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微考纲·大解读微探究·大收获微考点·大讲堂微素养·大提升微考纲•大解读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地壳物质循环1.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点)2.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重点)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重点)4.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成因分析(难点)5.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难点)1.以景观图、剖面图、区域图等为载体,考查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2.以循环图、示意图等为载体,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及岩石类型与特征,考查频度低,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微探究•大收获见学生用书P067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①。2.表现形式及其作用热能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水平运动形成绵长断裂带和②地壳运动垂直运动引起地势起伏变化和③④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会直接影响地表形态⑤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巨大褶皱山脉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变质作用3.结果⑥。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⑦。2.主要表现形式表现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⑧使岩石产生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侵蚀作用水、冰川、风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10地貌太阳辐射能崩解、破碎生物侵蚀续表表现因素作用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⑪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⑫。堆积平缓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可能占优势,如河流或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微探究1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三峡形成的原因一样吗?答案它们都是受河流流水作用而形成,但长江三峡位于上游,主要是受侵蚀作用形成的,长江三角洲位于下游河口,主要是受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分类岩浆岩(A侵入型岩浆岩、B⑬)、C⑭、D是变质岩。2.地质作用⑮、⑯、⑰、⑱。喷出型岩浆岩沉积岩冷却凝固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重熔再生(1)自岩浆始至岩浆终,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其地质过程为冷却凝固。(2)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其地质过程为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3)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其地质过程为重熔再生作用。微探究2岩石圈的三类岩石都能直接相互转化吗?答案不能。岩浆岩只能由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可转化成其他岩石,但其他岩石不能转化成岩浆岩。微考点•大讲堂见学生用书P068考点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表现形式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2.地壳运动的类型分析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续表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对地形的影响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相互关系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知能拓展】内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1.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1)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作用,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2)东非大裂谷:是由地壳强大的水平张裂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的。2.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台湾海峡在远古时代,台湾是与中国大陆相连的,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将台湾岛与大陆隔开。【例1】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B.2C.3D.4析题助思:自主解答:(1)__B__(2)__B__对|点|微|练(2017·山西晋中摸底)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读图,完成1—2题。1.据图判断()A.此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作用B.L线穿过的地质构造是背斜C.沿L线是西北—东南走向D.沿L线是东北—西南走向解析读图,此区域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是河流的上游河段,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A错。根据图例符号,L线穿过的地质构造是断层,B错。根据指向标,沿L线是东北—西南走向,C错、D对。故选D。答案D2.下列山脉与图示山脉成因相同的是()A.落基山脉B.阿尔卑斯山脉C.大分水岭D.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解析图示山脉成因是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岩层隆起抬升形成的。与其成因相同的是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B对。落基山脉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A错。大分水岭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C错。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位于板块内部,D错。故选B。答案B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质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和滨海地区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等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基岩海岸地区(例:大连小平岛等)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海浪沉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方法技巧】1.判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时,要抓住关键的两点:一是二者都是自然作用;二是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2.在对内外力形成的地貌进行判断时,应用两步法逐一分析:第一步,结合地貌形态的外部结构特征,确定是否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如看火山关键看火山锥体的外部特征,看断层主要看岩层是否断裂和有无明显错位。第二步,应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通过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四种方式,在这四种方式作用下会形成相应的地貌类型。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与地理环境判定判定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风向的判定河流流向判定地貌与气候类型(1)峰林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发育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2)冰斗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发育最为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3)沙丘是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堆积地貌外力地貌与自然灾害冲积扇——泥石流“V”型谷——滑坡、泥石流冲积平原——洪涝(长江中下游)、盐碱化(华北平原)沙丘——沙漠化【例2】(2017·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析题助思:自主解答:(1)__C__(2)__B__(3)__B__对|点|微|练(2018·四川乐山调研)福建平潭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6—7级。据此完成3—5题。3.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A.河流沉积出露河床B.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C.就地岩石风化D.台湾岛上风力搬运而来解析河流入海,泥沙沉积,如果此沙丘是河流沉积出露河床形成的也应该位于入海口附近;由景观图和材料中提及此处是巨大沙丘,该沙丘地势较高,不可能是河流搬运,A错误。该地区气候湿润,如果是岩石就地风化,经长时间生物作用应形成土壤而不是沙丘;沙丘上覆盖的黑色碎石风化也应形成黑沙,但景观图中却是黄沙为主,C错误;台湾岛植被覆盖率较高,风沙天气少,且距福建平潭岛遥远,风力搬运到此地的泥沙有限,D错误。答案B4.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A.海水涨潮、落潮,海水堆积B.流水搬运、堆积作用C.君山冰川堆积作用D.君山阻挡、削减风力,风力堆积解析海水堆积应位于海岸线附近,与图示沙丘位置不符,A错误;此处的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而成,不是流水搬运堆积形成的,B错误;该地地处福建沿海,海拔低,气温高,不可能有冰川作用,C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沙丘的形成主要是受该地区盛行的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泥沙遇到君山阻挡,气流抬升风力减弱,最终泥沙原地下沉,风力堆积而形成。答案D5.沙丘不移动的主要原因是()A.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B.沙丘上黑色碎石多,固沙作用明显C.植被根系发达,固沙作用明显D.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解析结合此地盛行东北风和沙丘的位置,沙丘位于当地君山的迎风地带,A错;碎石起到的防风固沙的作用较小,B错误;沙丘上的植被根系发达,能起到固沙作用,但是沙丘上植被稀疏,固沙作用较小,C错误。答案D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形成,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号码原物质地质作用生成物质①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②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③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变质岩④各类岩石重熔再生作用岩浆【方法技巧】地壳物质循环与内外力之间的关系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多种变式图的判读方法变式一变式二变式三变式四判读技巧:判读变式图时,牢记以下“窍门”:(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2)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可以形成沉积岩。(3)已形成的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可以形成变质岩。(4)三大类岩石最终都可能重熔形成岩浆。但在变回岩浆之前,都要先发生变质作用。【例3】(高考改编题)下图为地球系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7458 .html