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目录ONTENTSC悟高考•真题演练4课时作业第八单元生物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实例[考纲要求]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2.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Ⅱ)。一、人体的内环境1.体液的组成2.内环境的成分、性质及作用二、内环境的稳态[巧记助学]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3个“必须认准”三、人体的体温调节及水盐调节1.人体的体温调节(1)体温恒定的原理:机体产热量=散热量(2)体温调节的过程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据图回答有关内环境的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①,②,③,④,⑤,⑥。(2)选择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序号填空:①血红蛋白②尿素③CO2④麦芽糖⑤激素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⑦氨基酸⑧抗体⑨载体⑩消化酶⑪神经递质⑫淋巴因子⑬受体以上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②③⑤⑦⑧⑪⑫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直接相关的结构是:[d]皮肤、[a]、[b]呼吸系统、[c]、[e]。(填图中字母及其名称)(3)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考点研析]一、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的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主要来源①消化道吸收;②组织液;③淋巴①血浆②细胞内液①组织液;②消化道吸收血浆组织液淋巴生活在其中的细胞各种血细胞绝大多数体细胞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三者之间的关系2.内环境三种成分的转化(1)转化关系(2)能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降低的因素均可引起组织液过多,从而导致组织水肿。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二、“三看法”判断内环境化学成分[易混易错]三组易混概念(1)血液≠血浆: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②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3)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人体pH稳态的维持2.内环境稳态意义分析(1)血糖和氧含量正常——保证机体能量供应。(2)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细胞代谢正常。(3)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4)代谢废物因排出而含量较低——防止机体中毒。3.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1)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④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2)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①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②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命题探究]命题点1内环境的成分1.(2019·河南洛阳统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CO2和胰岛素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⑤进入胃中的牛奶⑥口服的抗菌药物⑦肌肉注射的青霉素A.②③⑦B.①③⑦C.①②③⑦D.①②③⑥⑦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①错误;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此外,O2和葡萄糖都可存在于内环境中,②正确;胰岛素需要通过血液进行运输,存在于血浆中,因此属于内环境成分,③正确;突触小泡属于神经细胞的结构,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④错误;进入胃中的牛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⑤错误;口服的抗菌药物进入消化道,也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⑥错误;肌肉注射时药物注入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成分,⑦正确,故选A。A2.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相近,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B.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C.血浆中含有蛋白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D.组织液中钠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血浆中不含血红蛋白和蛋白酶,C错误。C命题点2内环境的生理过程3.(2019·河北衡水中学摸底)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不属于内环境,故选C项。C4.打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静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静脉血管,即血浆,通过血液循环运输进入组织液,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C命题点3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机制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体液对激素的运输没有定向性;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血糖含量的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来调节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分泌,也可通过下丘脑的神经调节来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A6.(2017·高考海南卷)回答下列与人体的体液调节相关的问题:(1)与激素一样,CO2也可以作为体液调节因子,参与体液调节,支持这一观点的事实之一是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可通过__________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进而对呼吸活动进行调节,体液调节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盐酸不是体液调节因子,其原因是胃腺分泌的盐酸进入胃腔后,参与食物消化,且在这个过程中,胃腺分泌的盐酸经过导管到达胃腔不经过__________运输的过程。胃腔属于__________(填“外环境”或“内环境”)。解析:(1)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可通过血液(体液)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进而对呼吸活动进行调节;体液调节的含义是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2)胃腺分泌的盐酸经过导管到达胃腔不经过血液(体液)运输的过程,胃腔属于外环境。答案:(1)血液(体液)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2)血液(体液)外环境考点二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考点研析]一、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的结构与机制(1)体温调节的结构温度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器官中调节中枢——下丘脑散热中枢产热中枢相互抑制、协同调节(2)体温调节的机制①低温环境②高温环境2.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保证了酶的活性,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细胞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3.中暑:由于环境温度过高,使机体散热受阻,导致机体体温升高而引起的。[易混易错]体温调节的3个易错点(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冷觉和热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2)体温升高,说明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降低,说明机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体温相对恒定,说明机体产热量=散热量。(3)当人从室内(25℃)走到室外(5℃)后,虽然机体采取了减少散热的措施,但由于身体与环境的温差大,所以仍然比在室内时的散热增多,故机体此时产热也增多,以维持体温。二、水盐平衡的神经—体液调节1.神经调节(1)感受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2)神经中枢:下丘脑;渴觉产生部位:大脑皮层。(3)效应器:垂体后叶。2.体液调节(2)靶器官: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3)作用:促进对水分重吸收,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3.调节过程[方法规律]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关系如图所示:[命题探究]命题点1水盐平衡调节7.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仍具活性B.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D.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生成少、浓度大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会被灭活,A错误;水盐平衡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的,B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C正确;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对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结果是尿量减少、浓度增大,D正确。A8.(2016·高考海南卷)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减少C.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D.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A项正确;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会使尿量减少,B项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能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C项正确;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D项错误。D9.健康成年人饮用1000mL清水后1~2小时内,尿量显著增多,而饮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后,尿量变化幅度不大,回答下列问题:(1)饮用1000mL的清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是细胞外液__________下降,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减少。(2)当膀胱中尿液充盈时,膀胱中的相应感受器就会感受到刺激,产生__________并传递到脊髓腰段的排尿中枢,且能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如果排尿条件不成熟,大脑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这体现了神经调节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3)如果某人胸部脊髓因外伤而截断,排尿反射可以完成吗?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下降,此时会导致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平衡。(2)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到神经中枢;大脑皮层属于最高级神经中枢,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该过程说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体现了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3)胸部脊髓因外伤而截断,而控制排尿反射的中枢在胸部以下,因此排尿反射的反射弧还是完整的,可以完成排尿反射。答案:(1)渗透压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2)神经冲动分级调节(3)可以,排尿反射的反射弧还是完整的命题点2体温调节的过程分析10.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是汗液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散热,A错误;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B、C正确;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能感受体温变化,D正确。A11.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我国北方冬天气温低,此时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引起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A正确;在低温环境中,通过神经调节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减少,减少
本文标题:2020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1讲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实例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6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