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讲题型突破,提升解题能力题型突破1内容筛选题——精准审题,远避陷阱基础·知识回扣一、精准审题两个辨明与四个警惕理解句子四要点归纳概括方法二、明确陷阱(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学情·准确诊断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整体阅读]本文主要论述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全文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第一段是总说,提出论点: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之成就的重要因素。第二段是分说,诗歌体式风格和诗歌内容,汲取之博、途径之正。第三段也是分说,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成就和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答题精准指导][真题精做]★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故选B。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故选D。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要扣住题干要点结合原文逐项判断。A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B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一系列诗人要论证的观点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C项,“作者在情感上一视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机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定。故选D。答案D一、准确定位,找出对应为保证对比的精准性,对每个选项可以进行“选项切片”,有些选项是比较长的句子,可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段(一般以一个分句为一片段,个别的以一个重要的短语为一片段),再依据切片中的关键词句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对应区域,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段或信息,看相关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在实际比对过程中,可以运用“切片直接比对分析法”或“切片压缩比对分析法”来解答。具体如下:[题型解题思路]方法适用情况使用说明切片直接比对分析法选项切片后,能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相应词句将选项逐一与分散在原文各个段落的对应词语、句子所在的区域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段,看相关片段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具体比对时要借助后面讲到的“比对词语、比对关系、比对依据和结论”,准确判定选项是否出现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等失误切片压缩比对分析法选项概括性强,不能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相应词句,须先压缩概括原文,才能比对先压缩概括原文各语段内容,再与切片后的选项片段比对。具体步骤:第一步,各语段之内,从论点和论据、句间关系等角度进行句与句比较,筛选出重要语句;第二步,重要语句内,词与词比较,把握重要词语;第三步,综合这些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提炼出主旨性的重要信息,再将重要信息与选项片段的信息比对,辨别选项正误二、三重比对,多方排查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本质上是在把握观点的前提下筛选和整合信息,解答方法就是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排除错误选项,比对要从三个角度认真进行:①比对词语——看用词有无差异;②比对关系——看逻辑是否严密;③比对依据或结论——看推理是否成立。1.比对词语因为命题者在命题时采用删词、添词、改词的手段来设置部分选项,所以我们抓住选项或原文中的这些词语比对,就能迅速地排除部分选项。比对点比对特征思考趋向解题技巧范围词程度词比对选项句和原文中的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键词,如:全部、都、全、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等以偏概全注意选项与原文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的表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的关键词时间词比对选项句和原文中的一些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已经、将要、完成、成功等混淆时态注意选项与原文中这些表时间、结果等的关键词指代词关联词比对选项句和原文中的一些代词,如:之、其、此、这、那、哪等。比对选项句和原文中的一些连词,如:或、和、及、除等偷换概念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否存在“指代词”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指代词”所代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远指和近指现象张冠李戴注意选项句中“指代词”所指代的对象与原文的相关信息的对象是否一致以偏概全注意选项句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程度上、范围上的差异是非词比对选项句或原文中往往会出现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有、每、无、无非、拒绝、妨碍等混淆是非注意区别原文中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关注否定性词语2.比对关系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与原文语句时注意信息间的联系,既要注意选项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原文在表述相关意义时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命题者常在以下关系上设误:关系类型设误方式设误陷阱关注重点因果关系因果颠倒强加因果变换原因因果混乱(1)注意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的位置(2)注意有无因果关系(3)注意关注“因为”“由于”“因而”“所以”等关键词运用得恰当与否假设关系假设前提下产生的结果,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前提;或把假设关系变成其他关系混淆时态混淆是非曲解文意注意假设的前提及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假设、如果、若等条件关系两个分句间或是把充分条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或把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件混淆是非曲解文意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注意关键词:只要……就……;只有……才……等递进关系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关系,不符合逻辑;或把递进关系变成其他关系曲解文意注意前后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注意关键词:不但(不仅)……而且……等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把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的前后语句转换成了其他关系曲解文意注意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关键词,如:一……一……;不是……而是……(表并列);或:虽然……但是……3.比对依据或结论比对依据或结论,看内容是否符合、推断是否成立。一般论述类文章依然是议论文,所以就有说理的依据或结论,高考命题者就会在分析文意或内容推断方面设题。比对点比对特征思考趋向因果关系解题技巧选项句与原文相似,比较:(1)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2)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等因果颠倒强加因果变换原因(1)注意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2)注意选项的因果关系在原文中是否存在因果现象。还要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就只要等(3)注意选项中的“果”的原因是否与原文一致假设关系注意假设的前提及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假设、如果、若等无中生有不合逻辑(1)注意选项分句表示的关系与原文分句表示的关系是否一致。注意表分句关系的关键词,没有关键词的,需要分析分句内容存在的关系(2)注意选项句表示的关系在原文中是否存在条件关系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注意关键词:只要……就……;只有……才……等递进关系注意前后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注意关键词:不但(不仅)……而且(并且)……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西哲学之间的关系,展开为一个历史变迁和衍化的过程。在早期,中国哲学除了先后传播于周边区城,对世界的其他
本文标题: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2讲 题型突破1 内容筛选题——精准审题,远避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62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