理论上Zn片质量减轻________g。答案(1)①Zn+2H+===Zn2++H2↑②正氧化③Zn-2e-===Zn2+2H++2e-===H2↑(2)6.5答案解析(1)①a和b不连接时,该装置不构成原电池,锌和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②③a和b用导线连接,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铜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2)锌片减少的质量=0.2mol2×65g·mol-1=6.5g。解析知识点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6.在等质量的两份铁粉a、b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b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各图表示的是产生H2的体积V(同温同压下测定)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答案B答案解析因为b中有一部分铁粉与硫酸铜反应,所以产生的氢气体积小于a,但b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快,反应完成的时间短。综上所述,B项正确。解析7.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a不易腐蚀;将b、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b反应剧烈;将铜浸入a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acdbB.dabcC.dbacD.badc答案C答案解析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一般情况下,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上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a不易腐蚀,所以金属活动性:ba。金属和相同的酸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反应剧烈,将b、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b反应剧烈,所以活动性:db。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中,较活泼的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将铜浸入a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金属活动性:aCu;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Cuc。所以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dbac。解析8.若将反应Zn+H2SO4===ZnSO4+H2↑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溶液是稀硫酸B.c溶液颜色变蓝C.b极发生氧化反应D.a极是铜棒答案A答案解析从图示中的电子移动方向可以看出,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故c溶液为硫酸锌溶液,d溶液为稀硫酸,A项正确;因为c溶液为硫酸锌溶液,无色溶液,B项错误;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a极为锌棒,D项错误。解析9.将洁净的金属片甲、乙、丙、丁分别放置在浸有某种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如下图所示)。在每次实验时,记录电压表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已知构成两电极的金属其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金属电子流动方向电压/V甲甲→Cu+0.78乙Cu→乙-0.15丙丙→Cu+1.35丁丁→Cu+0.30依据记录数据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金属乙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B.甲、乙形成合金时,将该合金放置在空气中,甲先被腐蚀C.在四种金属中乙的还原性最强D.甲、丁若形成原电池时,甲为正极答案B答案解析甲实验中,电子由甲→Cu,说明甲为负极,Cu为正极,即金属活动性:甲Cu;同理,根据电子流向,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Cu乙,丙Cu,丁Cu;再结合题意及电压表的读数可知,金属活动性:丙甲丁Cu乙,由此可知,A、C、D均错误,B正确。解析10.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画出原电池示意图并在图中加入电流计,注明电极材料名称和电解质溶液,其中盐桥为琼脂-饱和KNO3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写出两电极的电极反应式:Ag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3)盐桥中向负极迁移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图所示(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正2Ag++2e-===2AgCu-2e-===Cu2+(2)CuAg(3)NO-3答案解析由题给离子反应可知,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2Ag++2e-===2Ag(正极),Cu-2e-===Cu2+(负极),所以负极为Cu,正极为Ag,电解质溶液可以为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外电路中的电子从Cu电极流向Ag电极。盐桥中的K+移向正极(Ag电极),NO-3移向负极(Cu电极)。解析[B篇综合提升训练]1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中,盐桥中的Cl-向负极移动B.负极反应式:2H++2e-===H2↑C.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pH均不变D.Fe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的作用是构成闭合回路和平衡两烧杯中的电荷,所以Cl-向负极移动,故A正确;铁作负极:Fe-2e-===Fe2+,正极反应式为2H++2e-===H2↑,故B错误;左烧杯中pH基本不变,右烧杯中消耗H+,c(H+)减小,pH增大,故C错误;总反应式为Fe+2H+===Fe2++H2↑,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解析12.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Ⅰ和装置Ⅱ中负极反应式均为Fe-2e-===Fe2+B.装置Ⅰ和装置Ⅱ中正极反应式均为O2+2H2O+4e-===4OH-C.放电过程中,装置Ⅰ左侧烧杯和装置Ⅱ右侧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装置Ⅰ和装置Ⅱ中盐桥中的阳离子均向右侧烧杯移动答案C答案解析装置Ⅰ中的Zn为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A项错误;装置Ⅱ的Cu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2H++2e-===H2↑,B项错误;放电过程中装置Ⅰ左侧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O2+2H2O+4e-===4OH-,pH增大,装置Ⅱ右侧烧杯中H+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pH增大,C项正确;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装置Ⅰ中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左侧烧杯,装置Ⅱ中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右侧烧杯,D项错误。解析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如下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盐桥中的K+流向________溶液(填“ZnSO4”或“CuSO4”),如果Zn的消耗速率为1×10-3mol/s,为使电荷守恒,则K+的迁移速率为________mol/s。实验表明,若将装置中两个电极位置调换,则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中刚将铜、锌片插入溶液中时电流计指针有偏转,但立即就归零了,为什么锌失去的电子不能持续通过导线流向铜电极给Cu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三中铜片、锌片表面均有红色物质析出,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但在较短时间内电流就明显减小。实验结束时测得锌片减少了3.94g,铜片增加了3.84g,则该原电池的工作效率是(指参加原电池反应的锌占反应总量的百分率)____________。(4)与实验三相比,实验一中原电池的工作效率较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uSO42×10-3Zn直接与Cu2+发生反应(2)未形成闭合的回路(3)60%(4)Zn和Cu2+不直接接触发生反应,电子只能通过导线发生转移答案解析(3)铜片增加的质量是铜片上析出的单质铜的质量,生成的单质铜的物质的量为n(Cu)=0.06mol,需要溶解的锌也是0.06mol,质量为3.9g,多减少了0.04g是因为在锌表面还直接发生了Zn+Cu2+===Cu+Zn2+这一反应(由题目中锌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知),利用该方程式和差量计算可求出参与该反应的锌的质量为2.6g,故该原电池的工作效率为3.9g/(3.9g+2.6g)×100%=60%。解析
本文标题:2020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1课时课时作业课件 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57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