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版高中语文《庄子》选读 3 东海之大乐课件 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
*三、东海之大乐【基础自测】一、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字形或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花河从百花沟缓缓流出,流过明沟口,穿过百花场,汇入上川河,然后泾(jīnɡ)流到洛河再汇入黄河。﹒B.刘江黄河大桥全长9000多米,想来,以前黄河也是“两涘(āi)渚(zhǔ)涯之间,不辩牛马”的,不然也不能孕育中华文明。C.练拳首先正尾闾(lǘ),要直着垂下来,就像吴式太极拳,即便身形是斜着的,但尾闾处仍然是正的而不随身形倾斜。﹒﹒﹒﹒D.贵州发现2.28亿年前中国始喙(huì)龟化石,弥补了进化史上“缺失的一环”。【解析】选B。“涘”应读sì,“涯”应为“崖”。﹒二、熟语积累1.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2.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3.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小的人。4.邯郸学步:指到邯郸去学走路的步法。后来用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运用](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正误。)1.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有无数游客来海南三亚度假。温暖的阳光照耀着金色的沙滩,让人们望洋兴叹,流连忘返。()×。望文生义。“望洋兴叹”不能用来形容人们对海滩美景的兴奋感叹。﹒﹒﹒﹒2.日本海上长城的底牌就是要在海岸线上建造一堵厚厚的围墙,真是让世人贻笑大方。()×。“让世人贻笑大方”语义重复。﹒﹒﹒﹒3.许多民营企业家表示: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邯郸学步”指模仿别人却丧失了自己的原有的技能。既然丧失了自己的原有的技能,就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来”。﹒﹒﹒﹒【文言梳理】一、通假字1.不辩牛马(“___”通“___”,___________)2.拘于虚也(“___”通“___”,______________)3.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___”通“___”,_____)辩辨分别、辨别虚墟处所,所居之地卒萃聚集4.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___”通“___”,_______________)5.汒然异之(“___”通“___”)6.隐机大息(“___”通“___”,____________)豪毫动物长而细的毛汒茫机几几案,小桌子7.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___”通“___”)(“___”通“___”)8.反于大通(“___”通“___”)知智竟境反返﹒二、一词多义三、根据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对词语释义1.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_____2.顺流而东行(名词作状语)_____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形容词活用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__按时向东看不起、轻视;轻视﹒﹒﹒﹒4.然不然,可不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5.汒然异之(形容词的为动用法)_______________6.穷众口之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7.离坚白(形容词作名词)__________以……为然;以……为可为……感到惊异使……穷尽硬度;颜色﹒﹒﹒﹒﹒﹒四、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至于北海古义:_____今义:达到某种程度;另提一事2.东面而视古义:_______今义:东边到达面向东﹒﹒﹒﹒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义:_____今义:面貌4.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_______今义:a.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b.(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脸色大道理﹒﹒﹒﹒5.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古义:_______今义:地名6.计中国之在海内古义:_________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7.是非坎井之蛙与?古义:_______今义:a.事理的正确和错误;b.口舌大道理中原地区这不是﹒﹒﹒﹒﹒﹒五、翻译文中重要句子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如果不是到了你这里来就危险了,我就会永远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笑话了。2.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算一算中国在四海之内(古人认为中国四周都是海),不就像一颗细小的稊米在大仓里面一样吗?3.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是千里之远,也不能够穷尽它的宏达;说是千仞之高,也不能穷尽它的深邃。【文本研读】一、阅读文中语段,完成1、2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则寓言中的河伯是一个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河神,也是庄子为教育人们而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形象。B.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C.这则寓言通过对比的手法,将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也增强了说理的趣味性。D.庄子的这种“戒除自满”的思想观点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要正确地继承并广大之。【明确】选A。“反面人物形象”说法欠妥当。2.河伯对自己的认识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明确】(1)由之前的“欣然自喜”到后面的“望洋兴叹”,并最终认识到自己将“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①看到了北海的广阔;②善于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③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3、4题。北海若曰:“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3.北海的海神若说对井中之鱼不可谈论大海、对夏天的虫不可谈论冰、对穷乡僻壤的人不可谈论大道理,这是为什么?【明确】井中之鱼不可以谈论大海,原因是它受地域的局限;夏天的虫不可以谈论冰,原因是它固执于时间(即受时间的限制);穷乡僻壤的士不可以谈论大道理,原因是他被所受教育束缚。这三句话实际是写世人常遭受的闭塞或人自身所具有的局限。4.海神在哪些方面肯定了河伯?【明确】海神肯定河伯的地方,正在于他从崖岸中出来,游览于大海之中,知道了自己的鄙陋;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一起来谈论大道理。【要点探究】1.第1则选文的第一段是如何说理的?【点拨】(1)寓言说理:通过对河伯的刻画,引发议论来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骄傲自满,难免贻笑大方。文章没有枯燥的说理论证,而是用形象的寓言故事来说理,惟妙惟肖。(2)对比说理: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写黄河与北海的壮阔,前者是“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后者是“不见水端”“难穷”。写河伯的认识,先前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2.这两则选文各是如何从不同的主旨来阐明“学无止境,境界无限”的?【点拨】(1)第1则选文,主旨是说大小的相对性,启发人们超脱对自我的偏执。(2)第2则选文,主旨是批评公孙龙那种自满于一时口舌之利、自恃见识最高远最通晓事理的人,说他们就好比是井底之蛙,说他们试图以明察和辩说来探求庄子,就好像是用竹管来窥视天之广、用锥子来测量地之深一样。3.庄子散文,长于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本课选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点拨】本文中为了说明人的认识不能超越客观环境,借海神若之口,连用了井鱼拘于虚、夏虫笃于时、曲士束于教三个比喻,则河伯扬扬自得之丑可见,而作者的结论亦蕴于比喻之中。又如海神若开导河伯要扩大视野,不能“自多”,借助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如礨空与大泽、稊米与大仓、“豪末”与马体。生动贴切的比喻,构成了一个个具体实在的事物形象,引人联想,发人深思,做到了说理的形象化。【综合性学习活动】第2则选文中魏牟用“坎井之蛙与东海之鳖”这则寓言故事以及“蚊负山、商蚷驰河”的比喻,意在阐述什么道理?你受到哪些启发?【明确】意在说明像公孙龙那样浅陋的人无法理解庄子思想的博大精深。故事告诉我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生境界有大小之分,人生在世,虽然受到种种局限,但我们应该不断超越,蕴蓄博大而不自满,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进而追求更高更大的境界。
本文标题:2020版高中语文《庄子》选读 3 东海之大乐课件 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2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