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1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
第31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纲要求]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考点一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资源和环境生态农业自然保护区利用数字归纳我国人口增长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列举环境问题水资源臭氧层全球气候荒漠化生物多样性(2)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连线)(3)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影响①特点:________。②影响:对生物圈______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球性稳态(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归纳(2)水污染类型的判断技巧①根据污染成因判断a.若水中富含N、P等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则为无机污染。b.若水中富含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则为有机污染。c.若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引起的污染,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②根据危害结果判断a.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则为无机污染。b.若异养生物大量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则为有机污染。c.若较高营养级生物的体内重金属、农药浓度高,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教材对接高考]1.[必修3P122图6-5]生态农场建立的生态学原理是什么?主要优点是什么?提示: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2.[必修3P124图6-6]引发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是引发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思维探究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1)随着人口增长,粮食产量先增加后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人口增长初期,劳动力增加,开垦土壤,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人口继续增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耕地退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2)人口数量最终急剧下降的原因有哪些?提示: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大量死亡。(3)人口膨胀最后会不会导致地球毁灭?提示: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球不可能最终毁灭。题点一与人口增长的相关曲线分析1.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环境容纳量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解析:选C。由图可知,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在平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即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A项正确;环境容纳量与环境有关,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也会随之变化,B项正确;综合三个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纳量(图Ⅱ、Ⅲ),最终还是会降下来,C项错误;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D项正确。2.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bB.产生曲线b与曲线a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不同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c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当世界人口达到110亿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C解析:选C。因生态环境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S”型增长,即图中的曲线b,A项正确;曲线a(“J”型增长)和曲线b(“S”型增长)的差别主要在于环境阻力不同,B项正确;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K值后,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同时使K值下降,如图中曲线c,C项错误;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会继续增长而超过K值,但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很快会降到K值左右,D项正确。题点二环境污染实例的分析3.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A.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使水体富营养化B.各国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C.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解析:选B。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导致CO2排放过量,打破了生物圈的碳平衡,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量排放SO2会形成酸雨。B4.“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关于“赤潮”的表述错误的是()A.赤潮发生时水体多变为红色,进而会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B.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C.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解氧降低D.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不会引起赤潮D解析:选D。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的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的增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大量赤潮生物聚集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赤潮发生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大量含氮有机物和其他生活污水排入海洋,是引发海水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赤潮与水华的区别与防治(1)富营养化发生在海洋和湖泊中的具体表现不同,发生在海洋中称为赤潮,发生在湖泊等淡水流域中称为水华。(2)解决水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排放。对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水,要集中到处理厂进行净化。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沉降过滤、化学反应分解等,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利用生物分解的办法降解。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多样性的构成生物圈内所有的______、动物和________,它们所拥有的__________以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植物微生物全部基因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连线)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措施______保护——最有效的保护______保护利用生物技术保护加强____________和宣传教育(2)关键:协调好______________的关系。(3)实质:反对________________地开发利用,提倡“__________就是最好的保护”。就地易地立法、执法人与生态环境盲目地、掠夺式合理利用4.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1)内涵:追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2)实现措施保护____________保护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自然、经济、社会生物多样性环境和资源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1.生物多样性三层次内在关系分析2.明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四个易误点(1)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2)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施行易地保护。(3)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4)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教材对接高考]1.(高考江苏卷,T14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探源:必修3P125文字信息。2.(高考江苏卷,T14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探源:必修3P126文字信息的迁移。××3.[必修3P125“思考与讨论1”]红树林的消失对物种的生存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4.[必修3P125“思考与讨论2”]说出袁隆平利用了野生水稻的什么基因?提示:袁隆平曾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的普通野生水稻(含有使花粉不育的基因),利用杂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从而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思维探究下图中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注:图2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1)图1中Ⅰ、Ⅱ、Ⅲ依次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哪些层面?提示:Ⅰ反映了同一物种中的差异应为“基因多样性”;Ⅱ反映了不同物种间的差异应为“物种多样性”;Ⅲ反映了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关系应为“生态系统多样性”。(2)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什么价值?提示:直接价值。(3)图2中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基因多样性?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物种多样性?请说明判断依据。提示:由A与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推知,二者未产生生殖隔离应属于同一物种,其差异能体现基因多样性;由C与A、B间不能互相交配推知,C与A、B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C为新物种,则C与A、B间的差异反映的是物种多样性。题点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判断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也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B.封山育林、治理沙漠体现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湖泊中的群落区别于森林中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解析:选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和直接价值,A正确;人类实施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的行为,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正确;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C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仅仅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错误。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A解析:选A。物种多样性依赖于生态系统多样性,A项正确;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项错误;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很可能引起生态危机,而破坏生物多样性,C项错误;混合树种的天然林可以吸引更多的捕食性鸟类和其他天敌物种,不易遭受病虫害毁灭,D项错误。题点二防止外来物种入侵3.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出现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循环系统,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入侵会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B.生物入侵会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D.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B解析:选B。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如引入我国的水葫芦、食人鱼等),则首先会减少当地的物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主要通过食物链的方式造成其他物种消失或者濒危),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4.生物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后,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例如,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并由此扩展到广西、贵州等地区,连接成片,成为当地的“害草”。紫茎泽兰“入侵”到一个新环境的初期,可能会()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制约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新环境内的物种多样性④其种群会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C解析:选C。外来物种入侵到新环境的初期,由于没有天敌,环境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与所在环境中同一营养级生物进行竞争,而导致侵入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从而减少侵入地的物种,破坏侵入地的生物多样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1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6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