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2讲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变化与发展趋势(1945年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是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时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战后至苏东剧变(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同时也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二个阶段,是由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从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至今(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推动着整体世界的迅速发展。政治第一阶段,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冷战,社会主义经历了迅速发展和重大挫折,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优势,并逐步加强;第二阶段,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局势趋向缓和,但世界并不安宁。经济第一阶段,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斯大林体制开始阻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先后进行三次社会主义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第二阶段,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全球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科技文化第一阶段,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产生,推动了信息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文学艺术迅猛发展;第二阶段,科技文化迅猛发展。一、政治——由两极趋向多极化的国际政治格局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西欧衰落,美苏争夺世界霸权。(2)表现领域美国苏联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北约组织华约组织(3)影响①导致部分国家分裂和国际局势紧张,呈现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状态,加剧了世界局势动荡。②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洲走向联合:法德和解是基础。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冲击两极格局。(2)日本崛起: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3)不结盟运动: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兴起,冲击着两极格局。(4)中国崛起: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背景: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2)当今世界形势①和平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②多极化趋势加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格局整体上仍然处于“一超多强”阶段。二、经济——两种现代化模式的继续调整和经济全球化趋势1.苏联的经济改革(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2)概况过程内容评价赫鲁晓夫改革农业上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庄和农场的自主权,提倡种植玉米;工业上扩大企业自主权,承认物质利益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勃列日涅夫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用经济手段管理企业;重点发展重工业军事力量增强,后期经济发展停滞;未冲破斯大林模式束缚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方式管理经济,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经济改革失败后,转向政治改革,导致苏联解体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2)生产关系调整: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等。(4)经济全球化:由于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正式成立,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建立。确立了美国二战后金融霸主地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2)关贸总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它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3)三大支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4)影响①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领域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4.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欧共体的形成及其发展①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②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于1967年合并成欧洲共同体。③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1985年,欧共体进一步提出建立统一大市场。④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2)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美、加、墨三国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3)亚太经合组织: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成员间差异较大,形成了独特的“APEC方式”。5.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世界贸易组织①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②世贸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③目标: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2)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①根本推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②技术手段:交通运输技术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③消除障碍:两极格局的结束。④体制保障: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⑤推动者: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三、文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学艺术1.信息技术(1)过程①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69年,互联网产生。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2)影响: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2.文学艺术成就(1)现代文学①特点:内容上强调集中表现自我,反理性,反传统;表现方法上与传统文学有很大差异。②成就: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贝克特《等待戈多》。(2)现代美术①特征: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②代表作:毕加索的《格尔尼卡》。(3)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的主流是摇滚乐。(4)影视艺术①电影艺术的发展: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②电视的出现与发展: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③影响:影视艺术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广泛。►[注]雅尔塔体系(1)内容:打败德、日法西斯,铲除两国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建立联合国;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自决权利等。(2)特点:以美、苏为中心,事实上划分了两国的势力范围。(3)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及大国争霸的多重性质。►[拓]两极对峙格局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拓]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扩展,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且程度不断加深;由一个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变为一个具有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拓]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的四个阶段(1)全盘接受美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政治侏儒”外交(20世纪四五十年代)。(2)美国庇护下的“经济外交”(20世纪60年代)。(3)以美日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20世纪70年代)。(4)“政治大国”外交(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二战后美国维护霸主地位的措施(1)组建北约,与苏联争霸。(2)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3)控制联合国。(4)主导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拓]关贸总协定实际上是一个“组织”,是一个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和组织,其规定对成员并无严格的法律约束,也没有真正实现贸易自由化的目标,这也是后来被世贸组织取代的原因。►[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贷款主要用于稳定国际汇率,保证各国汇率的稳定,是一“救急”性的调节机构;而世界银行提供的贷款主要是用于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一“救贫”性的发展机构。►[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联系的需要,而不是美苏“冷战”的威胁。►[拓]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扩大出口市场;加拿大:转移夕阳产业;墨西哥:吸引资金和技术。►[辨]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仅指经济方面的发展趋势,全球一体化还有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内容,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补]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体现了新殖民主义色彩,即欧美发达国家主导,依靠雄厚资本和高新科技进行经济的全球扩张。►[联]文学体裁(1)浪漫主义文学①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②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2)现实主义文学①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刻画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典型的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②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3)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背离传统。主题一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1.(2019·高考全国卷Ⅲ)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点睛:(1)1847—1848美国政府因仇视共产主义而拒绝对困难部族救济是核心信息。(2)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解析:B对:“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以此为依据,美国政府拒绝为部分面临饥荒的印第安人部族提供救济。根据时间信息“1947—1948年”可知,当时美苏两极格局的斗争态势影响到美国政府的对内政策。A错: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的政权结构。C错:不符合史实,美国执政者依然奉行资本主义的治国精神,并未改变和重塑。D错:材料中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援助,并未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答案:B2.(2019·高考北京卷)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点睛:(1)日本迫于美国的压力而不断调整对美外贸政策,这体现了两国怎样的外交关系?(2)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解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C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D项。答案:C3.(2019·高考天津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这反映美国()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B.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点睛:(1)美军火公司与美冷战政策存在怎样的关系?(2)历史解释。解析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模块三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12讲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71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